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1962年中印边界上,中国军队打了胜仗为什么还要向后撤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1962年中印边界上,中国军队打了胜仗为什么还要向后撤退?   
所跟贴 资料较全,分析准确。并请教有关“实际控制线”具体位置问题。 -- 六者 - (217 Byte) 2004-10-11 周一, 下午10:45 (478 reads)
zhongyong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实际控制线恐怕只能根据居民点来推测 (406 reads)      时间: 2004-10-12 周二, 上午7:35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关于较详细的实际控制线,至今未见到文字资料。正式开展边界谈判时双方讨价还价,只有退让的。为增加以后谈判的筹码,实际控制线当然不能随便出现在一般的文字资料上。
个人认为,恐怕只能从边境上几个县的地图来推测。与“麦克马洪线”有关的,不仅包括错那、墨脱和察隅县,还包括隆子、米林县和朗县的部份土地。这几个县的县城,全在麦线以北中方一侧,但县城以外的其它地方就不同了。错那县,仅县城附近一隅标出了交多村镇和居民点的名称。最南端标出的地名是达旺,注意达旺本身也在麦线以南。因此,个人估计,达旺河、康格多山以南,已基本被印度人占领,其中包括德让宗和邦迪拉。按照麦线,不但隆子县西部一带甲曲河两岸全为印方所有,连米林县和朗县的部份土地也算是印度的,因为在这里,麦线越过了喜马拉雅山山脊,几乎推到了雅鲁藏布江边。但实际上,隆子县应基本全在中国掌握之中,只是不清楚接近墨脱县县境时的情况。墨脱县也和错那县差不多,除县城一隅外,大部份恐怕已是印度人的天下了。但墨脱县往南应该没有公路通印度。察隅县的情况稍有不同,县城和下察隅均在麦线以南,当然在中方手中,通公路。文革前还拍过记录片,片名好象是“西藏江南-察隅”。从下察隅往东北方向的贡日嘎布曲两岸有居民点,现属中方也应没错。
用居民点来推测中方实际控制线应该基本是可靠的,但可能太保守,因为在没有居民点处,完全可能也应该有边防军的巡逻哨所。
错那县东部所标出的道路,应该是便道而不是公路吧。但因在印度人手中,恐怕早就修成较正式的公路了。
若哪位网友有实际控制线的准确资料,希望能提供出来,以长见识。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980786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