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林思云:小评张纯如女士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林思云:小评张纯如女士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   
所跟贴 ZT 林思云:小评张纯如女士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 -- Anonymous - (10415 Byte) 2004-11-20 周六, 下午4:52 (459 reads)
konami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附上几位日本网网友的评论 (199 reads)      时间: 2004-11-20 周六, 下午5:05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点意见
发言人 : 郑若思 2004/11/19(Fri) 02:03

我还在读书,先不发表自己的观点.

思云兄的基本思路我同意,但是以张纯如没有到日本实地考察来怀疑其
水平,恐怕会站不住脚.露丝.本尼迪克特不懂日语,更没来过日本,写<
菊花与刀>全靠资料,却是日本学研究的经典,文化人类学者人人必读.

我说这些可能有点吹毛求疵,不过想说服先入之见很强的大众,真要做到
点水不漏才行.

================================
这样比方不知是否恰当
发言人 : 张三 2004/11/19(Fri) 03:09

要考察美国法律制度发展状况,即使不懂英文,哪怕只根据中文资料,也许也能写出一部《美国法制概况》;但如果你要为杀妻的辛普森辩护,怎么可能不深入其地,访问原告、被告,收集证人、证物,查看第一手资料?

================================
张与本尼迪克没有到日有质的不同
发言人 : haha 2004/11/19(Fri) 07:30

本尼迪克女史在书中明确因为战时无法赴敌国实地考察而深感遗憾。这本身已经表明她的学术态度。

其实《菊花与刀》中也不乏偏见,不过瑕不掩玉。

================================
张女士不太一样
发言人 : 薛生 2004/11/19(Fri) 21:36

张是准备以日本的文化来说明南京屠杀和日军惨无人性的原因所在,这样
仅仅依靠二战的资料,就不可能透析日本历史文化。如果在日本经过一定
的调查,或者生活一段时间就可能对文化的了解会有一定的深度。再说,
她的所谓“恐怖气氛”更是无从说起,只能从对南京事件的赞或否的文章
中推测而已,这就很不负责任了。

=====================================
(无题)
发言人 : haha 2004/11/20(Sat) 09:32

我昨天在回家的电车里翻看打印出来的张的书,旁边坐着同校教中文(非常喜爱中国但对政治毫不关心)的老师。她也和我一起看,结果她只看了前一部分序言就问我:“这位作者在中国有没有信用?好像很不了解日本”。我说:“这位作者在中国人中很人气”。她说“我说话可能不礼貌,虽然只看了一点,但这一点内容里却デタラメ太多,对作者的信用产生疑问,已经没有继续读的意欲了”。

你身在日本,一定了解总体上日人做学问和国人作学问在“认真”方面的巨大差异,日人的认真有时会让国人感到过于迂腐和累赘,所以我想你也会理解这位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说吧?

(デタラメ:不符事实的something)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0499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