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寄语香港的泛民主派——在把实力展示出来之前妥协即为示弱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寄语香港的泛民主派——在把实力展示出来之前妥协即为示弱
根源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3/17
文章: 522
经验值: 52
标题:
寄语香港的泛民主派——在把实力展示出来之前妥协即为示弱
(738 reads)
时间:
2004-6-30 周三, 下午6:46
作者:
根源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寄语香港的泛民主派——在把实力展示出来之前妥协即为示弱
明天就是“七·一”,数以十万计可敬的香港民众,即将在这一天再次相约走上街头,一起表达他们关于“还政于民”的共同诉求了。想起去年的这个日子,挤满了皇后大道,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怒吼声的五十万港人,成功地叫那些逆时代、逆民意而动的香港保皇派们意识到了自己原来是何等地不得民心,令那些投机分子权衡利弊之后倒戈相向,迫使当权者们赶紧忙不迭地撤回了由他们一手炮制出来、用来箝制港人的所谓“二十三条”,取得了捍卫港人民主和自由权利的一次空前辉煌的重大胜利。
在其后的一年内,每当在脑海中勾勒出这伙开倒车者们当天趴在他们宽敞明亮的办公室的窗口边往下俯视,目睹楼下那无数张愤怒面孔的时候,他们是一种怎么样惊慌失措、两股栗栗、魂飞魄散,如烂泥一样瘫倒在地上爬起不来的场景,我就非常解气——“嘿嘿,原来你们也有今天!”
今年的“七·一”马上就要来了,可令人担忧的是,在“七·一”之前,香港的所谓泛民主阵营中却有不少的人心不在焉,一门心思钻到寻求与北大人“沟通”去了。对于这种现象,我感到有些失望。
我并不反对什么“沟通”——本来嘛,政治本身就是一门妥协的艺术,而成功的妥协,得建立在不同立场群体之间充分的沟通和理解之上。但即使真的需要和对手沟通,也是很讲究时机和火候的;否则,要是什么时候沟通都合适的话,政治这门艺术,岂不是成了一门谁都可以熟能生巧地掌握和运用的大众艺术?
那什么时候才是沟通的最合适时机呢?我认为,如果眼前就有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的话,那至少得在把自己的实力充分展示出来之后。换言之,倘若眼前就有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而在把自己的实力充分地展示出来给对手看之前,就莫明其妙地寻求什么“沟通”的话,那“沟通”的时机肯定不是选得很合适的,乃至等于是自动在对手面前示弱了。
众所周知,在民主社会里,定期或不定期的大选,就是选民提供给各政治派别、政党团体的一个超级政治舞台,各路政治势力一到这个时候即纷纷粉墨登场,充分展示自己实力,尽量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寻找和开拓出一个理想的政治空间。
如果我们留一点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在这段时间里,这些政治派别、政党团体,在将自己的实力充分展示出来之前,是不会轻易和对手“沟通”的——更别说妥协了。
比如,在前一阵子美国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战中,包括克里、爱德华兹等在内几名觊觎总统宝座的政客,在角逐民主党的提名时,无不是全力以赴地去争夺、厮杀的。他们之间即使存在着“沟通”,那也是在电视上公开的辩论,属于互相攻讦式的“沟通”。但是,当其中有人撑不下去中途退出,或鹿死谁手已成定局的时候,他们之间的沟通就会多起来的。如中途退出的人,其实力当然已经算得上是充分展示出来了;而在他发表退出声明、感谢支持者们厚爱的同时,多半也会顺势告诉支持者们自己属意的另外人选是谁,拜托支持者们以大局为重转去支持他——这当然也是一种沟通的开始。或者在花落谁家的这个悬念已经水落石出的时候,落败者多半也会向脱颖而出的幸运儿表示支持;有的还会进一步接触,寻求合作的可能性,如某某委婉地告诉克里,你现在当上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了,不妨挑我作为民主党的副总统候选人吧。
而成功出线的候选人,在如果打算在刚干过仗并落败的对手中选择竞选伙伴的话,那肯定会选择在先前的实力展示中表现最强的那位,而不会选择在实力展示期间表现得最“善于沟通”的另一位。
在我印象中,老布什当年也跟里根争夺过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而里根击败了包括老布什在内的其他对手之后,选择了老布什作竞选搭档,肯定不是看中了老布什在初选时表现出来的“沟通能力”;戈尔当年也跟克林顿争夺过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而克林顿击败了包括戈尔在内的其他对手之后,选择了戈尔作竞争拍档,看中的肯定有戈尔的在初选中表现出来的除了“沟通能力”之外的其他各方面的实力。
又如,美国大选鏖战期间,民主党和共和党在诠释自己对华政策的时候,都会展示出来其强硬和不妥协的一面。如里根和克林顿分别在攻击对手——在任并谋求连任的总统卡特、老布什的时候,都是批评他们对华政策过于软弱,并声言一旦自己上台,必将做到如何如何地强硬。但是我们也知道,当他们上台之后,却都成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采取的都是相对亲华的政策,以至在寻求连任的时候,对华软弱却反倒成为了被对手攻讦的目标之一——这都是一项惯例来的了。
有人说这种现象昭示了垄断资产阶级“表面说一套背地里做一套”的所谓民主是何等的虚伪。但我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比如从实力展示的角度来加以解读,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来。因为在美国作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总统候选人竞选期间宣示自己的对外政策,不仅其国内的选民关心,相关的外国政府也会非常关注的;甚至来自外国的关注,还会甚于来自国内选民的关心,因为国内选民多注重在其国内政策是否能够吸引人,对外政策只要能够强硬,能够不坠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之威即可。
而外国政府对美国总统候选人之对外政策的关注,其实就是一个对这位候选人外交实力的一个了解和认识的过程。如果在这个时候,离总统宝座尚有很长一段距离的候选人,竟忙着跟外国政府“沟通”,特别向那些并非盟国友邦的国家大派定心丸,或者大抛媚眼,那即使这位候选人其后当了总统,其外交工作也不会很好开展起来的,因为在本来应该充分展示实力的时候竟跑去搞什么“沟通”去了,从那时起那些外国政府就认定了你好相与,在讨价还价的时候你就抬不高自身的要价。
而如果在竞选期间,美国总统候选人能够很好地把握机会,充分地向外展示出自己的强大实力的话,当自己开始执政,开始与那些外国政府打交道——也就是“沟通”的时候,一般都能够顺利地推行强势外交,比如咄咄逼人的里根时代。这是因为那些外国政府通过观摩选战,了解了他的强大的实力和强势的作风,对在这名美国总统身上能捞着额外的油水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只好老老实实地争取自己应得的那份利益,这样双方都能够很自然地找着自己的定位,谈判和交往起来就会比较实在,磨合期也会相对较短,在磨合期之后进入的蜜月期也就能更牢固更长久。
再如台湾的“大选”,陈水扁之流也是在当选之后才抛出橄榄枝,寻求和大陆的“和解”的;在竞选期间,其两岸政策都保持着强硬的姿态。而与陈对垒的连宋阵营,在竞选期间,其宣示的两岸政策也维持着一个相当强硬的刻度,有时看上去仿佛比陈水扁之流还要强硬。
没谁在这个时候想到要跟对岸进行什么“沟通”,因为他们都再明白不过,要是不在这个时候抓紧时间展示出自己的实力,以后真正需要“沟通”的时候,就会“矮人一截”的。
当然,我们大陆这边嘛,虽说本身并不实行这套资产阶级虚伪透顶的民主制度,但对这套虚伪透顶的民主制度好象还是很有了解的。比如,对竞选期间各候选人在两岸政策上的种种表演、一言一行,我们大陆这边表现得就不是特别在意的,反正反来复去说的就是那句话:“听其言,观其行。”
不过,在这段期间抓紧时机展示实力,即使对岸不会正眼看也无所谓,因为选票在本岛内的民众手中,集中展示出自己的实力,将能够吸引来更多的选民,而更多的选民被吸引过来,自己的实力自然也会随之更上一个新台阶。这样一来,实力就会螺旋式地身上攀升,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这就是“展示实力”跟“沟通”之间的一种简单辩证关系,运用来香港来也没什么不合适的。
我想来想去,有个就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香港的某些所谓的泛民主派人士,竟那么急着需要“沟通”,仿佛迟上几个月再“沟通”,就会活不下去了似的。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要回那本停发了十余年的“回乡证”,早日能回到乡下一尝那大陆老百姓餐桌上的毒米毒油毒腐竹毒咸鱼,还是为了急于亲眼目睹一下来自北方的官员们亲切动人和蔼可亲的笑脸,聆听几句他们妙趣横生、字字珠玑的重要指示,握握他们温暖有力的大手?
为了这些大事,跟支持他们的香港市民的沟通,并努力争取更多港人站出来对他们表态支持,都成了小事一桩,都打发“靠边”去了?
其实,想“沟通”的大有人在,根本不止香港这些泛民主派人士的。尤其在大陆,那些因为农田被强占、房屋被强扒、工资被拖欠、维权被殴打等等等等原因天天上访、写信告状、跪地鸣冤的可怜老百姓,哪个不是在“寻求沟通的渠道”?但是,又有多少能找着呀,又有多少能被正眼看过的呀?他们生活都没着落了,吃了上顿没下顿,晚上得睡到水泥管子里头,其“沟通”的迫切性,难道不比你们这些渴求“沟通”香港的泛民主派要紧得多?但是,凭什么就你们那么“幸运”,能够打得通“沟通”的“渠道”,而其他老百姓却找不着北呢?
我想这些忙于在这个时候寻求“沟通”的泛民主派人士不会不明白,你们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能够寻求得到所谓“沟通”的“渠道”,不外乎就是一方面因为你们拥有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也曾经成功地展示过你们的实力,让对手觉得你们不能太小瞧;另一方面趁现在你们还没有充分展示出来你们的最新实力之际来跟你们“沟通”,出价能够尽量压到最低吗!
在去年“七·一”之前,你们难道就没有尝试过“沟通”吗?但结果又如何呢?谁又把你们当过一回事呢?再想想,到了九月立法会选举结果出来,你们一时半会没有了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之后,还有人提得起多少跟你们“沟通”的兴趣呢?
正是那些勇敢的香港人民,给了你们以展示实力的机会,甘当你们的后盾,才使得你们有了和上面“沟通”的可能。如果你们对此毫不珍惜,那么你们以后想再次向失望的香港人民寻求支持,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毫无疑问,眼下这个形势,对香港泛民主派,是相当有利的。“普选”被否决,香港民众怨气未平,只要泛民主派团结起来一鼓作气,支持更多的港人在“七·一”上街表达“还政于民”的诉求,并挟“七·一”之势,在几个月后在立法会选举的大获全胜,在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港人的公民力量之后,再去谋求与北大人沟通的话,所能要来的价码,绝对会比你们现在就“沟通”高得多。
我希望那些“受宠若惊”的泛民主派人士们,你们暂时还是尽量忍一忍在你们心底里喷薄而发的那种“沟通”的欲望吧?别人家随手抛过来一件什么大路货,你们就当宝贝一样到处张扬,连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大陆老百姓都在一旁看着窃笑。好好利用机会展示和扩充你们的实力,争取最大范围的港人的支持,在将来确实需要“沟通”,也确实是“沟通”的适当时机的时候,你们说话的底气会足很多的。
作者:
根源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3.593725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