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时代杂志:美与伊反抗分子密会谋和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时代杂志:美与伊反抗分子密会谋和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标题:
时代杂志:美与伊反抗分子密会谋和
(311 reads)
时间:
2005-2-22 周二, 上午1:32
作者:
dck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时代杂志:美与伊反抗分子密会谋和
透过幕後管道沟通伊「前政权成员」盼新政府须桑尼派认同白宫不
评论
【综合华盛顿廿日电讯报导】21日上市的最新一期时代杂志(Time)
援引国防部及其他消息来源报导,美国外交和情报官员正与伊拉克桑尼派
反抗分子秘密会谈,以期结束美军不断受到攻击的现况。
未具名的华盛顿与伊拉克消息来源告诉该杂志,布希政府曾表示不会
与伊拉克反叛分子交涉,也未授权对话,但美国正透过「幕後管道」与某
些反叛分子沟通。
时代指出,两名美军代表、曾为胡森政府效力的一名伊拉克谈判员、
以及一名反抗分子代表已展开秘密会谈。伊谈判员说,美军在会中希望取
得其他反抗领袖的姓名;而反抗分子代表则不满什叶派主宰的新政府被伊
朗把持。
未与凯达头子札卡威合作的伊拉克反抗分子领袖们告诉时代,由「前
政权成员」组成的一些民族主义团体愿意谈判。虽然没有即刻停止攻击美
军的计画,反抗分子向时代杂志透露,他们的目的是建立能够代表桑尼派
的政治认同、以及将来谈判结束美军对桑尼叁角地带的攻击。
白宫未对这项报导发表评论。不过,身兼国会参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与
情报委员会委员的海格尔(共和党、内布拉斯加州),在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最新版本」(Late Edition)节目谈到美国与伊拉克反抗分子接
触的报导时表示,美军在伊拉克的处境既复杂又危险,有所联系相当重要
,并且需要建立一些关系及网络。
布希抵比利时吁美欧大和解
促共同致力中东和平等议题布鲁塞尔街头千人示威
布希总统在美国东部时间20日下午3时抵达比利时,展开欧洲叁国的访问
行程,当地民众在布希抵达前,先发起反美示威游行。图为群众聚在布鲁
塞尔证券交易所前,抗议美国对伊拉克战争和外交政策,他们高举的标语
牌上写着美国过去出兵攻打的国家及年代。(美联社)
【美联社布鲁塞尔廿一日电】美国总统布希暨夫人20日抵达比利时布
鲁塞尔,展开与欧洲各国修补关系之旅。布希定21日发表主要演说,预计
他将表示,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让美国与欧洲分裂,美国支持一个强盛
的欧洲,视欧盟为夥伴,而非竞争对手。他也将呼吁盟国为中东和平着想
,超越对伊拉克问题的歧见,在伊朗、叙利亚和以巴中东和平进程议题上
共同合作。
布希将在比国19世纪的建筑Concert Noble演讲厅中,针对欧洲民众发
表意在和解的演说,根据白宫事先公布的演说内容,布希将表示:「过去
的辩论已消逝,重责大任历历在目,让我们开始一个跨大西洋团结的新纪
元。今天美国与欧洲面对一个有重大影响与机会的时刻,我们共同合作,
可以再度把历史带向希望之途,远离贫穷与失望,朝向发展与自治的尊严
,远离仇恨和暴力,朝向公正与歧见的和平解决。我们的坚强友谊对全球
和平与繁荣至为重要,没有暂时的辩论、政府的异议,和世上某个力量会
使我们分裂。」
他也会呼吁世界的民主国家,对新科民主国伊拉克,提供政治、经济
和安全上的实际援助。
为了表示和解,布希将会晤反对美国攻打伊拉克最激烈的法国总统席
哈克与德国总理施洛德,并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盟的会议,也将会
晤俄罗斯总统普亭。
从伊拉克到全球气候增温等议题,欧洲各国与美国的观点都不同,欧
洲领袖对其观点经常被白宫漠视感到沮丧,布希连任後的首次欧洲行,虽
然有意安抚这种挫折感,但布希与欧洲领袖仍面对重大的歧见,例如华府
反对欧洲有意解除对中国大陆武器禁售的计画,布希也对欧洲劝说伊朗放
弃核武计画的态度冷淡,主张由联合国安理会制裁伊朗。
20日稍早,在布希夫妇尚未抵达前,有约一千名反对伊拉克战争和美国环
保政策的抗议者,在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前抗议。来自88 个环保、人权、
和平与其他团体成员,21日起在布鲁塞尔进行两天反布希示威,他们要求
欧洲不要遵行美国设计的世界秩序,布鲁塞尔将派出2500名警察维持治安
。
东北亚的战略板块正在碰撞
(社论)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延及政治的更动,在海峡两岸,政治人物的更
换,会否带来政局的新机呢?在台湾,第二任的陈水扁,要为下一任的总
统选角,而国民党要为下一届主席人选选才;在大陆,新一代的胡温领导
集体,亦要摸出一条新路来,但新形势的出现,却为这条新路带来不少变
数。而新形势又是怎麽样呢?是连任的布希总统,正在变花样:重估两岸
的形势,一方面按住陈水扁,另一方面又制住中国大陆,而北韩的崛起,
又引起相当微妙的变局。
根据布希总统最近所发表的国情咨文,今後美国的对外政策,一方面
是继续反恐,直到恐怖活动完全绝迹为止,另一方面是推行民主,直至民
主制度植根於全球,而恐怖活动的根源,民主政治的阻力,已非来自阿富
汗与伊拉克,因为两者都在布希的「德政」下被推翻,因此今天主要的敌
人是伊朗,次要的敌人是叙利亚,套毛泽东的一句话,要先解决主要的矛
盾,至於次要的矛盾,仍有待观察,押後处理。至於利比亚,已一早投降
,而北韩亦在投诚的过程当中,原因是在旁边,有中国大陆的监视。不意
就在此一刻,北韩竟然自认拥有核武,并且同时声称,会全力发展与核武
有关的军事势力。
是布希的错误估计,在东北亚的地层,唯一会移动的板块,就在北韩
下面,由於中国的压力,已停止活动;是北京的错误判断,由於中国的影
响,这面本来移动的板块,已停止流动;是金正日的精巧赌术,够胆看出
布希在第二任内,最多只能出兵伊朗,断无能力再在东北亚对付北韩,因
为分身乏术,而金正日是变身有法,是赌法以外,再加骗术,布希是恶人
被天修,有力无从用;而胡锦涛又是哑子吃黄连,有苦自家知;至於金正
日,竟然邪恶全发挥,本来只是邪恶轴心的次要,如今变成战争危机的首
要。本来埋藏於东北亚地层下面的活动板块,突然之间,竟然变成战略板
块,改变了美国的全球战略,亦同时影响及中国的睦邻方略。
胡锦涛已经收到布希的私人函件,要求中国约束北韩,但北韩有了一
位心理状态,亦有可能是生理形态完全不平衡,甚至接近歇斯底里的金正
日,又从何约束?要求北韩重开六方会谈,以便多一个沟通渠道,但北韩
要求多多,金正日更贪得无厌,连中国亦觉得讨厌,又何从重开?很明显
地,中国已处於两难的局面:一方面难於向北韩施压,另一方面又难於向
美国交代。
在此一刻,日本正蠢蠢欲动,在大年初一,竟然宣布官方接管钓鱼台
,对着这份新春贺礼,北京只能照例地宣告日本的行为「不合法」与「无
效」,日本还准备修宪,将自卫队正名为军队,为美国卖力,向中国围堵
。在另一边,美国又继续出力,派国务卿赖斯访问欧洲,防止欧盟向中国
售武。欧盟可以不听美国,但北约组织却不能违抗美国,欧盟的自主意图
,会受制着北约的组织纪律,这可能是最终结果,对中国未必有利。还有
,目前美国虽然以不出兵台湾的可能性,压住民进党的台独诉求,但万一
东北亚的战略板块继续碰撞,证明中国禁不起考验,令它在亚洲的战略地
位下降,布希到时又会否改变主意呢?不过就在目前,美国与日本已宣告
台湾海峡的安全及和平,将成为两国的共同战略目标。这是日本的偷步,
抑或是美国的抢步,使北京无从在这块战略板块出现碰撞之前却步!
据北京《了望新闻周刊》报导,登陆亚洲大陆一直是战後50年美国全
球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九一一」事件使美国藉阿富汗战争,率领北约
插入了欧亚大陆的心脏,占领亚洲诸大国唯一的联络区,扼制住了亚洲最
後的「能源希望之地」,掌握了控制周边国家经济发展节奏的主动权,从
而实现了扼制中俄印巴伊等亚洲大国的目的。美军占领阿富汗後,在中国
西部埋下贴身隐患,使中国在东西南叁面受敌,中国陆上防御首次直接面
对美军事力量,美国对华已构成直接威胁。
香港《文汇报》引述该报导称,作为美国一直未能最後征服的大陆,
亚洲给美国留下了太多的回味和遐想。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亚洲是其挥
之不去之痛。中国安全环境的四个基本态势。态势一,中国是亚洲诸国中
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态势二,新型核力量崛起
中国周边,既对中国构成威胁,又成为引发连锁反应或外来干涉的现实条
件。态势叁,美国强行切入中亚使中国首次在陆地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
对华东西海陆威胁已成现实。登陆亚洲大陆一直是战後50年美国全球战略
的重要目标之一。态势四,固有的安全疾患隐性发展,亚太国家与美国联
盟复苏,中国安全「东急西重」现象突出。中国固有的周边安全问题一直
是「多项并举」。一是台独势力的恶性发展,一是南沙及其海洋国土被蚕
食。美国军政官员有关南沙群岛的表态、与有关国家频繁的海上军事演习
直接威胁着中国对南沙的主权诉求。叁是「藏独」、「东突独」隐性发展
,战略对手支解中国的意图阴魂不散。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现有的安全
隐患将因美国的介入而恶化。
「周边」具体化反映东亚变局日护权益与美协力表态抗衡
【本报系华盛顿特派员张宗智报导】美国与日本在19日的「二加二」
协商後发表共同声明。对日本来说,愿意公开和美国一起表达关切台海安
全,就等於愿意挑战北京,能跨出这一步实属不易。
美国国务院已经表明,「二加二」协商并不是扩张美日安保条约,事
实上也是如此。对美国而言,这项动作只是把1996年美日安保条约中「周
边有事」的模糊概念具体化,让日本愿意公开声明朝鲜半岛和台海的紧张
关系,反映了近10年来东亚安全均势的变化,已严重影响日本的利益,不
容日本再静默以对。
因此,尽管外界对促成这项「二加二」协商的动机,添加了不少诸如
北京制订反分裂国家法、解放军潜舰在日本近海出没,及北韩发展核武和
动辄「进出」六方会谈等因素。这些或许都是催促日本尽快站上台面的催
化剂,但都只能称得上是枝节的变项。
要动摇日本多年来对北京和东亚安全议题上的谨小慎微,主要是因为
中国近10年来快速发展,在东亚崛起并主导区域政治与经济走向的大气候
已成形。
在国际政治上,这四年来发生的九一一事件、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
争,已使北京成为要角,连美国都得拉拢中国才能在国际组织上成事。在
国际经济一片衰退声中,中国大陆经济发展所反映对全球资本和原物料需
求的饥渴,就像无底的黑洞,也相当程度影响了国际经济走向。
最近被台湾执政者嗤之以鼻的东亚「十加叁」自由贸易协定,由於中
国积极参与,未来很可能整合成排除美、欧区块,台湾无法参与的全球第
叁大自由贸易区。其中,深受美国影响的日本和南韩也无法置身事外,甘
冒风险竞相投入这个没有美国角色的东亚自由贸易市场。
不过,日本相当清楚,经济上虽可与大陆合作,区域安全却必须仰仗
美国介入。其中,日本或许有能力对抗拥有核武的北韩,却无法单独面对
一个可能加上中国大陆的北韩。
因此,虽然中国早已取代日本,甚至逐渐凌驾美国成为东亚首要强权
,但日本仍别无选择地在这次「二加二」协商中表态。
北韩和台海是「二加二」协商的安全主题,而这两个区域恰巧也是美
国唱过名的东亚「引爆点」。由於美国对解决两岸和朝鲜半岛问题早已各
有一套再叁重申的既定政策,国务院也已经表明「二加二」协商不是扩张
美日安保条约,也不会改变美国的两岸政策。
因此,这项美日协商後的共同声明,应确定是一项「由日本背书的美
国政策声明」,就算日本表达关切台海安全,也只是「周边有事」的「周
边明确化」,把日本的态度从模糊变成清晰。对台湾而言,这是项进展,
但不代表美、日两岸政策基本架构的改变。
作者:
dck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20215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