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关于林思云人口论的再思考(三)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关于林思云人口论的再思考(三)
芦笛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标题:
关于林思云人口论的再思考(三)
(865 reads)
时间:
2002-4-21 周日, 上午7:05
作者:
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关于林思云人口论的再思考(三)
芦笛
尽管破绽丛生,我仍然觉得林奸的大毒草是篇好文章,因为它刺激了我的思索。我个人认为,中文网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奇谈怪论、胡说八道,非此不足以打破我们封闭的头脑,刺激我们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为了治疗党文化造成的全民弱智的“大同世界”,咱们需要一大批标新立异、离经叛道的汉奸来作“药引子”。希望这些燕子们的出现,能给中国带来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后的第二个思想史上的春天。
在我看来,林文提出了两个重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到底是什么影响人口增长?是传统观念,是社会制度,还是别的东西?
林奸把人口负增长归结于民主制度、人权观念普及乃至妇女解放。我在上面已用苏联、瑞典、英国的例子证明,用社会制度似不能解释人口问题。人权观念的普及下面再谈。至于妇女解放,林奸说妇女参加工作影响了她们生儿育女的积极性,我觉得此说也欠商量。中国农村的妇女从来都跟男人一样干农活(至少在南方),似乎也不曾影响人家生孩子的积极性。
我原来认为,是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决定了人们生孩子的积极性。看了林文后,我觉得其实传统并不是很重要。例如中国城市居民也是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下长大的,但政府强迫他们接受一胎化政策从来也没像强迫农民那样艰难。外国似乎也是这样。大家知道,天主教反对计划生育,唯一允许的避孕方式是“安全期性交”。意大利和法国都是天主教国家,应该说这种国家的出生率一定很高,然而法国从来就有出生不足的问题,而意大利据林奸说是世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可见传统观念就算有影响,但也不是不能消除的。
因此,我现在觉得,与其说是孔孟之道的影响造成了中国的庞大人口,莫如说是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使然。中国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在小块土地上密集使用人力,谁家的人丁众多,谁家就能解决温饱问题。而且,因为社会不为社会成员提供保险,大家便只能“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将生育儿女不仅当成扩大再生产投资,而且当成买养老保险。这种生产与生活方式自然要造出庞大的人口来。这也是老毛那土老帽喜欢人口众多的深层文化原因。
“解放”后,广大农民依然生活在秦汉时代的落后环境之中,当然也就保留了传统的生育热情。公社化后,毛共居然发昏到以家庭人口决定口粮分配,而且不论年龄大小,得的是一样的份额。这种倒行逆施鼓励了农民滥生:大家都挨饿,而婴幼儿消耗不了多少粮食,生孩子便成了一种挣扎求生的有效手段。据我所知,这作法是在迟至70年代中期才废除的。
公社解散后,传统的自耕农经济又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除了有条件搞乡镇企业的地方,以家庭为作战单位的人海战术的传统生产方式再度获得用武之地。如果这个情况不改变,中国便不大可能在自愿的基础上实现人口负增长。
不仅如此,中共现在进行的以牺牲社会福利追求经济效益的改革,将为这个问题雪上加霜。一胎化政策的推行在城市受到较小阻力,是因为城市人口享受农村人口享受不到的社会福利,并不需要把子女当成养老保险。但随着职工丧失退休金和医疗保险,城里人将不得不回归到“养儿防老”的传统生活方式上去。而且,“四二一综合症”(四个祖父母,两个父母,全靠一个孩子照料)的后果非常可怕。因为医院惨无人道,只知吃人不吐骨头,却丝毫不管护理病人,所以父母一旦生病便只有靠子女侍候。老芦来自一个传统大家庭,众多子女轮流侍候病重的父母,还最后一个个给累得几乎脱了阳,何况是那些孤掌难鸣的独生子女们!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未来的“四二一”们的晚景将无限悲惨。
从这些实际问题看,如果中共继续不计一切后果地走资,哪怕在强制实行了一胎化的城市里也可能出现反弹。不过,好在中国人有为子女牺牲自己的传统,望独生子女成龙凤已经成了绝大多数的城里人的obsession。因为国家已经取消了免费高教,而学费高到令人咋舌。城里的父母们个个盼孩子上大学,必须量入为出,免得生得起供不起,所以,他们起来反抗强制一胎化政策的可能性并不是那么大。但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四二一综合症”终将形成可怕的社会问题,会给未来的政府构成巨大难题。
不需要多高智力就可看出,如果在今日中国实行西方民主制度,这些问题同样存在。我已经说过,要让中国人口实现西方式的自愿负增长或低增长,首先必须改变绝大多数农民的现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行“农转非”,像发达国家那样,以只占很小比例的国民人口,使用工业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其次再实施完善的社会福利。这其实就是一个前工业化国家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一般需要很长时间的资金积累和技术积累。光是民主制度本身,能在短期内造出这个奇迹来么?
其实,有许多因素造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低人口增长。在我看来,首先是人家的社会福利发达到“养儿防老”已经过时。在社会福利远比美国先进完备的西欧和北欧国家,所有公民都处在社会的照料下,不仅医疗和教育免费,而且只要参加工作,便有退休金,哪怕是没工作的人也能从政府那儿拿到小额养老金。如果生了病,则全部由医院照料,有的国家连住院伙食都免费,护理病人则完全是医院的责任,重病人的吃喝拉撒全有人管,从未听说过几条大汉轮班在病房里打地铺的人间奇迹。哪怕是老到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人家还有养老院在那儿侍候你。
在这种情况下,生儿育女便完全丧失了功利价值,人们自然也就丧失了生育热情。欧洲许多国家非常重视保护妇女儿童,制订了许多其实是有利于生孩子的政策,例如由国家给儿童每月发钱,不管你是白崽子、黑崽子、黄崽子,人人有份。奥地利女性的产假居然放一年,此期间内照样长工资,雇主也不许解雇。政府还给你发小孩衣服玩具什么的。但这种物质刺激毕竟有限,只对低收入的少数民族有诱惑力。自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看来,那点物质好处算不了什么,比起没孩子的无限自由的诱惑差多了。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文化观念的影响。在这方面,我觉得林奸说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也就是他说的“人权”)和美式消费主义造成的影响有一定作用,但这似乎不是主要的。而且,政府就是想干涉也无从做起,哪怕是中国式极权政府也一样。要去强行结扎公民不难,要强制人家生孩子可就不是那么好操作了。
林奸还忘了说其他因素:如某些传统价值观念在西方崩解而造成家庭解体、离婚、单身母亲、同性恋大量出现等等。但again,这些现象不但照样在极权国家如中国开始出现,而且政府想干预也无从下手。
综上所述,我认为,发达国家低下的人口增长率其实不是民主制度、人权观念普及等的造成的,而是社会富裕后社会福利空前完善的副产品。这在部份实行社会主义的欧洲国家特别明显,似乎也就是瑞典人不想生孩子的主要原因。说到底,自私是人类的天性。贫穷的东方人猛生是出于功利考虑,富裕的西方人少生同样是出于功利考虑。效果虽然不同,但论动机,谁也不比谁高明。
从这个角度来说,老芦在“扫荡”期间提出的那个问题确实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如果在中国脱贫致富之前实行民主,请问政府的人口政策该怎样制订?如果沿袭中共的野蛮政策,则没有一个人民选出来的议会会通过这种法案。但如果放任自流,在社会大多数成员实现“农转非”,社会变成高福利社会前,势必要造成人口爆炸而引起严重的社会后果。
不仅如此,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共留下来的“四二一综合症”必然要变成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各级政府门前恐怕要天天有示威的“四”和“二”,要求恢复他们被无理剥夺的劳保,要求政府为他们的医疗护理乃至养老提供帮助。这种强烈的民意要求,将逼得政府把有限的财力花在社会福利上。因此,哪怕只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中国现阶段贸然实行民主制度,就算不引起大乱,也必然要迫使社会实行某种程度的毛式平均主义,而20多年来全社会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进行走资大业取得的社会进步又得付诸东流。
林文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人道主义本身是否对民族构成陷阱?当然,他并没有这么说,但他总结出来的“民主”和“人权”等观念,在我看来其实是指人道主义。如上所述,西方低人口增长率主要是高社会福利造成的,而促使人们建成福利社会的主要动机是人道主义。所以,说到底,造成人口低增长的终极原因似乎是西方的人道主义精神。
当然,福利社会在原始设计上并没有什么毛病,人口的低增长也不会造成林奸描述的亡国灭种。但设计者们忽略了一个问题:高福利国家不过是为低福利国家的汪洋大海包围的几个孤岛而已。正因为此,高福利国家便面临第三世界无孔不入的渗透,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因为西方的福利政策是基于人道主义考虑的,所以它一视同仁,并不实行种族歧视。于是种种救济便主要落在渗透进来的少数民族之上,对他们起了鼓励生育的作用。
就拿上面讲的那个欧洲某些国家实行的儿童津贴来说,构成社会主流的中产阶级看不上那点小钱,并不会因此去大生孩子,但偷渡进来由黑转白的少数民族就不一样了,人家找不到高收入的活干,蚂蚱也是肉,小钱也是钱,生孩子国家还给钱,何乐而不为?如此弄下去,自然他们的人口增长率就要超过原住民。这当然也没什么关系,老芦反正不是种族主义者。但问题是会不会最终出现“劣币淘汰良币”的效应,到最后,新生出来的和外面挤进来的低素质、低教育的人群加在一起,变成了社会的主要人口成份?
的确,据我所知,法国的北非移民比例猛增、德国的土耳其移民人口也蒸蒸日上,由此还引发了新纳粹在德国的排外暴行。可以预见的是,外来人口数量的剧增,必然要导致种族关系紧张,而造成许多社会问题。而且,犯罪总是贫穷联系在一起的。多子女的贫困家庭一般不重视、也没有能力照管子女教育,只会为社会提供低质量成员。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便会使社会日趋退化,到最后便由第三世界的移民把归化国变成了母国那样的国家。
和欧洲比起来,美国的社会福利还在幼儿园水平。不过因为大家都挤到这块风水宝地来淘金,所以似乎也有类似的问题。前几个月我看报纸,见加洲的欧洲裔移民数量已被其他地方的移民超过,白人成了少数民族。报导此事的记者很谨慎,没敢露出一丝种族主义的口风来,但字里行间若有憾焉。
所以,这个问题似乎是所有发达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其实,西方学者也不是看不到这个问题,只是人道主义成了压倒一切的社会共识,无人敢出头来作种族主义者而已。记得某本书上讲过,因为希特勒把种族主义搞到了极端,搞到了让人恶心的地步,所以二战后知识分子圈内,人人对优生学深恶痛绝。谁也不敢讲这玩意,否则便让人想起奥斯维辛的焚尸炉来。这其实太过份了,优生学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云云。
当然,中国现在还远不到担忧那个问题的程度。事不关己,老芦只是顺便聊起而已。
作者:
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老芦分析很有深度,随后与老芦探讨。
--
林思云
- (0 Byte) 2002-4-22 周一, 上午5:21
(149 reads)
好文章
--
随便
- (336 Byte) 2002-4-21 周日, 上午7:53
(217 reads)
老卢啊!民主可以是控制人口的间接原因!
--
自由射手
- (0 Byte) 2002-5-13 周一, 上午10:31
(81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04259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