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启明星听说过赵元任的“石室施氏嗜狮”么?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问也白问,你要是知道,那倒反常了。迄今为止,我还没发现有任何迹象表明you know what you are talking about.
赵元任是留美前辈,著名语言学家,他曾编了一段文字,完全由“shi”的同音字组成,叙说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由几百个字组成,那内容我记不得了,只能背诵开头一句:
“石室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这意思是什么尼?那是说住在石室的某个姓施的人喜欢吃狮子肉,发誓要吃十只狮子。这里用的字全是“shi”的同音字,如果翻译成汉语拼音,就只有一个shi字,而且一口气有几百个字之多,纵然是天才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事。
这就叫单音节语言的弊病。因为一个音节表示一个意思,势必有大量的词汇发音相同而无法区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靠四声,而书面语言便只能使用视觉符号来区分。如果把“意符”改成“音符”,则必然导致读者理解困难,哪怕使用四声符号标记也是这样。
就是这个问题决定了汉语无法拼音化。也同样是这个问题,决定了汉语词汇组成的灵活性,因此,汉语拼音根本就无法像英文或其他西语那样,词汇与词汇之间用空白分开。例如“打架”这个词,到底是应该写作“dajia”一个词,还是“da jia”两个词?只有天知道。如果写成一个词,它又能拆开,变成“打了一架”,势必造成混乱。但如果写成两个词,则所有类似的词语都得拆开拼,那让读者就更猜不出是什么意思来了。我早说过,同音单音词汇太多,相比之下,后来新文化运动造出来的双音词同音词要少得多。如果在拼音化后按音节分词,则意味着读者根本就无法理解文字的意思是什么。
这就是汉语的本身特性,所以,如果不把语言改造成多音节语言,汉字便永远不可能拼音化。这“改造语言”说似乎深骇物听,但其实自西学东渐后,中文就是在缓慢地多音节化,大批双音词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
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最起码的,先得知道你憎恨或热爱的对象长的是什么模样,再来提倡反对不迟,拜托!
作者: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