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重排再贴:日本神话? 那小岛究竟养活了多少人?UN粮农组织数字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重排再贴:日本神话? 那小岛究竟养活了多少人?UN粮农组织数字
所跟贴
重排再贴:日本神话? 那小岛究竟养活了多少人?UN粮农组织数字
--
Anonymous
- (5070 Byte) 2002-4-15 周一, 下午11:17
(350 reads)
何志勇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学界对人口问题代表性看法, 顺便谈谈印度农业和中国的工业化
(90 reads)
时间:
2002-4-16 周二, 上午4:07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前几天有一个网友提到学界对人口问题有悲观乐观两派, 现在好象是乐观派占上风, 我前几天看了一本80年代哈佛出版社的“Population Growth and Developement: Issues and ???”, 也得到相同印象, 书中提到: 60年代到80年代世界经验说明咱们这个地球吸纳人口的潜力还是满大的, 但也提到
1。 低收入国家面临问题比中等收入国家要大得多, 主要是人多钱少,研发农业技术, 提高人口素质, 发展工业, 城市化 (吸纳人口增长的几个主要途径) 需要大量资金。自己没钱,就得靠引进外资。(想想珠江三角洲港商台商帮了多少民工兄弟姐妹们就业, 就对这话有理解了)
2。 研发农业技术,发展工业建设城市证明能帮助吸纳人口增长, 但其发挥作用是缓慢的, 如果人口增长过快的话,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难于避免。
文中还提到具体一些国家解决人口问题的经验, 粗略看了一眼, 好象没有那条特适合中国, 比如说: 埃及靠劳力输出, 墨西哥靠开荒(后来无荒可开, 人口大量流入城市, 成了乐观派的反面例子), 一些东南亚国家靠橡胶。改天有时间再去找找那书。
所有国家都得要农业改革(绿色革命),我看了看中国的农业技术, 好象挺先进的, 单位产量(谷物)跟北美大机器当然没法比, 比日本却高, 42比41, (有没有水份我可不敢说, 应该是有的)。 比印度高, 印度耕地面积是中国两倍, 单产却只是中国60%不到,(真是抱歉, FOA database 今天老是用不了, 昨天还好好的, 凭印象说说, 应该错不了。) 一个面临人口压力的国家一般会: 第一是开荒, 第二是搞密集劳力投入, 例如多耕, 勤维护,第三是搞chemical, bioligical renovation, 也就是化肥和农作物基因工程。 看来印度还在第一阶段,中国已经在第二第三阶段了, 也不知道是该自豪呢, 还是该担忧。
最后说说工业化, 这应该是最根本的, 是必须要走的方向。其实我觉得城市化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 发给工人的工资福利越低, 资本所有者利润越高, 积累就越快, 工业化进程也就越快,西方发达国家大概都经过这一阶段, 要不马克思当时就不会这么受欢迎了。 中国搞工业化化却硬生生照就了工人这一庞大的相对于农民的“绝对贵族”(我妈当年一当上职工(70年代中)就可以拿出工资的3/4给外公家(农民)解决肚子问题, 还听我妈说当年发了一袋杂粮, 我舅挑了二十里路挑回家去)。 说不准当时国家要是对工人实行西方式的残酷剥削, 咱们现在已是“烟囱林立”, 挤身中等收入国家了, 这是我自己的看法, 受了那本书上说的工人最低工资过高会脱慢工业化的启发。当然, 我可不想要这种政策, 我和我妈可都是政策的得益者。 只可惜了农民了。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758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