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难盗草,补天缺──一个“拥共派”的烦恼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难盗草,补天缺──一个“拥共派”的烦恼   
所跟贴 难盗草,补天缺──一个“拥共派”的烦恼 -- 芦笛 - (2920 Byte) 2004-11-27 周六, 上午7:17 (719 reads)
咱老百姓(真)






加入时间: 2004/10/11
文章: 5307

经验值: 3142


文章标题: 对老芦这样的大右派还是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让他看看什么是今天真正的共产党员: (126 reads)      时间: 2004-11-28 周日, 上午12:21

作者:咱老百姓(真)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个市委书记的公仆本色:为民燃尽生命火(组图)



市民们雨中自发送别

牛玉儒逝世年仅51岁。从查出癌症到去世,只有3个多月的时间。

作为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他本有定期的体检,但他很少顾上,他总说忙。



在患癌症住院期间,他很少谈过工作以外的事,没有提及生死身后。直到最后一次昏迷前,他仍在写对呼和浩特的经济发展构想的文章。在他去世两个多月后,谈起他,呼市市民脸上仍是无限哀恸和惋惜。


没人敢告诉他病情



每年都会有定期体检,牛玉儒很少去,说没有时间。



2004年1月份体检时,市委书记牛玉儒曾去医院,但中途又走掉,因为突然有一个小组会要开。



他时常感到胃痛,常让身边的工作人员买药。2004年开春以后,胃药吃了没有以前那么管用了。他也常常感冒。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注意到了这一变化。



2004年4月22日,秘书李理趁人代会分组讨论的间隙,把牛玉儒劝到内蒙古医院就医。



检查结果:结肠癌肝转移。李理当时被震呆了。



李理没有告诉牛玉儒真实的检查结果,而说医生怀疑他肠内长了息肉,需要去北京做进一步检查。牛玉儒坚持要等两会结束后再到北京。牛玉儒的病情被汇报到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领导,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



4月26日上午,牛玉儒的妻子谢莉接到市委一位领导的电话,说牛玉儒肠内长东西,让她收拾一下后陪牛玉儒去北京检查。



谢莉说,当时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当天中午,牛玉儒等乘机前往北京。当天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



医院确诊为结肠癌肝转移。



牛玉儒的妻子跑到墙角去哭,李理等工作人员努力装作若无其事。



没有人告诉牛玉儒真相,因为他正当年,他还有很多事要做,他给呼市制定了很多目标要完成。身边的人告诉牛玉儒,确诊是肠内息肉,需要手术切除。


病房变成办公室



利用“五一”假期动手术,3天后下地,7天后拆线,15天后回呼市。这是牛玉儒对治疗的构想,他让身边的人去跟大夫交涉。



5月3日,牛玉儒接受手术治疗。15天后,他没有出成院,而是接受第一次化疗。大夫说,有癌变前兆,所以要进行化疗。这次化疗后,牛玉儒再也没有主动问过自己的病情。



李理说,牛玉儒没把心思放在治病上,把病房当成办公室了。



牛玉儒手术后,很多部下前来探望。每当有人探望,牛玉儒就问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往往一谈话就很长时间,等探望的人走了,他会出一身汗。大夫认为他该注意休息,但家属和工作人员总难劝动牛玉儒,只好搬来护士干涉。一开始,牛玉儒是“服从”护士的,但他很快发现了“端倪”———怎么一有人来护士就来“赶人”,他就“不干了”。


工作依旧在病房里进行。



牛玉儒住院后,李理每天都要按他的指示打无数个电话,安排工作或者询问工作进展情况。



建委主任孙建华接到无数个牛玉儒的电话,询问新华广场的建设,呼伦路、锡林路的建设。



一旦有人到病房探望,他就问城市建设的进展情况。往往来探视的人想看看就走的,却走不了。哪条路修到什么程度,哪些街灯亮了,广场建成什么样子了,老百姓有什么反映……牛玉儒会问得很细。



牛玉儒几乎每天都要给副市长(现为市委副书记)张伯旭打一个电话。他放心不下汉鼎光电项目。这是台湾建鼎集团在呼市的一个大的投资项目,也是呼市乃至内蒙古最大的信息产业项目。牛玉儒希望把呼市建成中国北方的主要信息产业基地。



8月6日,张伯旭到北京探望,生命几近衰竭的牛玉儒跟张谈了40多分钟,几乎全是谈项目进展情况。


三次抱病回呼市



2004年6月中旬,病中的牛玉儒“说服”了大夫,回到呼市。



此次回呼,牛玉儒主要想检查重点城建项目。



6月15日他视察了东河治理工程、新华广场、站前广场等项目。有人注意到他“衣服宽松,但精神饱满”。当天视察完最后一个项目时,牛玉儒身边的工作人员发现他双腿微颤。



牛玉儒从呼市回北京后,想说服大夫让他回呼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回北京治疗。他没能说服大夫,但他利用化疗间隙,6月底再次回到呼市。



二次回呼市,牛玉儒主要是想视察几个开发区和大型项目的建设情况。6月30日他视察了如意开发区、汉鼎光电项目等,7月1日视察金川开发区、伊利新工业区、TCL扩建工程等。



牛玉儒第三次回呼市,是7月中旬。7月16日,牛玉儒要主持呼市九届六次全委会。这次会给牛玉儒身边的人和开会的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牛玉儒是注重在公众面前的仪表的,他要给人以精神抖擞的形象。化疗后的他很瘦,2尺9寸的腰围成为2尺3寸。去开会前,牛玉儒发现穿上西服后,空空荡荡的,肩也撑不起来。他就一层层地套内衣,再穿上衬衣、西服,然后转过身去,问妻子和女儿:看上去怎么样?她们说:挺好的。牛玉儒听后才出门。他一出门,妻子和女儿就哭了。



市委知道他身体吃不消,给他准备了约40分钟的发言稿,但牛玉儒甩掉了稿子,工作报告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当时开会的人们记得他慷慨激昂谈经济发展目标,人们群情激昂。



牛玉儒的司机陈磊说,演讲后,牛玉儒一上车就大汗淋漓。



陈磊搀他回家时,他脸色惨白,回到家往床上一躺,连翻身都不能了。


采访手记包头和他的前市长11月3日 包头 晴



包头是美丽的。



尤其到了夜晚,这个城市灯火绚烂。广场上银光闪耀,街道边火树银花。



包头人是骄傲的。



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若干城市里,包头的经济实力排在首位,包头的城市建设也是最美丽的。在包头,每人平均拥有8平方米的绿地,城市里遍布着大大小小几十个广场,有开放的公园,有美丽而又价格不高的房子。



美丽的包头和自豪的包头人,都深刻记忆着他们的牛市长。



牛玉儒在这里做了4年多市长。他到包头是1996年底,包头刚刚经历了载入历史的“5·3”地震。当牛玉儒2001年离开包头时,这个城市已是内蒙古人心向往之的地方。



在包头,与牛玉儒共事过的人与他有深厚的感情。他们是沉稳有力的政府官员或党的干部,他们是经历风雨的汉子,但在说到牛玉儒的死时,他们却会潸然泪下。



牛玉儒当年的同事、现任包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道尔基说,牛市长总是从早忙到晚,不停下来。包头震后搞建设的时候,牛玉儒一有空就到工地上转。有一次赵道尔基一大早到一个重要工程的现场,他刚到,工地的人说:牛市长已来过了。



“他是累死的。” 赵道尔基说。他说这些时是在开一个座谈会,很多人,他失声哭了,很长时间没有说出话。



牛玉儒当年的市长助理,牛玉儒的老友道尔吉,在跟记者谈了几小时往事后,轻声吟唱电视剧《成吉思汗》的主题曲:“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白酒和奶茶酿成了歌……”临终前想回呼开会



7月中旬后,牛玉儒身体出现水肿。8月初,健康每况愈下。



8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会将召开。牛玉儒很想回去参加,他说他必须回去汇报工作。



8月初,他让家人和工作人员去动员大夫,让大夫放他回去。



那时候的牛玉儒已经不能站立了,大夫认为牛玉儒坚决不能离开。牛玉儒身边的人说:听大夫的吧。牛玉儒很生气,说:你们该跟我站在一个立场,怎么跟大夫站一个立场呢?



他叮嘱李理等,一定要请大夫吃饭,让大夫放他回去开会。



牛玉儒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大夫商量后,认为牛玉儒可能知道大限已至,希望最后一次回呼市看看。大夫决定答应让牛玉儒回去。



做完“工作”后,李理回到病房,牛玉儒期待地看着他,牛玉儒的家人在,李理没敢说,只是点了点头,表示大夫已同意,牛玉儒看见后,显得特别高兴,等家人一出病房,他就急切地问:工作做通了啊?得到肯定后,他让秘书赶紧准备。



此后的几天,牛玉儒一遍又一遍改发言稿,问秘书有没有句子不通顺,是否能够鼓舞人心。



到8月6日,牛玉儒的病情急剧恶化,回去发言已不可能。牛玉儒终于同意提交书面发言,请假不回去。



决定不回去的时候,躺在床上的牛玉儒,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失望。

至死无一句遗言



在牛玉儒住院期间,他的儿子牛元甫正复习考大学。



8月初,牛玉儒看到了儿子考上北京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显得很高兴。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牛玉儒也没有对儿子、女儿和妻子等做过任何后事交代。



一直守在他身边的李理说,到他不能说话为止,他都在谈工作,没有谈过私事,没有谈过病痛。



癌是很疼的,但牛玉儒到死都没有用过止疼针。李理说,整个生病期间,牛玉儒没有表达过痛苦或恐惧。



牛玉儒生病的后期,长了褥疮,他没说。有一次身边人扶他起床时,不小心碰到他的臀部,他疼得直皱眉并冒汗。这时身边的人才知他生了褥疮。



虽然所有人都瞒着牛玉儒的病情,但他们认为牛玉儒自己是知道的。有一次他们一起吃饭,无意中谈论起病的话题,牛玉儒说谁的病,谁自己清楚,大家不敢往下接话了。



牛玉儒身边的人认为,牛玉儒是体谅大家的苦心,不想说破了。



8月9日,市里有人来探望,牛玉儒挣扎着要起来,但起不来,他挥挥手让大家回去,说:我没事,我没事。



8月9日下午起,牛玉儒陷入轻度昏迷,已基本说不出话。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单。



牛玉儒不停地出汗,每隔一会儿就会醒来,吃力地睁开眼。他的旧部下程刚(现任包头市副市长)记得,牛玉儒发出过轻微呻吟:疼啊!



牛玉儒的妹妹说,那时候哥哥睁开眼,目光会在每个人身上移动。妹妹觉得,那是哥哥是对亲人的眷恋,是对生的渴望。



8月10日上午,昏迷中的牛玉儒突然睁开眼,深深地看着妻子,眼睛中慢慢溢满泪水。



牛玉儒的二哥二嫂来到床边,牛玉儒握着他们的手,看着他们,再次流泪。程刚说,牛玉儒那时候瘦得皮包骨头,眼睛睁得特别大,泪水在他的眼中转动。很快牛玉儒又陷入昏迷。



8月11日下午,牛玉儒陷入深度昏迷。身边的人不停呼喊他,他眼睛闭得紧紧的,不再醒来。



8月12日早晨,牛玉儒的妻子跪在床边,在他耳边说:玉儒,8点半了,开会了!



牛玉儒突然睁开了眼睛,眼睛睁得很大。他盯着妻子看了一会儿,眼睛又慢慢合上了。



牛玉儒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8月14日凌晨4时30分,牛玉儒与世长辞。

百姓雨中哭送牛玉儒



晨,很静,天色朦胧。



8月19日清晨6时30分,牛玉儒的骨灰被护送回呼市。



护送牛玉儒骨灰的车队,静悄悄地从火车站向市里进发。天太早,工作人员不想惊扰群众。



当车驶进市区的时候,李理惊呆了。



沿街两边都站满了群众,默默地看着载有牛玉儒骨灰的车队驶过来。



有的老人在擦眼睛。所有人,一脸哀伤。



牛玉儒的骨灰要被安放在大青山革命公墓。安放仪式定于8月20日举行,怕人多,组织者发了500张票,以限制参加人数。



8月20日,天降小雨。



早晨8时不到,通往殡仪馆的呼哈路上,已人满为患。



在雨中,开车的、骑车的、打车的、蹬着三轮的、步行的……人们都往殡仪馆去。殡仪馆外,很快成为人的海洋,呜咽低沉的哭声在这个海洋中浮沉。



牛玉儒的妹妹牛继红,那时候感到特别激动。失去亲人的痛,不是只有牛家人才会感到———她看到了人们脸上的悲伤和痛惜,听到了那哭声,看见了泪水和着雨水,湿漉漉地在人们的脸上。



那天,数千名赶去吊唁的群众,在殡仪馆外,一直默立雨中。


采访手记小城和他的亲人11月5日 通辽 小雪



到通辽是在夜间,天空中飘着雪。小城宁静安详。



这是牛玉儒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他的亲人大多还生活在这个城市。

牛玉儒6岁丧母,父亲独自将6个孩子养大。牛玉儒的父亲已80岁了,儿子牛玉儒是他的骄傲。牛家的人说,没有人敢告诉他牛玉儒的死讯。

那天下午,我们一行来到牛玉儒的二哥家。老人一直跟牛玉儒的二哥一家生活。牛玉儒的二哥说,老人都是从电视上看牛玉儒,最近看不到了,有点不高兴,家人就说,牛玉儒被派出国了。

进门前,每个记者都被提醒,脸上要有笑容,要让老人感到高兴,要提牛玉儒干得特别好,切勿提及牛玉儒的死。

老人显得情绪激动。面对众多记者,他不停地让这个坐又让那个坐。



牛家的人说,老人对牛玉儒要求很严。上世纪80年代中期,老人曾给时任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秘书长的牛玉儒写过一封信:“……咱们家的亲戚多,有的可能找你办这样那样的事,你一定要拒绝,他们可能骂你六亲不认,不要怕骂娘,骂声越大,人民赞扬你的声音越高。”老人说,牛家世代没有人做官,牛玉儒一定要做好,不能犯错误。



采访中,老人4次无声地落泪。眼泪落下时,他马上就擦眼,然后笑着说话。



走出牛家门后,记者们私下里议论,瞧老人家的眼泪,他应该已经知道儿子没了,别人瞒着他是好心,他也就不捅破这窗户纸。



快走到车边的时候,我回头看,发现老人送出门了。他站在小区院里,朝我们挥手。院子里残雪薄冰,下午的阳光苍白,拖出老人很长的影子。有风,风吹过时,像能把这个失去儿子的老人的单薄身体吹得颤抖。他笑,笑容里透着无力。



这个场景,在这个冬日的下午,显得那样的落寞忧伤。



有女记者突然就哭了,手捂着脸赶忙钻进了车里。








作者:咱老百姓(真)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咱老百姓(真)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014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