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党国志异 ■ 错陋百出的《“江心坡”及中缅边境划界问题的来龙去脉》(附原文) 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党国志异 ■ 错陋百出的《“江心坡”及中缅边境划界问题的来龙去脉》(附原文) ZT   
大阿官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党国志异 ■ 错陋百出的《“江心坡”及中缅边境划界问题的来龙去脉》(附原文) ZT (222 reads)      时间: 2004-10-10 周日, 上午1:05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党国志异 ■ 错陋百出的《“江心坡”及中缅边境划界问题的来龙去脉》(附原文) ZT

作者: 赛昆 错陋百出的《“江心坡”及中缅边境划界问题的来龙去脉》(附原文) 2004-10-8 21:48 [Click:61]


从“深圳热线”http://see.szonline.net/Channel读了篇妙文,为中共卖国辩护。先简单评几句,原文摘要附后。

1. 【原文:所谓“中共建国后,将江心坡割让给缅甸”,和“中共出卖外蒙”一样,是国民党逃至台湾后,通过重画地图造出来的把戏。】
问题:“重画”?从1945年到1995年,“中华民国全图”什么时候变过?能不能拿“国民党逃至台湾”前的地图来看看?

2.【原文:
1、外国地图上1877年中缅边界,江心坡不在中国境内。
以下地图都是中国自己出版:
2、1930年版中国地图,江心坡也不在中国境内。(1930年前的中国自己的地图资料,只找到上面的《片马五线图》,也不包括江心坡,不重复了。)
3、1934年第一版《申报地图》,中国地图出版史上的划时代作品,奠定了其后30年中国地图的基础,但在这张地图上江心坡竟然也不在中国境内。
4、1935年再版的《申报地图》,已经开始把江心坡绘入界内,…】
评注:哥仑比亚大学教授Hayes、Moon 和Wayland所著《世界史》内有“1932年的亚洲”地图,中缅边界跟1952年大陆地图一致。1960年10月1日割让江心坡后,中国疆域缩水。

3。【原文:南坎是清廷所租,但国民政府干的却更丢脸】
评注:据下文,1943年英国宣布放弃租借,国民党没有收回控制权,而是继续收租。这有什么丢脸的?好比有人有钱买了两房子,外租了一间。老房客后来宣布不租,新房客继续交租。后来房子换了主人,把房子割让给房客了。要说丢脸,签约放弃主权的中共岂不更丢脸?

4。【原文:1949年后,共和国政府接手的就是这么一个摊子——有争议的领土都处在缅方的控制下,…就是缅方(继承英国)进行了长期有效管制,其间,中国不但没有正式的要求交涉谈判(仅有一次云南地方政府的交涉)】
首先,后半句不是作者无知便是造谣。中国政府云南交涉署是代表中国政府向英国驻滇领事提正式抗议照会的。1913年5月,中华民国外交部颁布《外交部特派各省交涉员职务规则》。查此规可知,交涉署并非“地方政府”,而是中央政府派出机构,各交涉署的交涉员由外交部任命。

看来为卖国贼辩护,最终还是这么一招:“前政府就失去了对该地控制权”。这招并不新鲜,汪精卫夫人就是这么闹过法庭:“东北是蒋先生丢的,汪先生承认罢了”(大意)。为秦桧翻案者也一样:中原早就丢了,也不是秦某丢的,秦某议和罢了。

这么说还是有漏洞:南坎的主权、藏南三十六万里河山,都是丢在毛共手里。所以,中共比汪精卫还不如。


==========================================
所谓“丧权失地的卖国条约”
——“江心坡”及中缅边境划界问题的来龙去脉


所谓“中共建国后,将江心坡割让给缅甸”,和“中共出卖外蒙”一样,是国民党逃至台湾后,通过重画地图造出来的把戏。不过不同于外蒙,江心坡问题(即中缅北段边境划界问题,为方便起见,虽然其实还包括江心坡以西的缅北地区,但以下一律简称为“江心坡问题”。)历史经过比外蒙问题更复杂,资料来源更庞杂。在这里,我把我收集整理到的资料贴出来,供大家参考,请大家自己判断。由于“江心坡”问题其实就是中缅边界问题的一部分,所以,一并分析。

认为江心坡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的主要根据,是江心坡地区的原主要土司,比如孟养、里麻等地土司(孟养土司的管辖地还要越过江心坡以西)曾受过明、清两代王朝册封。说起来,土司制度确实是中国控制边远少数民族的一种政治手段,绝大多数原册封的土司领土,后来都成为了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历史上册封的藩属地域极其广大,认为所有接受过中国册封,向中国皇帝名义上称臣的地区,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显然是既不现实也不客观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在近代以前,四至边界一向多是模糊不清的,而在很多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如西南,统治方式又多是采取流官制度加以“羁縻”,更加剧了固有领土确切范围的模糊程度,往往只有一条所谓的“习惯线”。…

19世纪中叶英国殖民者进入缅甸,逐渐向北推进,1885年英国全部吞并缅甸本部,与中国直接接壤。原来模糊的习惯线,成了有利于英人不断侵吞的格局。…经过1894年中英伦敦条约、1897年续议缅甸条约两次订约,1898、1899年勘界,中英划定了北段自尖高山向南至南定河、南段自南卡江至澜沧江的两段边界;中缅(英)南段边界大走向基本定型。当然,总的来说,在这两次划界中是中国吃了亏,但是,在当时条件下,不定约,只会给英国人不断入侵蚕食制造机会,事实上,英国人后来的做法完全证实了这一推测。由于边界条约条文对于阿佤山区的规定有模糊之处,英军就于1934年进攻班洪、班老地区,以求造成既成事实。遭到了当地佤族土司的抵抗,就是近代史上“班洪事件”。1941年,英国借中国抗战处境艰难,对英缅控制的滇缅公路有着很大仰赖的时机,以关闭公路的威胁为施压手段,于1941年6月18日通过政府换文形式,在阿佤地区划定对其有利的边界线,将部分班老、班洪地区划给缅甸,史称“1941年线”。【赛注:据云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谢本书先生《从片马事件到班洪事件》一文,“1941年线仍然作为未定线”。】

南段边界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南坎问题”,“南坎问题”是指位于南畹河和瑞丽江汇合处的勐卯三角地区的归属,又名南畹三角地区,面积约二百五十平方公里。勐卯三角地区主权原来属于中国,这一点没有疑问。但在1894年前(即第一次中(英)缅边界划分),英国人就已经强行修筑了从八莫到南坎的公路。到1897年,中英两国再次签订有关中缅边界条约的时候,英国以“永租”的名义取得了对中国的这块领土的管辖权。这个“永租”的烂账及阿瓦地区班老、班洪问题怎么解决的,我留在后面再说。回过头来看中缅北段边界。
中缅北段边界,原来就相比南段边界更加模糊,因为那里的地理气候条件更加险恶,当地部族势力的民族、文化特殊性,及建筑于其上的政治实际独立性也更加明显。中(英)缅之间一直没有对此地段订立过有正式约束力的条约,但也不是没有过讨论。事实上,清朝时就进行过多次划界的努力,只是由于英国人胃口越来越大,一直没有定界。但即使从对这些最初划界讨论的考察中,也没有见到有江心坡地区确凿无疑的属于中国的证据,有国民政府版的的《片马国界图》为证(因该图用五条线描述尖高山以北边界变化,也称清英划界五线图),从图上可以看出:
1、外部原案界(是指清外交部的界线) :这条线可以看作清代中国在当地的最初控制线,此线沿恩梅开江和恩梅开江东岸北上,江心坡根本就不在界内。
2、光绪26年(1900年)所指小江边界:此线为清政府提出,已经在恩梅开江很远的东面。只是在北端沿一条叫“小江”的恩梅开江支流,通到恩梅开江。
3、光绪28年(1902年)清政府使节薛福成和英国方面签订界,这一条边界和小江界差别不大。
4、光绪31年(1905年)勘定线:清政府腾越关道石韶鸿和英国驻腾越领事列敦共同勘定的边界,但这条线已经远在薛福成线以东。
5、宣统2年(1910年)英方指定界:此线是由英国驻腾越领事列敦的提出的,以当时中英的实际控制为准,大致以高黎贡山为界,片马地区被置于英方地区。
从此份“片马五线图”上看,清政府根本没有主张将江心坡地区划入中国境内,更不用说在江心坡以西原孟养土司控制区。1900年英军占领了江心坡东南的片马,表明英方的控制地区已经越过江心坡到达高黎贡山。高黎贡山构成了中英双方的实际控制线。
不过,英国人没有满足,1911初,英军再次入侵、占领片马地区,制造了“片马事件”,由于中国全国上下强烈抗议,英国不得不在照会中承认,片马等地是中国领土,但却仍然毫无道理的拒绝撤军(估计是想再制造一个“永租”)。在当年这一系列的风起云涌的对英抗议斗争中,也没有提到过“江心坡”问题。
那么,江心坡问题后来是怎么出来的呢?真正大热自然是在49年后某党逃到小岛上后鼓噪起来的,至于源起,某种程度上,是在报馆里画出来的。
1、外国地图上1877年中缅边界,江心坡不在中国境内。
以下地图都是中国自己出版:
2、1930年版中国地图,江心坡也不在中国境内。(1930年前的中国自己的地图资料,只找到上面的《片马五线图》,也不包括江心坡,不重复了。)
3、1934年第一版《申报地图》,中国地图出版史上的划时代作品,奠定了其后30年中国地图的基础,但在这张地图上江心坡竟然也不在中国境内。
4、1935年再版的《申报地图》,已经开始把江心坡绘入界内,但暂时还没敢把北边的缅北重镇葡萄地区绘入,所以在江心坡北部边界竟然向东伸进一大块。
5、1936年版的《申报地图》,江心坡绘入界内,缅北重镇葡萄也被绘入界内,边界是江心坡以西的野人山(枯门岭,现在的缅甸克钦山),野人山以西还没被划入界内。
6、1937年版的另一张地图,边界开始越过野人山以西,但还没敢把胡康河谷划入界内。
7、这是一张民国政府后来的标准图,此图出版于1947年,但这种边界画法其实出现在30年代抗战期间,在这张图上原本南北走向的边界已经被改为东西走向,江心坡、野人山、胡康河谷都成了中国界内的地名,后来所谓的中共失土7万平方公里就是根据这张图的标准推算的。(注:但我没有找到证据证明,这张在当时是不是已经作为正式的官方地图。希望有人能理清这个疑问。)
8、现在台湾所用的地图,边界和上图相似,就是如今有人咒骂中 共卖国失土的“杀手锏”。
9、新中国1952年版地图,只不过这张地图的边界沿用了旧中国的画法。
10、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的地图,该地图集特别说明对外边界暂时用申报1936年地图的画法,此图其实和上面第5项基本一致。
11、1960年《中缅边界条约》以后中国地图上的画法,沿用至今。
说老实话,从感情上,我也更喜欢台版地图。对于领土,我是觉得多多益善,来者不拒。能力争的国土,当然应该力争。不过,请问,楼上这种自己每隔几年就自行变动一次的地图,对国际上有说服力吗?有约束力吗?我看,如果拿这个出去当证据,不笑掉别人的大牙就不错了。对于未定界地区的划分,一般是看历史上,(主要是指近代以来,否则一直翻历史老账,多数地区就会出现一大堆主人),谁对要求的地区进行过较长时期的实际管制,而且在管制期间,有没有对此地区的官方争议(注意,有没有争议,而且是官方争议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进行了管制而又没有争议,按照尊重历史现实的通行原则,即使没有正式定界,该地区一般也被承认为该国(实际管制国)的合法领土。从以上已经列举的历史资料看,江心坡及其以西的现缅北地区,不能说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但确实有成为中国潜在领土的可能。关键在于,在英国人于1920年代末实现对江心坡地区的有效管制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是否采取过行动,使之至少成为有争议领土呢?我们来看一看。
英国是于1927年实现了对江心坡地区的实际有效管制的,当时的民国政府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反应,直到1929年,才由云南交涉署向英国驻滇总领事提出过抗议照会,称「查江心坡一带仍属我国领土……」。好的,虽然晚了一些,但总算有了初步的动作。接下去,自然是应该继续不断的进行交涉,提出具体证据,使得江心坡至少成为一块国际公认的国家间有争议领土。但是,但是……,没有了!除了这次抗议之外(英国人当然没有理睬),随后直到民国政府败逃到台湾,我再没有找到过民国政府为江心坡问题,与英缅交涉或发表正式公告的记录。——(有种说法,1929年的抗议,本来目的是为了在当时与英国为首的国家谈判取消领事裁判权等时,增加中方的筹码。)——从上面的地图来看,就在这个唯一的抗议后的第二年,即1930年,中国出版的地图上也没有包括江心坡,而官方地图(包括江心坡的),最早大概也要在1947年才出现(上图350第7幅,尚存疑)。而在这期间,民国政府却做出了几桩举动,为英缅对江心坡拥有权的合法性提供了国际法上的实际背书。
1942年9月,国军上校团长谢晋升带600人的队伍进入江心坡建立怒江西北抗日基地,英国立刻提出抗议,蒋政府随即密令其速从江心坡撤出。请注意,这是1942年9月!此时,日军已经席卷缅甸,中英两国已经于41年底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这种情况下,英国仍然视缅北为禁臠,不容他人染指。而中国一接到抗议就撤军的情况(没有任何其它声明),很容易被解释是对英缅拥有江心坡主权的默认。
另一次是1944-45年,国军在胡康谷地和三江以外拥兵近30万,全是精锐之师。腊戍以北尽在中国军队实际控制之下,但在英国要求下,全数退入中国境内,以实际行动承认了英国在未定界上的权益,而且将片马也重新让给英军!而此时的英国,已经面临着强大的殖民地独立运动,内部允许缅甸独立的意见日益高涨,而中国战后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也不再如1941年那样有受制于英国之处。这个千载难逢的修改国界的机会就这么错过,其间,甚至没有发表一个“保持主权、等待谈判”的声明。这对于中国对江心坡主权要求的打击是致命的。
最后是在1947年缅甸独立时,英方向缅甸移交行包括江心坡和孟养在内的实际控制地区的行政权,对此当时作为中国中央政府的中华民国政府未提出异议,最后一次丧失了将上述领土确定为争议土地的机会。
顺便再说一下其间对勐卯三角地区(南坎)问题的处理。南坎是清廷所租,但国民政府干的却更丢脸。抗战期间南坎被日军占领,1945年1月15日,国民政府的远征军经过战斗从日军手中收复了南坎,当时的中国在军事实力上可以保持军事占领,在法律上由于英国在1943年已经宣布放弃了对华“租借地”,中国也完全有依据收回南坎,但是想不到蒋介石却主动退出,继续把南坎送给英国“永租”,缅甸独立后,蒋介石也没有去要回南坎,反而用事实行为追认了“永租继续有效”——每年收取租金1000卢比。
1949年后,共和国政府接手的就是这么一个摊子——有争议的领土都处在缅方的控制下。而且除了片马地区,其它的地区,不是有条约为证;就是缅方(继承英国)进行了长期有效管制,其间,中国不但没有正式的要求交涉谈判(仅有一次云南地方政府的交涉),还多次在实际行动中,默认了英缅的主权地位。当然,在军事上,中国绝对有力量打败单独的缅甸,强行占领江心坡及其它有争议地区。可是且不说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长远的战略利益出发,都要求中国不应该把缅甸树为死敌。仅从国际法的有效性来说,这种没有依据的纯武力占领,时间再长,也很难被世界承认为合法领土(除非你是世界老大,或是能强迫对方签署割地条约)。更何况,这块土地,既与中国没有太多的历史、民族联系,也没有很大的经济、战略价值,根本不值得中国付出极其巨大的形象和战略代价。
那么,1960年的《中缅边界条约》(即现在的中缅边界线)究竟是如何划界的呢?
南段(尖高山以南)基本保持了1841年线以来的走向,中国放弃了对南坎名义上的主权(永租,年租金1000卢比,与完全割让没有任何实质区别),但对于1941年线阿佤地区边界线作相应修改,原被划给了缅甸的班老、班洪地区重新归属中国。
北段,中国承认缅甸对江心坡的主权,双方基本以高黎贡山脉分水岭为界,但片马地区归还中国。
就是这么回事。现在可以总结了。
江心坡地区曾经与中国有过一定的历史联系,如果,在近代形成明确的国家四至边界期间,中国有力量、有行动,确实有将其纳入版图的可能性。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有能做到这一点。进入民国以后,特别在抗战期间及胜利之初,曾经又有过机会,改变原来的实际控制线,或者至少将其变为正式意义上的国家间有争议领土。然而,可惜的是,也没有。这使得,共和国建国之后,在法理上已经处于一种无可奈何的局面,除非使用武力,否则不可能改变实际控制状况。而即使使用武力,也难以改变法理上的劣势,而因此引起的国家形象的破坏与战略环境的恶化,代价却是极其昂贵的。中国领导人做出了我认为是明智的决择,放弃了本来就没有多少理由与意义的空洞要求,最大可能的索回了部分领土,并且也与缅甸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可以看到,虽然后来,中国有支持缅共游击队等的举动与东南亚传统的恐华、反华思想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中缅之间的关系却还一向不坏,这在东南亚国家中几乎是唯一的。而如果,当年用武力强行夺取了缅北地区,中国必然成为缅甸不可解的死敌,进入印度洋的捷径自然也就永远关闭了。更不用说,整个东南亚恐怕都会永远对中国怀有如同东欧对俄国的恐惧。不要忘了,如果说,曾经臣属就一定是中国的领土,那么除了印尼的部分领土,所有东南亚(其实还不仅是东南亚)就都是中国必须追求的领土目标了。
所以,1960年中缅边界条约并不是一份丧权失地的卖国条约,相反,它是一份基本公平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平等协议。之所以出现所谓的“割让江心坡7万平方公里领土”的说法,基本是台湾出于心战的原因炮制,而又有人不负责任的未经考证而随意宣传而来的。



--------------------------------------------------------------------------------


其实我很怀疑这篇文章作者的用心只是想—— -根源- [368 bytes] -2004-10-9 07:56 [Click:11]
呵呵,这一句,好高明的论证: -花田八路- [658 bytes] -2004-10-9 01:12 [Click:21]
毛在三十年代就承认外蒙是"中国国境"以外的国家. -赛昆- [138 bytes] -2004-10-9 03:42 [Click:13]

所跟帖: 赛昆 : 错陋百出的《“江心坡”及中缅边境划界问题的来龙去脉》(附原文) 2004-10-8 21:48:03

--------------------------------------------------------------------------------


作者: 根源 其实我很怀疑这篇文章作者的用心只是想—— 2004-10-9 07:56 [Click:11]


将这件事通过能够得到当局认可的方式去告诉大家而已。
一般大陆人根本就从来也没听说过这种事,即使就住在云南边境上的人,估计也没几个知道的。
即使网上有,大多都是在被封住的海外中文网络,一般没有使用网络突破技术习惯的网民,对此事有耳闻的极少。
所以,我很怀疑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打算通过这种能够让当局认可的方式,去告诉大家原来还有这件事存在的;原来外界还有这种指控的。


作者: 花田八路 呵呵,这一句,好高明的论证: 2004-10-9 01:12 [Click:21]


“进入民国以后,特别在抗战期间及胜利之初,曾经又有过机会,改变原来的实际控制线,或者至少将其变为正式意义上的国家间有争议领土。然而,可惜的是,也没有。这使得,共和国建国之后,在法理上已经处于一种无可奈何的局面,”

这就好比把外蒙古独立的责任全部推给中华民国政府一样,其实,1945年中苏协定的条款明明是有限制性条款的,那些断章取义渲染允许外蒙古独立是国民政府如何如何的人云亦云者,恐怕连原文都没有看过。而苏联早就违反协定内容在先,换言之,此一条约的法律效力从何谈起?一向鄙视国民政府的中共反政府武装,在夺取政权后对国民政府期间签定的外交条约几乎什么都不承认,偏偏在外蒙古领土等大是大非问题上,要承认国民政府与老毛子签定的条约,其用心真不值一噱。


--------------------------------------------------------------------------------


毛在三十年代就承认外蒙是"中国国境"以外的国家. -赛昆- [138 bytes] -2004-10-9 03:42 [Click:12]

作者: 赛昆 毛在三十年代就承认外蒙是"中国国境"以外的国家. 2004-10-9 03:42 [Click:12]

见“毛选第二卷----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45年的中苏条约(及附件)中国占先:规定苏军11月撤军,没规定中国承认外蒙日期。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221336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