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鲁迅属理科思维派,是我们的人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鲁迅属理科思维派,是我们的人   
马悲鸣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文章标题: 鲁迅属理科思维派,是我们的人 (590 reads)      时间: 2004-11-23 周二, 下午8:27

作者:马悲鸣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鲁迅属理科思维派,是我们的人

马悲鸣

绍兴师爷以刀笔名世,成就了鲁迅的锋利。但他的骨头是如何硬起来的呢?

现在所有骂鲁师爷和靠卖鲁师爷成名的(如刘再复),没一个能说到点子上。鲁师爷有篇讲演稿《魏晋风度、药、酒,及其他》究竟说明了什么?

我看到所有议论此文及议论作者的都不着条道。从鲁师爷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他的文章路数不是桐城派,也非唐宋八大家,而是直接传自汉魏六朝文。除了在三味书屋里读过,大概在日本时和乃弟一起也听过章太炎授课吧。不过鲁迅不但没乃师那么疯,而且相反,——出奇的阴冷。

唐之后,文学就被用来考科举了。最开始唐以诗取士,便出现了大量的应举之作。鲁迅也留下几首诗,但不多。这些诗算七绝呢,还是五律?鲁师爷那首调侃诗「我的所爱在山腰」其实是剥的汉张衡的诗。造地震仪的那位太守。六朝以后的文章,鲁迅更关心唐宋传奇。

读过汉魏六朝文的,看唐宋文就不入眼了,更何况桐城派。写现代诗的徐志摩和外国文学教授梁实秋又等而下之。鲁师爷文数度提到阮嵇,何曾言及韩柳欧苏?《柳文指要》是被鲁师爷告上大堂的章士钊所著。这里完全不涉及文章的思想性。大捧鲁师爷的余杰、方舟子都没摸到门,大棒打鲁师爷的贝师姐、云儿姑娘更在云山外。

之所以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因为那是汉魏六朝文的风骨。其实鲁迅不但避居上海租界亭子间里写他的「且介亭」,而且他本人就自称“躲进小楼成一统”,从不曾说过“砍头不要紧”般硬话。

梁不过读的西文。鲁师爷才是正宗传世的《全上古汉魏六朝文》。因魏晋南北朝适逢乱世,人性都受到时代扭曲。“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连嵇康都遭杀而致「广陵散」绝。阮籍者流为保脑袋,话不敢直说,文章自然写得晦涩,故多非“普遍”人性;不也传世了吗?

鲁师爷之所以用了一百多笔名而终生不用真名写作,正是深受魏晋文风与阮嵇遭际的影响。不读汉魏六朝文,未闻魏晋风度的背景之惨,不知中国的人性之恶。此所以鲁师爷有以《狂人日记》出道者也。嵇康被杀的理由是替背了不孝之名而入罪的朋友吕安说话。

鲁迅之所以遭嫉,桐城派以后,读汉魏六朝文这些既难懂,又不能应制的就不多了。特别是入民国,废古文(胡适之力倡),就更没什么人读了。棒打鲁迅的就不必说了,捧鲁师爷者也只见其所谓“战士”、“匕首”、“投枪”的一面。其实都是鲁迅自己讲出来的。他没讲出来,或不肯讲的那些深层的背景大概没几个人能看得出来。

北大收了周作人,却不收鲁迅。究竟什么是周氏兄弟失和的深层原因?解放后周作人对鲁迅的解读真的准确吗?鲁迅南渡真是为了逃避通缉吗?他又为什么辞了厦大的教职而到上海租界里去住亭子间呢?“月光如水照缁衣”究竟是什么意思?

鲁迅毕竟是学矿的出身。矿石不可谓不硬。而学矿训练的是理工科思维。胡适曾言鲁迅属自由派,是“我们”的人。胡适之自作多情了。其实鲁师爷属理科思维派,是我们的人。要想模仿鲁迅,先得读汉魏六朝文再学理工科混饭吃。


作者:马悲鸣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马悲鸣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0379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