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也谈云儿评论本人对张纯如女士的看法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也谈云儿评论本人对张纯如女士的看法   
林思云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也谈云儿评论本人对张纯如女士的看法 (1390 reads)      时间: 2004-11-23 周二, 上午2:1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也谈云儿评论本人对张纯如女士的看法

林思云


首先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张纯如女士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导言,并不是我翻译的,而是摘自中国大陆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资料来自网上)。该书标明的作者是张纯如,孙英春等,尽管张纯如和孙英春是并列的作者,考虑到张纯如的中文水平,我想大概是以孙英春为主翻译的吧。但不管怎么说,这个中文版是张纯如亲自承认的正式版本。

下面我就谈谈云儿提出的问题。

第一,云儿指出该书中的一段话“日本人在几十年来一直把课本中南京大屠杀的材料有系统地清除得一干二净”的英文原文,然后云儿说“但这显然不是张纯如的意思”。

我对云儿说“但这显然不是张纯如的意思”,感到很吃惊。我引用的这本书的第一作者恰恰就是张纯如本人,因此这本书中每一句话,都应该代表张纯如本人的意思。云儿凭什么说:“这显然不是张纯如的意思”?

再者purged这个词,翻译成中文有很多译法,我认为翻译成“清除得一干二净”,并没有太大问题。尽管云儿给出了另外一种翻译方法,但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清除得一干二净”肯定是翻译错误,或肯定不是张纯如的本意的情况下,我宁可相信张纯如本人为第一作者的书中的译法更反映了张纯如的本意。

第二,云儿说该书中的“失业的威胁”是翻译错误,应该译为“危及事业前途”。我觉得career-threatening翻译为“失业的威胁”并非太离谱,所以在云儿指出令人信服的证据以前,我还是宁可相信张纯如本人为第一作者的书中的译法。

云儿指出该书从英文翻译为中文,有不忠实于原文的地方,这话不错。但我提醒云儿,在中文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同样也会出现不忠实于原文的地方。云儿关于翻译的疑问,恰恰又证明我前面说的:搞历史研究不看原文,仅仅依靠译文是很危险的。由于张纯如看不懂中文和日文的原文,仅仅靠翻译成英文的资料搞南京大屠杀研究,会不会把一些资料在翻译成英文时的翻译错误,当成事实了呢?

第三,云儿说【为了证明张纯如之言“毫无根据”,林先生非常小心地将张纯如的话一切两半,隐瞒了张纯如所提出的事实根据,包括紧接着林先生引文后的一句话:“1990年(疑为1989年之误---云注),日本长崎市长本岛均说,日本裕仁天皇对战争负有一定责任。他因此被一名枪手射中胸部,差点死掉。”】

云儿把这件事情理解错了。我略去张纯如的这段话,是因为她这段叙述的错误太多,我要引用时,必须加以长篇的说明更正。既然云儿说我“隐瞒了张纯如所提出的事实根据”,我也只好不怕麻烦,详细讲一讲此事。

首先张纯如把广岛市长本岛均遇刺的时间搞错了。在序言中,张纯如说:“1990年,日本长崎市长本岛均说,日本裕仁天皇对战争负有一定责任。他因此被一名枪手射中胸部,差点死掉。”而在同一本书的第10章,张纯如又说:“1989年1月7日,一个右翼狂热分子从背后向本岛均开了枪。子弹打穿了他的肺部,但这位市长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张纯如在自己写的同一本书中,对这件事件的发生时间都搞乱了,所以云儿也不得不专门为她作注【疑为1989年之误---云注】。可惜云儿好心的“注”错了,本岛均遇刺的时间发生在1990年1月18日,并不是说的张纯如说的1989年1月7日。这样一件简单事件的发生时间都搞错了,可见张纯如写作的态度不很认真。

然而张纯如的书中不仅仅在这一处搞错时间,类似的时间错误相当多,特别明显的时间错误就有:张说日本的江户时代开始于16世纪(实际上江户时代开始于17世纪);张说孙中山1911年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实际上孙中山是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张说国民党1928年定都南京(实际上国民党于1927年定都南京);张说南京陷落的日期是1937年12月12日(实际是12月13日)……。日本有人特地罗列出张纯如书中的90处常识性的错误(上述的本岛均事件的时间错误还不包括在内)。

再说本岛均遇刺的事情吧。张纯如又把这个事件的前后关系搞错了,张说:“1990年,日本长崎市长本岛均说,日本裕仁天皇对战争负有一定责任。他因此被一名枪手射中胸部,差点死掉。”

事实上,本岛均关于裕仁天皇战争责任的发言不是在1990年说的,而是在1988年12月7日说的。他的遇刺是在1年多后的1990年1月18日,因此这与他对裕仁天皇战争责任的发言,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在日本,社会党、共产党人经常同样地公开扬言要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而日本共产党更是把废除天皇制写入他们的党章(最近有变化),也没有听说社会党、共产党人经常遇刺。

本岛均遇刺其实另有隐情。刺杀本岛均的是一个在长崎市的名叫“正气塾”的右翼团体。1986年“正气塾”主办的刊物创刊时,长崎市长本岛均亲自前去祝贺,不仅发言鼓励,而且赠送了花环,可见当年本岛均与“正气塾”的关系不一般。因此有人推测,后来本岛均的天皇战争责任发言,让“正气塾”的人感到本岛均背叛了他们,所以进行报复。

另外,政治家遇刺的事件,在西方国家也是屡屡发生,并不能作为“恐怖”的证据。比如美国总统肯尼迪、里根都曾经遇刺,这并不能因此说美国是一个恐怖的国家。从本岛均遇刺事件来证明日本是一个“恐怖的国家”,并没有任何说服力。

张纯如还说:“日本恐怖的气氛阻止了关于南京暴行的公开的和学术上的讨论,进一步压制着人们对事件真相的了解。”她的这一看法是有问题的,日本并不存在什么“恐怖的气氛”,人们可以自由地谈论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问题。关于这点郑若思先生已有专文,我这里补充一点,请大家看看日本权威的大百科全书是怎样解释南京大屠杀的。



―――――――――――――――――――――――――――――――――――――
附录

云儿:再说林思云先生的小评张纯如


老马在楼下,续弹林思云先生的论调,指控张纯如说了“日本人在几十年来一直把课本中南京大屠杀的材料有系统地清除得一干二净”的话。其实查张纯如原著,这句话的英文原文是 the Japanese have for decades systematically purged references to the Nanking massacre from their textbooks,意即“日本人有系统地将南京大屠杀的材料剔除出教科书,达几十年。” 老马和林先生引用的文字,多出了“清除得一干二净”几个字,让人以为目前的日本教科书完全不提南京大屠杀。但这显然不是张纯如的意思。在她的书里面,张就明白指出,1982年以后,日本人再也不能在教科书中忽略南京大屠杀了,改而在死难者人数上作种种限制。

张的书还指出一个史实:在这以前的很长时间,日本文部省力图将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剔除出教科书。这是张纯如说那句话的基本依据,而林先生却故意不提,于是他就可以指控张的话“毫无根据”了。

林先生的评张纯如文章,用的基本上都是类似的手法。下面再举一例:

张有关日本的叙述A:“日本恐怖的气氛阻止了关于南京暴行的
公开的和学术上的讨论,进一步压制着人们对事件真相的了解。
在日本,如果表明自己对中日战争的真实看法,他可能会,也
一直会受到失业的威胁,甚至生命威胁。”

对于张的这段话,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明白她的
这种说法毫无根据。第一,日本不存在什么“恐怖的气氛”,
尽管不时有右翼人士示威游行,但这在民主和言论自由的国家
是很正常的事,和“恐怖的气氛”毫无关系;第二,我没有听
说过有一个日本人,因为表明了自己对中日战争的真实看法,
而遭到失业的迫害。张女士本人也没有例举出一个实例,来证
实确实有日本因为表达自己对中日战争的看法而遭到失业的迫
害。

林先生在这里所引用的译文,其中"失业的威胁",又是不准确的翻译。

查张的原话是:to express one's true opinions about the Sino-Japanese War could be--and continues to be--career-threatening, and even life-threatening,意思是"表达个人对中日战争的真实看法,在以前和现在,都可能危及事业前途,甚至危及生命"。这里的career-threatening,不是“失业威胁”,而是指危及事业,比如从政者的政治前途等等。

辨明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林思云先生指责张纯如的第二点,完全建立在英文理解错误和翻译错误之上,赖不到张纯如身上,不能由她负责。

那么,张纯如所言,在日本,表达个人关于中日战争的观点,可能危及事业前途甚至生命,有没有事实根据呢?

为了证明张纯如之言“毫无根据”,林先生非常小心地将张纯如的话一切两半,隐瞒了张纯如所提出的事实根据,包括紧接着林先生引文后的一句话:“1990年(疑为1989年之误---云注),日本长崎市长本岛均说,日本裕仁天皇对战争负有一定责任。他因此被一名枪手射中胸部,差点死掉。”

在张书第十章中,对于这一事件,还有更进一步的叙述:

“自民党员们不仅撤销了他在该组织中的顾问资格,还成功地说服了县知事拒绝同市长进行政治上的合作。右翼组织甚至声称要杀死本岛均。1988年12月19日,24个极端民族主义团体开着30辆配有高音喇叭的卡车,在长崎市游行,叫嚣着要把本岛均的死作为对他的"神圣的惩罚"。两天后,在长崎游行的团体增加到62个,装着高音喇叭的卡车增加到82辆。来自无数保守组织的代表,包括靖国神社团体赛的代表,都呼吁弹劾本岛均。1989年1月7日,裕仁天皇病逝世,此后不到两周,一个右翼狂热分子从背后向本岛均开了枪。子弹打穿了他的肺部,但这位市长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很清楚,本岛均的政治前途和身家性命,都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威胁。我想,即使林先生抬出日本的“民主和言论自由”来,恐怕也不能认定这些事件“是很正常的事”,不会造成任何“恐怖的气氛”,甚至“和‘恐怖的气氛’毫无关系”吧?

其实,对一个国家的社会气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比如今年因在漫画《国家燃烧》中,描绘“南京大屠杀”场面而遭到激愤抗议的本宫宏志,他所感觉到的高压气氛,象林先生这样倾向性极强的人,就不一定能感觉得到。我尊重林先生对于日本的感受,也希望林先生不要轻率地否定别人的感受。要批张纯如,就堂堂正正地把对方论点论据都摆出来,尽可能不要隐瞒证据断章取义以误导读者。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9313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