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为了给台海紧张局势添筹码,中共军方最近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导弹试射,据说准确率很高.我不想说这种现上轿子现穿耳朵眼的东西什么时候能够装备部队并形成战斗力.也不谈,使用巡航导弹打移动目标(比如航母)的可行性(二百多公里的飞行时间,航母早离开了自己的初始位置). 我只是想就中国自己的所谓卫星导航系统的实战价值,给热心台海战争的人泼点冷水,他们可千万别自己把自己给骗了.
谁都知道,巡航导弹的位置定位主要是靠其内部的地形匹配功能和天上的卫星定位系统共同工作的.中国军方自己号称拥有了在台海地区上空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它是由三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通过飞行器和卫星及卫星地面站的通讯实时地将飞行器的位置信号彼此传递,来实现飞行器定位导航的.而欧美苏他们使用的军事或是民间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却是低轨道移动卫星导航系统,和中国的完全不一样.这两个系统有什么差别吗? 很大,因为一个可以在战时实用,而另一个只能做军事演习用,糊弄糊弄像江军门这样的"伟大军事家".
先说说国外的低轨道移动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这种系统是由数十颗距地球很近的低轨卫星网来实现定位功能的.由于是低轨道,卫星必须高速飞行以平衡地球引力,所以它们都是相对于地面不停高速飞行着的卫星网,但是在每个瞬时都可以同时看到两到三颗在自己的头顶上掠过.地面或飞行器在时刻接收(注意这里说的是接收)自己头顶上卫星发送的定位信号,并以此作为计算自己位置的依据.卫星发出的信号基本上是由时间信号,卫星位置信号,和其它控制信号等组成.接收器在接到信号后,通过对时间信号和位置信号的计算,算出自己的位置,这种定位系统据说可以做到0.1米甚至更准确的定位效果(分军用和民用两种).
而中国使用的是两到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位置很高是固定在天空的某个位置上的,距离接收器或飞行器比较远,信号也比较弱,对信号接收器的要求也比较高,一般无法民用(费用太高).而它的军用价值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是采用主动通讯而不是被动通讯来实现定位的.这里的差别很大,低轨道定位卫星是发出信号,接收器或飞行器只接收信号并通过对信号内容的分析获得自己的位置信息. 而同步卫星采用的是主动发射信号,既通过飞行器向卫星发送信号,卫星再将信号传给地面站,地面站对从卫星接收到的飞行器的信号做分析,计算出飞行器的位置情况,再把结果通过无线电信号送回给飞行器.这在实战中是没有军事价值的,因为任何发射无线电信号的飞行器都将在战时自己暴露出自己准确位置,并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在没有到达自己攻击目标前就被对方摧毁了.这种不停地和地面站通讯来获得位置信号的定位系统,与其说是定位系统,还不如说是自我暴露位置的系统.
但是,军委主席既然给了钱,就应该让他老人家高兴高兴,至于战时是否能用,谁知道这战是真打还是做做样子? 也许江军门只是恋栈,不想放权而已,临战换帅总不太好吧? 所以这其中到底有几分是真的,有几分是做秀军方早就摸的门清的很.于是弄出个通过主动无线通讯定位的假货,象李鸿章巡视北洋时自炸靶船的把戏一样,不过骗几把银子花花而已.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即吓了美帝台独,又振奋了国民自信心,自己又有钱玩,....问题是可千万别把假戏给做真了,漏了馅,再来个21世纪新甲午之战,中国可就完了!
下面是报道,不知真假仅供参考.
報導指中國試射飛彈可能是中長程彈道飛彈
【中央社 】 (中央社台北十八日電)中國官方媒體日前透露試共軍射新型飛彈的消息,綜合香港媒體今天的追蹤報導,這次試射的是新型中長程飛彈,射程涵蓋關島。
有關中國試射新型飛彈的消息,十六日由中新社披露,當時僅引述專家稱:「新型導彈圓滿完成飛行試驗」,並且「以極高的精確度命中靶標」。
同日,上海解放日報的相關新聞透露,中國研製的是新型中長程飛彈。
香港明報今天引述消息指出,中國研製的新型飛彈射程達三千公里,精確度在五公尺以內,射程範圍包括關島。
報導指出,據中國官方報導慣例,若發射的是反艦飛彈或防空飛彈,基本上用「命中」即可,不必使用「極高命中精度」的字眼。
分析人士進一步指出,中國正在研製的極可能是「紅鳥」改進型巡弋飛彈。
發展巡弋飛彈、提升對敵方縱深目標的精確打擊能力,是中共軍隊追求的目標。
據指出,負責研製新型飛彈的是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第三研究院,該院曾研製開發中國第一代空艦飛彈、反艦飛彈、超低空超音速反艦飛彈,其中被稱為「蠶式」和「中國飛魚」的「海鷹2」系列飛彈及「鷹擊8」系列飛彈名聲不小。
目前該院正在研製的飛彈包括岸艦、艦艦、空艦、潛艦等。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