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只是此时已惘然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只是此时已惘然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文章标题: 只是此时已惘然 (735 reads)      时间: 2005-2-09 周三, 下午9:28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只是此时已惘然

──答跛大师

芦笛

老芦在网上乱练野狐禅,不想却惊动世外高僧大德,数次光临点化顽石,真不知是哪世修来的福气。大和尚的帖子昨天就看见了,一直没有回复,是被吓坏了,不知怎麽回答才是。受宠过度,惊吓也就成比例增加。我越想越觉得自己欺世盗名,当不起大和尚的错爱,万一这骗人把戏将来给揭穿了,大家发现我其实不过是个蠢人废物,我又何以自处?

对小春,我常有这种感觉。自己虽比他大得多,学问却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本来应该是我佩服他,不是他佩服我。结果他却如同中了我的金蚕蛊毒似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有才》的最后一段其实是为他写的,也不知他看出来了没有。

一个小春还没给打发掉,斜刺里又杀出个跛和尚来,说出话来更加吓人,我连作梦也不曾梦见过。想来想去,还是只能和盘托出。自己是个什麽人,就是什麽人,怎麽想的就怎麽说。本来,生成了天蓬元帅,便在鼻子里插上蓝田玉葱也是白搭。

首先要说明的,是上次悍然将野和尚双足无情打折之时,心里曾闪过是否犯了心口不一之过的念头。我自己的确抨击过中国人笑麻、笑傻、笑残、笑疯等毛病,现在却又出手制造残废是不是掌自己的嘴?后来又想,西方人也有什麽跛脚鸭、跛足内阁一说,当时误以为和尚没有看明白我的呵佛骂祖,以为让我抓住了个crippled的地方,可以用来打诨科,所以就使出当年写某某某是我儿子时练就的童子功来放肆了一番。结果让野和尚抓个正著,反倒点中了我的软麻穴,也真是咎由自取。

芦某肉眼凡胎,一共就看过大和尚的三个帖子。第一个是大和尚为我向金女士分说的,帖子较短,看不出多少功力,只觉得大和尚很知道我的心思。看第二帖时就有三分骇然:何物野僧,怎麽把我的脾气摸得恁地清楚?这第三帖就让我简直不知说什麽好了,和尚莫非有天眼通?我常常感叹“小惭小好,大惭大好”,自己胡乱写的东西,人家认为好的我又觉得没什麽意思,引为得意的却又没谁称赞。例如《ABC》,我觉得是一个比较简明中肯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总结,结果大家都说boring,连老克那样的同志都觉得不怎的,弄得我译到后头一点心思都没有了。而《罕见》中对中国南北对抗的分析,是我自认为比较有见地的玩意儿,结果贴出来根本就没谁注意。和尚真是“三生石上旧精魂,此身虽异性常存”,该不是另外一个世界来的我的镜象吧?

不过和尚的腿毕竟还是让我打断了。你欣赏《如果日本没有“进入”中国》的地方,不是我引为得意之处。那本是昭如日月的事,稍知现代史的人都应该心头雪亮才对,结果似乎只有老芦出来点破,也是怪事。但这似乎只说明人之昏昏,并不说明我之昭昭。我觉得得意的地方,是《重要的启示》那一节,其中我提出了一个“社会热力学定律”,指出社会发展并没有马教主张的那种不断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是取决于系统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从这个角度看,欧洲社会发展史不但不是典型,反而是例外。因此,中国的前途并没有为任何“客观规律”所保障,她是死是活,决定于我们是否能总结历史教训,突破那种排外与学外的两极振荡。正是这种振荡,而不是什麽万恶的帝国主义侵略,酿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切灾难。

最近易往崇先生在网上排座次,引起了轩然大波。他打动我的,不是那种毫无意义的“封神榜”。本来,现代人似乎不该去搞那些根本就没什麽意思的把戏。这各路写手又不是一个路数,一个风格,你能用诗人去和小说家麽相比麽?他老先生可怜无补费精神地折腾一番,只引起天怒人怨,这也是情理中事,谁让他去多事?他这下半辈子就准备花在道歉上行了。我佩服该同志的,是他那种不以政治观念和一己好恶作取舍标准的典型的西方容忍精神。要让我来干这活,我可没法象他那样平心静气,很可能要把老马打出榜去都未可知。

因为佩服该同志的求实态度,我便仔细看了看人家是怎麽说我的。让我遗憾的是,他把《丑陋》和《愚夫》当成了我的字号。要让我自己说,我根本就不觉得那两个玩意儿是什麽好东西,说的全是西方妇孺皆知的常识,我在其中作的工作,无非是象我老婆子说的是“把铁钉炒成瓜子”而已。那本来是一系列的反战文章,是时代催逼出来的急就章,根本就谈不上什麽深度。我觉得有点自己的玩意儿的货色,是在那之前和之后写的一点东东,诸如《ABC》、《如果日本没有“进入”中国》、《中国需要的是常识》、《中国人会思考吗》、《人民图腾》以及谈语言文字和文学的一些杂拌儿。无怪乎该同志说他并未发现我有什麽见识,看见的却是我的什麽莫名其妙的“才气”。如果要落实这个模糊的字眼,那大概是指我的码字速度和文章的可读性。

其实,论才气,我从来认为、并将永远认为,我是一个无比平庸的人。论文字功夫,我远不如易大旗、吴稼祥,论学问功底,我远不如愚人、小春、猪头书生,论经天纬地,广征博引,我远不如赵奸无眠,论细针密线,言必有据,我远不如林奸思云。要说芦奸笛在网上存在有任何价值,无非是因为命运把我抛到了一个中国有史以来最荒谬、最血腥的时代,逼著我和我的同代人去苦苦思索中国的悲剧,因而看见了别的时代长大的人难得看见的东西。自文革从1966年爆发到现在,近四十年中,没有一天我停止过思考中国的问题。思索这麽长的时间,总还是会有一孔之见吧?从这个意义上说,“汉学”才是我终生的专业。

然而错爱我的人却没有看见我前头吃的那一堆馍馍,以为最后那一粒馍渣就喂饱了我。老碑之类的朋友没看见我看的那一大堆中外名著,不知道不会杀猪,见惯猪跑也能比划两下子,以为我有什麽文学才能;小春之类的朋友不知道我连包咸菜的字纸都要习惯性地浏览一番,有的只是伟大领袖那种凭兴之所至的随机阅读而积蓄下的模糊记忆,根本就不是做系统学问的胚子,却为我歪打正著的“兰亭集序”的零言碎语震骇,以为我有什麽惊人学问;而大和尚之类的朋友倒是看见了我那点见识,却又忘了我前面的大量投入,加上那莫须有的文学才能,便在想象中将我包装成一个惊人的才子。

於是,我似乎成了新时代的瞿秋白同志,出演一出新编《历史的误会》。老碑喝:“向东!”老非叫:“向西!”而和尚道:“无论向东向西,是你自己的决定,不过不管向东向西,你都能成佛作祖,只是档次高低不同而已。”

问题是,我根本就不是那块料!对不起,不过诸位确实认错了人。我不过是个心地善良,才具平庸,脾气很大,任性冲动,喜欢说大实话,动辙得罪人的庸人而已。我上网之前,只作好了挨骂的思想准备,从来就没料到会出现今天的尴尬局面。我做梦也没想到有人会用什麽“巨著”来描述我的《黑崽子》,更没想到和尚会疯到建议我去面壁三四年炮制新的“巨著”出来。

当初写《黑崽子》,最根本的冲动还是想纪念我伟大的母亲,写书不过是我的爱、我的永恒的悲痛的一种发抒。在内心深处,我从来也没相信有一天它会真的变成印刷品。所以在试了两处被拒后,我就再也没有勇气去尝试,写好后放了三四年就没动过。只是因为中文摘译获得了好评,我才在最近把它打印成多份,分发给我的同事去阅读评论。普遍反应很好,说是比《鸿》好多了,应该发表云云。几位鬼女还说她们多次感动得热泪盈眶。算起来,说它不好的只有西老太太一个人。这才又鼓起了我的一点勇气,准备再去轰炸文学特务们。不过我这个人骨子里就是奥勃摩洛夫,迄今为止还只是在说说而已,尚无任何动作。

所以,疯和尚建议的上策是最疯的。漫说我这个人根本没有写小说的虚构想象能力,就算勉强反串一下金庸(大和尚果然目光如炬。既然如此,我也就不便再瞒下去,否则成小看朋友了),其效果已经在那儿明摆著。我老婆子的评论是:你这完全是十九世纪的写法,尽是对话和心理分析,节奏很慢,半天不死一个人,现代读者等不得,卖不出去的。老婆子的话总是对的。的确,我看的西方经典名著,基本全是十九世纪的,最近就到萧伯纳、高尔斯华绥、托马斯•曼,反正都是那个批判现实主义的路数,写起东西来自然也就是那个德性。就算真的写出“巨著”来了又如何?我不是一个行动型的人,奥勃摩洛夫是不会去沿街叫卖自己的,你就是用枪顶著他也没用。

(这里顺便说一句,反串金庸,在小说中笑话挖苦老金,不是因为我对他有什麽深仇大恨,而是因为前段时间吵诺奖时大家吹捧他太过了份,所以要泼点冷水。)

中策发议论也不可行。我逃到月亮上去是必然的──换谁也受不了那个折腾。光是象骂一句的非芦迷、马迷辈倒也罢了,汗青、张青之类的大虫饲料我更不介意。我最受不了的是白丁、明决子、旗卒之类据说是同情民运的好汉那没完没了的对我的人品私德的刻苦钻研、潜心探索。现在如果让我选择,我宁要伟光正,不要民运人。活在老伟的手下,要比活在那些人的手下舒服一万倍,至少,老伟不会从道德的奥林匹亚山巅来俯视你这个万恶小人。天幸这些人眼下还没有上台的机会!谢天谢地!Thank God!大概世上好歹还是有个上帝的,不然哪来这种好运气?

所以,让我继续写政论,等于是让我继续在这炼狱的文火上煎熬。我不是要人家乱拍手,我只求人家放过我。大和尚世外高人冷眼旁观,说起话来当然轻松至极。请你老人家披挂上阵来试试,我负责供稿,专写骂民运人士的文章,署你跛和尚的大名,我敢保证不上一周,你那瘸腿就不药而愈,跑得比马教头还要快!

写小品,我又觉得没劲。前两天一时兴起,偶一为之。这两天又懒懒地提不起精神来,反正是没有那逼著自己非开口说话不可的内心煎熬。我目前还在网上混的唯一原因,无非是放不下网上交的这一群狐朋狗友,倒不是那永远烧不完的激情。“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在网上受了一年的荼毒,已是意气萧索至极了。要说一年前后对中国的认识有什麽差别,也就是更加入骨的绝望而已。

所以,这三策我都不会取。不瞒跛和尚说,我的梦想非常可怜:只想在港台报刊上谋个能糊口的文字活就行了。我厌倦了科研生涯,老婆的英语又始终不行,做梦都想回家。我这辈子负人家太多,总不能到老来还让她在异国受罪。如果大和尚这方面有什麽路子,务祈超脱我出苦海则个。这大概是我最好的出路,人家总不会追到报上来骂吧?

2001-4-8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47517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