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国需要独立思考者么?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国需要独立思考者么?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文章标题: 中国需要独立思考者么? (1039 reads)      时间: 2005-3-19 周六, 上午12:56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需要独立思考者么?


芦笛


这竟会成了文章标题,实在令我愕然。可现实就是,这问题似乎在许多同志心目中还有探讨必要。

昨天若思贴出吹笛帖,刚加入“债务俱乐部”( 又名“父亲俱乐部”) 的老邑就出来质疑,说他的文字读来太像<河殇>。中国就像他呆过的某家要破产的公司,需要的不是那些指责过去错误的人,而是出来积极献计献策,提出正面主张的人。把一切错误推在老祖宗身上,什么意思都没有,云云。

美丈夫老右派也出来大放厥词,说了一通我到现在也木有(Oh, how I hate it!) 怎么弄明白的话。他那意思似乎是说,中国根本不需要独立思考者。以美国为例,经济科技的发展造成的是思想的衰落。所以,似乎思想活跃只会“唱衰” 中国。咱们根本不用咸吃萝卜淡操心,“生产好了,革命也就自然而然上去了”( 按,这是把四人帮的话倒过来说) 。

老邑阔别三年,一开口还是当年那老调。五年前这小子就在<大家论坛>和我这么争论过。只是他不知道,到后来我光荣当了共特,而他这资深共奴反倒逃过了毒手,当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且漏。

他两位说的其实都有一定道理,不过也就是“一定”而已。

为他们共同忽略的一点,是中国既不是一家公司,也不是美国那样的常态稳定社会,她面临的问题多极,危机四伏,前景充满了许多无从确定的未知变数。更糟糕的是,中国的当家人不是公司的老板。公司破产了,最先倒霉的就是老板,而中国领导不一定有这问题。所以,哪怕你专献合理化建议,人家也不会采纳,那道理很简单,路易15早就说过了:“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

不过老邑的感觉我也很能理解。其实是中国人自己把这“批判” 二字搞臭了。最混帐的就是所谓“民运” 垃圾。这些人的“理论刊物” 只有一个主题:列举无数铁的事实,证明共党何等万恶,何等理应推翻打倒。那些人当然没有造谣(起码没怎么造谣) 。问题是,那种忆苦思甜,究竟有什么意义?

任何现代文明人都该看得出来,那根本就不是理性批判,因为毫无建设意义。那种宣传的唯一作用,就是煽起读者对我党的仇恨,召唤他们去投身推翻我党的行动。推翻了又怎么样?对不起,下面没有了(“是谁的下面没有了?是你的还是我的?” “大家的下面都没有了”----典出<鹿鼎记>)。大家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反复上演历史悲剧,建立起民主新中国来?民主社会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它的基本原理到底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操作?西式民主制度和中国传统国情民俗究竟有哪些相符之处,哪些不符?应该怎样调整双方,才能使这洋货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些都是行动之先应该弄明白的最起码问题吧?

可那些人折腾20年了,连这些最基本的问题都从来没有涉及到,只知道开口“良心” 、闭口“道义” ,谁要是不听那些恶叫化的,谁就是丧尽天良,只配天诛地灭!

您说,这种倒共大批判,在本质上和我党“解放” 前“批判” “国民党反动派” ,乃至文革期间两派互相诋毁辱骂攻击,到底有什么区别?

所以,从这些事实来看,不难理解老邑的不以为然。

问题是我上面已经说了,有几条国情不容忽视:第一,中国不是西方的常态稳定国家,危机重重,前途未卜,必须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第二,中国人比较愚昧,容易冲动,作出无穷蠢事来,最大的特点是反复往同一火坑里跳,“吃一堑长一智” 对中国人毫不成立,最典型的就是全民酷爱暴力革命。第三,现代中国人普遍缺乏西方文明特别是民主、法治的常识。

这就是中国人特别需要独立思考批判能力的根本原因。如果知识分子不具备这种能力,则必然只会像上世纪20、30、40、60、80年代的前辈一样,在危机到来的时刻为肾上腺彻底支配,不去釜底抽薪,而是去火上加油。

至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清理,在我看来乃是必要的,非如此不足以融入西方文明。要在中国建设民主社会,您先得知道东西方价值观念的歧异吧?这就意味着必须从西方的价值观念出发,以西方式的理性思维,逐一检视传统经典,进行逐项比较,指出两者的异同。明白了这些,我们也才会知道从西洋进口来的移植物能不能在这土地上存活。洛克早就在几百年前指出了:可行的社会改革,必须为传统留下充分余地。

最近关于这“集体” 和“个体” 的争论就最说明这一点。这本来是非常有意义的话题,可几个浑青出来混闹一气,弄得讲正事的心绪都没有了。

三年前我发动扫荡,写下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就是谈这个问题的。记得我说,专制理论的公设是集体主义,而民主理论的公设是个人主义。这两者有可能不像乍看上去的那么水火不相容。集体主义本适用于东方那种拥挤社会,随着西方入侵而逐渐崩溃。与此同时,随着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民主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可能也会逐渐收敛,由此导致两大文明的逐渐融合,达到一种介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状态。

这在我看来确实是一个关系如何设计中国未来的民主社会的重大理论问题。在这点上,我觉得日本和台湾的经验特别值得中国参考借鉴。可到现在也没见谁去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咱们以往一百年的悲剧,就是根本没弄清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就去傻傻地胡闹一气,端的是“无设计乱施工”。可苦头吃了一个世纪,还有许多知识分子看不出这点来。鲁大人多次否认民主理论建设的重要性,莫名其妙地引用歌德的屁话:“生命之树常绿,而理论总是灰色的。” 似乎不知道民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前人设计的结果。美国宪法就是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的先驱性探索结出的硕果。而老右把中国和美国那种常态国家混了起来,盼望幸福就像毛毛雨,自己从天上落下来。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请问中国知识分子中,究竟有多少人真正明白西方民主是怎么回事?到底有多少人对民主的认识超越了“一人一票,多数决定” ,又有多少人不相信“多数即正确” ?又有几个人不认定民主政权在道义上的正确性就是它代表了多数人民,实现了所谓“主权在民”?

上次我和思云为如何评价孙中山争论起来,他认为应该以人民的多数意见为评价标准。我觉得这最能反映中国人的民主观,那就是“倚多为胜、恃众暴寡” ,无怪乎大陆人一致认同“台湾是否独立必须有13亿人民决定” 。

说到底,从集体主义价值观出发,就只可能发展出这种民主观。在这种情况下把西方民主制度引进去,那还能不变成暴民民主?

所以,中国需要启蒙,需要一大批具有独立思考批判能力的真正的知识分子,这就是文明化的主观必要条件。否则咱们就算富了起来,也无非是沙特、科威特那种暴发户而已。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283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