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坛里抗战史又热起来了,转一本《江南陈毅》。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坛里抗战史又热起来了,转一本《江南陈毅》。
所跟贴
坛里抗战史又热起来了,转一本《江南陈毅》。
--
Anonymous
- (0 Byte) 2004-6-18 周五, 下午12:24
(194 reads)
还乡团副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江南陈毅》第一章·出师不易
(107 reads)
时间:
2004-6-18 周五, 下午12:32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江南陈毅》第一章·出师不易
丰乐河绿得发蓝。她从黄山直下,经潜口、岩寺等镇折向微州,蜿延注入新安江
。屯(溪)黄(山)公路依傍着地,一黄一绿,在阳光下,象一条黄金翠玉镶成的双
色彩带。民国廿七(一九叁八)年春,按照国共两党谈判的协议,新四军下山开赴
抗日前线。长江以南的新四军第一、二、叁支队和军部,先后到达岩寺、潜口一
带集中待命。国民党第叁战区司令部就驻在岩寺西南叁十里的屯溪。
这天傍陆新四军主要负责人项英副军长在岩寺桥头踱来踱去。他不时期屯溪来的
公路上翘望,略显清瘦的脸上隐隐露着焦急神色。项英是在等候从叁战区谈判归
来的叶挺军长。东叶挺军长这时还没有回到党内。因此,在项英看来,和他的关
系还有点统一战线性质。但是,他当年是孙中山的警卫营长、黄埔教官、北伐名
将和叁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是老同学、老同事,所以,新四军同第叁战区打交道
,项英总是请他去。前天,叶挺又去和顾祝同谈判新四军向江南敌后进军的路线
问题。这是个项英最感挠头的问题:叁战区天天催逼新四军向敌后进击,却不认
真考虑新四军的进军路线,又迟迟不给新四军发放被装经费和枪支弹药。项英交
代叶挺:路线问题至为重要,一定要考虑周详,选择妥贴。心里的意思则是想同
时借此拖延些日子,无论如何要待叁战区来点验,争取国民党发给弹药经费之后
,再开始行动。刚才接得叶挺电话,说谈判完毕,意见基本一致,他已动身回军
部。项英对这个“基本一致”着实放心不下,生怕叶挺“大志失荆州”,所以一
放下饭碗就来此迎候。
公路上叁个军人匆匆而来,没有骑马,项英知道那不是叶挺。稍近一看,原来是
一支队司令陈毅和他的副官及特务员(即警卫员)。皖南新春乍暖还寒,陈毅穿着
件空壳棉大衣晃晃荡荡,走得很快。自从国共二次合作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下山
整编为新四军以来;陈毅是最忙的一个。上各个山头劝说部队下山,和国民党谈
判,日夜奔波;连岩寺这个集中地点也是他到各处踏勘后选定的。这次,他是去
祁门和川军联络的。在屯溪下了长途汽车,叁十里快速行军急急赶回岩寺来。
项英出于望外,心里嘀咕,这“陈爽子”,怎么刚去就回来了?他原说到川军那
儿搞一批枪支弹药的,却是两手完空……项英快步迎过桥去。
陈毅瘦削而有些虚白的脸上渗着细汗。他摘下帽子,正要脱大衣,项英连忙制止
:“不要脱,小心感冒。”
陈毅还是把大衣脱了下来,交给了身边的曹副官。“没得关系!心里火气大得很
呢!”。
项英明知情况不妙.还是止不住问:“怎么,谈不妥贴?”武器弹药此刻对新四
军是太重要了。
陈毅摇摇头:“走,回家去说。”
项英告诉陈毅,他在等候叶军长;叶军长和顾祝同不知商量了一条什么路线,叫
人不能放心。陈毅说,路线问题,有军长作主,可以不必忧虑;叁战区在江南的
举动却是必须立印商量的大事。项英听陈毅说得严重,就跟着他回转身来。
项英、陈毅并肩定在前面,曹副官等跟在身后。陈毅憋不住了:
“我看,我们还是得考虑赶快向敌后挺进。”
“晤?”项英站住了脚步。
“我在祁门听说,顾祝同又己任命了茅山的两个游击司令:一个叫朱永祥,一个
叫程式正。”
“哦?”一向沉稳的项英也不免吃惊起来。茅山是叁战区划定给新四军东进敌后
活动的“游击”区域。可是,茅山四周早巳刀枪密布:南边和西边是国民党的正
规军;北边京沪铁路一线和长江沿岸的南京、镇江等部是日军占领的重要城市;
而东边既有日军又有国民党的特务武装──五万人枪的“忠义救国军”;茅山几
县象朱永祥、程式正那样的“司令”,叁战区已委任了不少。国民党的这武装、
那司令,名义上是为了和新四军“合作”抗战,骨子里还不是为了牵制新四军!
现在又打进两只钉子,分明是想让新四军“游”不转、“击”不动嘛!项英正不
住恼火地骂了一句:“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不过,项英觉得陈毅不先把武器弹药的问题与川军谈妥,却为此事匆匆赶回,有
些因小失大。陈毅和叶挺都主张快入敌后为上。可新四军是红军游击队经过叁年
苦战后百不余一保留下来的革命血本,现在枪无一支好枪,子弹没几发子弹,吃
的穿的都无着落,几乎等于是赤手空拳,如何东进?项英又牵挂起叶挺那个不放
心的“基本一致”来。他边走边回头张望,又等了片刻,不见叶挺影子,默默地
和陈毅回到住处。
陈毅看出了项英的矛盾心理。陈毅也明白:第叁战区一方面催逼新四军东进,一
方面又迟迟不来点验,不发放经费弹药,无非想既让新四军到南京附近打头阵,
从南面牵制一下徐州会战的日军,又使新四军到江南后落个弹尽粮绝、伤亡掺重
的境地。项英连叫“我不上这个当”,是一语中的的。但是,党中央有“抓紧有
利时机积极主动深入敌后”的精神,陈毅自己也深感“只有到敌后才有出路”;
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弊相较取其轻,等待补充和尽速东进,还是后者弊轻利重。
他在项英屋里坐下,接过项英的特务员端来的茶杯,想了想。说:
“副军长,不能尽等着他们来点验了,让我们一支队先走吧。再不走,到那边恐
怕连汤都要喝不上了。”
“不点验,他们就不发经费,不发饷,不发军装,不补充枪支弹药你有什么本钱
东进?”
“武器弹药国民党部队不是在江南丢的到处都是嘛!”这道理陈毅已说过不止一
次。
“那钱呢?他们一不淮你收税,二不准你征粮,吃什么?穿什么?”
“可是党中央一再叫我们要积极主动……”。
“党中央──”项英没有往下说,他不好说。他认为党中央不了解江南的特殊情
况:江南对蒋介石、日本侵略军来说,都是心腹要地不象华北,日军进攻,国民
党军队几乎跑光,我八路军可以长驱直入,在江南敌人派驻重兵,国民党去而复
来,而且先我组成了大批游击队──这不,又任命了两个司令!再说,是平原水
网……不先把部队装备则训练好,匆忙出动,是不可取的。面前这位“陈爽子”
,好处是乐观坚定,坦率热情,绝无耍权术、记宿仇,争权做小动作的毛病,但
是“好冲动”,“喜欢大动作”,轻易让他带一支队深入敌后,弄不好会把“血
木”赔光。恰好此时曹副官和特务员巳送来饭菜,项英便说,“吃饭吧,喂饱了
肚子再说。”
正吃着,叶军长回来了。叶挺一身毛科军装,扎叁角皮,佩中将军阶,穿氏筒马
靴,持枪管手杖,英俊挺拔。他说话做事都是军入风度,简洁明快,只不大擅于
言辞。他是在屯溪吃了早晚饭驱马而来的。坐下喝了口茶,便告诉项英陈毅;他
和顾祝同商定的结果是:取道南陵,尽速东进。
果不其然,一个快走,一个南陵,都是使项英失望的“结果”。项英内心很是恼
火,可瞅了叶挺一眼,忍下了,只说:“这条路线两旁国民党部队和日寇都相当
密集啊!”
陈毅却说:“走南陵就定南陵!南陵是川军五十军的防区,军长郭勋祺是我的老
相识。现在合作抗战我相信,我去联络,可以顺利通过。”
项英沉吟不语。叶挺也不再说话。项英是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书记、
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是共产党在新四军的主要负责人。陈毅虽只是一支队
司令,在党内却是新四军分会副书记.东南分局秀员。在他俩意见不一致的情况
下,他不便马上插嘴。
项英终于开口了:“待报告中央后再决定吧。”
当晚项英给党中央发了电报,申述了他的理由,表示:不能接受南陵路线。他相
信:新四军的东进,势必会在继续谈判中再拖些日子,以待饷械的补给。
出乎项英的意料,中央马上回了电报,电文还是军委主席毛泽东亲自拟定并签发
的。回电说:南陵一带如系山地;开经南陵一带亦未不可。并指出:敌犯长江上
游时,南陵一带据敌侧后,正好活动。
项英为难了。正如他此后在给中央的电报中所说,叁战区屡次催逼,“显然是将
我们送出至敌后听其自生自灭,含有借刀杀人的用意”。可是,军委的指示也不
能违抗阿。如何才能做到两全呢?
他把陈毅找来,把电报给陈毅看了。陈毅自然高兴,说‘我带一支队先久区算是
进行战略侦察嘛!我会见机而作的。”
陈毅的话启发了项英。他又和叶挺、袁国平、张云逸等商量再叁,终于作出了一
个决定:委托陈毅先组建一个先遣支队,深入江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同时,请
叶挺再去叁战区催促进,尽快点验,尽快发放饷款军需,补给枪支弹药。
先遣支队很快就组建起来了。四月二十八日上午,日暖风和,由叁个支队的侦察
连和一批排以上干部组成的先遣支队共叁百余人,集合在屯黄公路旁潜口的一个
祠堂前,整装待发。公路上,由陈毅引领着,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
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军分会秘书
长李一氓,以及二支队司令张鼎丞、叁支队副司令谭震林等,疾步向他们走来。
一位年轻的指挥员正规地握拳跑步,迎上前去,立正,敬礼,报告。他个子不高
,腰身笔挺,目光机敏,身上的手枪、图囊、望远镜,佩带得整齐紧凑,奄无颠
响。他是陈毅精心桃选的先遣支队司令──二支队副司令、叁十岁的粟裕将军(
在国军序列中,他还不是将军,只是个上校)。
这次送行,由陈毅代表军分会和军首长讲话。站在队伍前,陈毅的表情很激动。
在此之前,他奔波着,催促着,希望部队能尽快奔赴抗日战场,向敌后挺进!可
是此刻,他突然又觉得难舍难分起来了。他们此去,等待他们的是一个完全陌生
的国民党百万大军都无法坚守的江南啊!他们能不能顺利到达江南,到了江南又
能不能有效地开展抗日游击并在那儿立足、生存呢?他向每一个指战员都行了深
深的注目礼,然后朗声致词:
“同志们好!”
“啪”的一个立正,代替了无数决心和信心。
陈毅有些动容。他讲到了一九叁五年的红军“抗日先遣队”,粟裕当时就是那个
先遣队的参谋长。那个先遣队的兵力百倍于今天的先遣支队。但是,由于当时的
党中央领导不正确,他们就在皖南这一带遭到了大批国民党军队的围攻、袭击,
失败了,他们的领导人方志敏被俘,寻谁洲战死,余部由粟裕带到浙南苦战叁年
,坚持到胜利改编。他说,今天的先遣支队人数虽少枪也破,可有党的正确领导
,一定能胜利完成任务。陈毅从大局上分析了江南的形势和重要性,指出:我们
靠叁条进江南,模范的群众纪律,广泛的统一战线,胜利的战斗!“寇能往,我
亦能往。日寇能去的地方,我们受到人民拥护的中国革命军队一定能去!”。
深山里隐隐传来鹧鸪的呜叫声,“咕咕!咕咕!”好象在说:“行不得呀!哥哥
!”
陈毅笑道:“不是‘行不得呀哥哥’,而是‘行得呀同志哥’!祝同志们胜利!
”
讲话完毕,陈毅不等先遣支队开动,定到叶挺、项英跟前说了几句,便跨上一辆
旧汽车开走了。他要先赶到南陵郭勋祺处,为先遣支队铺平进军道路。
送走了先遣支队,项英立即忙于应付点验。为了能多点验出一些兵来,项英动足
了脑筋:临时找老百姓套上军衣站─站;这个连点验完了,借一些兵赶到下一个
要点验的连里去喊“有”;在四处山头上多放几个哨,说是“排哨”、“班哨”
,等等。这原是国民党军队中下级军官“吃空名”的把戏。副军长自己每月二百
元大洋的薪饷,还得交公,个人只落八元钱的津贴费,何以也来“吃空名”呢?
只因国民党对八路军新四军太抠,给新四军全军的军费只有“国军”一个师的七
五折,这当然就不得不学国民党的一套了,也可谓“变腐朽为神奇”吧。
项英忙着应付点验,陈毅却在南陵联络妥当,把先遣支队送出国民党军队防区,
高高兴兴地赶回来了。他找项英:“让我率一支队立即跟进。”
项英一楞,那怎么行!先遣支队还没有回来呢!他的想法,当然是等江南情况侦
察清楚后,主力才东进。
陈毅还是坚持,越快跟进越好!
恰于此时,中央又来了电报。电文又是毛泽东拟发。电报称赞项英派先遗支队的
行动“甚妥”,同时明确指示,在侦察部队出去若干天后,主力就可准备跟进。
对先遣支队的孤军深入,项英很不放心。先遣支队兵力太少,弄不好要吃气早些
把主力派过去有个接应也好,反正已经点验过了。于是,项英同意陈毅率一支队
立刻东进,并决定二支队也随后跟进。他把陈毅找来,细致地给陈毅作了许多指
示,特别指出:要谨慎,要积小胜为大胜,并交代了江南的一、二支队都由陈毅
全面负责。
陈毅频频点头。项英对江南抗日游击的具体指示是符合江南实际的。不过,站起
来告别的时候,陈毅还是笑着说,“出师不易啊!”
“你说什么?”项英错听为“出师不利。”
“我是说,出师东进,真不容易。”
“你个陈仲弘!”项英知道“陈爽子”的“潜台词”,会意地一笑。据说,只有
在陈怨面前,这位严肃的副军长才会有这样的笑容。不过,项英确实担心着“出
师不利”。江南,等待着新四军的将是个怎样的江南呀!
啊,江南!
六月二日夜,陈毅率一支队抵达江南的门口──宣(城)芜(朋)铁路边。
宣芜铁路象一条被勒被掐的巨龙,冷冰冰地僵卧在黑黪黪的大地上。远天的一弯
新月洒下凡丝惨淡的光,更给这铁道、这大地增添不少险峻。阴森恐怖的气氛。
半年前,百万国军在接连罢了上海、杭州、南京等地之后,就是从这儿象决堤的
洪水似地由东向西漫过,向后方溃去的。此时,这儿已经处于侵略者的魔爪之下
。铁道附近的村庄里还闪动看白天被日军放火后尚未燃尽的点点余烬。远处,不
时传来一阵阵不知是狼还是野狗的争食声,分明在撕抢被日军残杀的这块大地的
主人的尸体。
陈毅观察了一下铁路上的动静,第一个跃上路面。他两手叉腰,双脚分开,背向
湾址站定。湾址是日军在这条封锁线上设立的一个重要据点。它离陈毅站立的这
个地方不到十华里。此刻,它的上空正时不时地划过一二声叁八枪的枪声,在宣
告侵略者野蛮屠杀的存在。两个警卫员迟疑了─下,也迅速跃上路面,─左一右
地在陈毅身后站定。停了片刻,看看没有动静,陈毅指挥部队开始过路。
今夜过封锁线的是支队的司政机关和二团。他们的方向正好和半年前“国军”溃
败的方向相反,由西向东。
支队政治部的队伍过铁路了。一二个近视眼同志的眼镜闪了闪光。政治部主任刘
炎清瘦的身影出现在陈毅身边。他有点奇怪,陈司令平时处理事情不太注重小节
,常放手交给下面干部去办,今天为什么亲自“督”在这里呢?
“走吧,陈司令。”
“不,你先走。”见刘炎有些迟疑,陈毅加了一句,“跨过这条路不容芬。”
刘炎懂了。刘炎走了。
不易,叁个不易。争得这次行动,不易;要安全通过这条敌人一旦发现就可以在
半小时内完全断绝一人一枪过往的封锁线,不易;此后要在蒋介石、顾祝同划定
的狭小区域内,在侵略者的“卧榻之旁”击敌、立脚、生存、发展、更不易。第
一个不易解决了。但倘是今夜出了差错,再要争得第二次这样的行动将会多么艰
巨,对今后的江南抗战又会带来多么难料的后果?今夜的安全过路,是个关键。
“是哪个?还在磨磨蹭蹭不走?”
陈毅惊讶了。不知是谁开的头,越来越多的战士,过铁路树的时候,不是迅速穿
越,而是弯下腰来东模西摸。有的还发出赞叹:“真是铁的呢!”“真长,这家伙
通到哪里?”
陈毅暗笑。他明白,叁年游击战争出身的战士们;高山大岭见得多了,铁打的路
却没有见识过。有老实的只是奔过去的时候顺手模一下,有调皮的碰到老虎还要
看看是公是母的呢,两条笔直的铁轨,一根根粗大的枕木,很有看头。
“好我的同志哥,这是什么地方!快走!”
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敌占区江南的大门口。对于江南这二字的意义,蒋介石懂,
日本鬼子懂,我们的战士也懂,打开江南敌后的抗战局面,就可以牵制日军在正
面战场的进攻,在国内国外扩大我们党的影响。过去在山沟沟里打游击,全中国
有几个人知道我们这些“山大王”?今后再到上海边上打一仗,全世界都知道共
产党新四军。
大家不再磨蹭了。一个个疾速地跃进,寂然无声,鱼贯而过。
“砰!砰!”湾址据点又响了几枪。
过路的同志伏了下来。
“莫理他!走!”陈毅两手叉腰,一动不动。“快,跟上!”他身后的两个警卫
员虽然部已拔出了驳壳枪,他自己的声调却十分镇定沉稳。
意的。在国民党百万大军节节败退,“亡国论”甚嚣尘上,“鬼子厉害”的耸人
言谈随着败兵难民到处流布的情况下,“恐日病”也多少传染到我们的同志中间
。日军,完全是陌生的敌人,而且的确是射击准确、战斗动作凶狠迅猛的敌人。
没有交过手,老战士们也心中无数,部队下山后参军的新战士就更难免惊慌失措
。战地服务团的不少知识青年军连行军都还不会呢,如果真在铁路上遇到敌人出
动,陈毅从叁河坝到油山十年游击战争的经验,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好,服务团的同志过去了。战斗部队跟上来了。陈毅松了一口气。
可是,就在这时,湾址方向传来了一阵急骤的机关枪声、这枪声来得猛烈、突然
,子弹顺着铁道飞啸。一部分新战士一时慌乱,纷纷向湾址的相反方向避散。“
没有事!没有事!回来!”陈毅压低声音招呼,但是未能阻止,便亲自向他们避
散的方向追去……。
天色巳渐微明。越过铁路的支队部和第二团日已陆续到达宣(城>高(淳)边的东门
渡。当时一支队辖有一、二两团。一团长由支队副司令傅秋涛兼,副团长(即政委
)是江渭清,此刻正率部在宣芜铁路西边隐蔽待命。支队参谋长胡发坚、政治主任
刘炎和二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善、参谋长王必成、政治主任肖国生,见陈司
令迟迟未来都十分焦急。刘炎和胡发坚商量,部队由胡发坚掌握,他自己带警卫
排回头去搀。在当时的情况下,多派部队并不适宜,胡发坚同意了。
刘炎拖着病体匆匆上路。幸好,出镇不远,陈毅带着最后一批战士也急急赶到了
。他的脸色很不好看,显得十分疲劳。尚未好尽的腿部重伤和叁年艰苦斗争造成
的虚弱,都使他难以应付这样整夜的劳累和饥渴。可精神却好。他让参谋人员把
战士带去归队后,就和刘炎在村头一块大石头上坐了下来。
“此时伸腿一坐,大概可说是人生一大乐事了。”他高兴地笑着。
刘炎没有笑。“你个司令员,怎么能亲自去收容掉队的呢?”他责怪他。
“同志哥!莫看这些兵现在有点慌乱,掉了队,可带到敌后,─个人就能发展起
一个班、一个排、一个连呢。我们的本钱就这么一点点。我这个当司令的,能对
这点本钱‘一钱如命’?”
两人正说着,机灵的警卫班长已从小吃铺里端过两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来递到他
们手里。
“这是给我吃的?啊!好!及时雨。还是肉丝的呢!”陈毅接在手里,连声称赞
。但他并不急于动箸。看看面,又掉头看着警卫班长,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说:
“你这两碗面没有付钱吧?”
“没付钱?”警卫班长大叫起来。“你首长别冤枉好人!不付钱你首长就有肉丝
面吃了?”
“那钱呢?从哪儿来的?我当司令的腰包里都没有一个子儿,你买得起肉丝面?
”
这警卫班长和陈毅可不是头一回打交道了。记得陈毅上皖赣边的石灰山动员他们
下山抗日他俩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关于如何去取得胜利,陈毅就跟他说了许多道
理,归结起来叁句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战胜日寇的基本路线,取得广大群众
的拥护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基本条件,而我军的模范纪律、宣传和执行党的敌策及
不断取得战斗胜利,又是发动敌后人民抗战的中心环节。警卫班长想,陈司令一
定以为这两碗面是向群众“打游击”打来的。看来,不把“家底”亮一亮,今天
这一关是无法过去的了。于是,他只好把紧紧扎守腰里还是打土豪时分的在身边
放了五年多舍不得用的八枚银圆,叮当作响地掏了出来。
“好好好!没想到你还是‘大富翁’啊!”陈毅问明情由,高声夸赞。“过去舍
不得花,想成家立业,鬼子枪炮倒把它给轰出来了。今后我可要共你的‘产’罗
,你可别小气。”
刘炎看着,也止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休息片刻后,陈毅、刘炎分头巡视了部队。大家都规规矩矩地坐在屋檐下,街道
旁,昨夜既没有敲门,此时也没有进屋。一切都如规定,做得很好。陈毅十分高
兴。
见自己的首长安全归来,大家都欢欣鼓舞,纷纷围住陈毅有说有笑问长问短。正
在大家热闹的时候,只见机要科黄参谋捧着一这书,一边喊着“陈司令”,兴冲
冲朝这边跑来。“格老子,黄参谋发洋财罗!”陈毅眼睛一亮,诀步边了过去。
陈毅的爱书是出了名的。每到一处,除了开会、工作、作战,稍有余闲便是找书
,看书。黄参谋知道他的癖好,司令部安下后在驻地发现了一大堆“废书”,他
就拣了几本他自己认为好的给陈毅送了来。
陈毅更高兴了。他挑了一本《复活》,就让黄参谋带着,一起朝司令部驻地奔去
。
那堆“废书”中,有几本介绍日本的小册子。陈毅翻了翻,不禁摇头叹息。它们
说明,它们的旧主对肯前这场战争还是想了解,对眼前这个凶残的侵略者还是想
知道的。可惜他们并没有战胜他们的勇气,跑了。陈毅吩咐警卫员去把宣传科长
戈白章找来。
戈白章戴看近视眼镜急急跑来了。陈毅高兴地告诉他:这些书是黄参谋发的“洋
财”,找几个人分头带着,搞个流动图书馆让大家借阅。陈毅说,要好好引导大
家学习,t我们的战士了解这场新的战争,驾驭这场新的战争。
戈白章不住地深思点头。陈司令早已为打赢这场战争,在我们每一个干部战士身
上倾注新的心血了。
陈毅把手中的书交给戈白章,自己留下一本色彩鲜艳、装帧异常精致考究的洋装
书:“这本我先借了。”戈白章这个东吴大学的学生也是嗜书成癖的。他一看那
本书特别漂亮以为什么好书,就一把抢了过来。可翻开一看又连忙笑着还给陈毅
了。原来,那是一本法文原版书,支队里无人看得懂的。陈毅止不住哈哈大笑:
“放心,我陈毅不会要你大科长的。”
中午,陈毅喝了一大碗当地群众送的“除妖镇邪”的雄黄酒,补过了端阳节。随
又接报,与一团的电话架通了。陈毅马上给傅秋祷、江渭清挂了电话告诉他们昨
夜过路的情况,希望他们务必注意一定要把每─个战士都安全地带到抗战前线来
。第二天,一团也终于安全到达东门渡了,
啊,第─道难关总算突破啦。
可是,就在这时接到侦察人员的报告,国民党有两师之众也尾随支队行动,有向
江南夹进之势。“江南,啊,江南!”陈毅的脸上闪过一丝兴奋而又复杂的神色
。刚踏上江南土地还不知道迎接自己的是怎样一个江南呢,国民党早已不放心了
。“别管他!”陈毅愤然地挥了挥手,命令电台:
“赶快叫通粟司令!”
固城湖畔
六月八日,固城湖边高淳县一幅低矮的江南农舍里,陈毅和粟裕见了面。
月余不见,栗裕显得更消瘦了。他率领先遣支队于五月十一日突破宜芜封锁线进
入江南以后,立即组织了若干个侦察组分头到南京、镇江、丹阳、金坛、汉阳等
地进行了详细侦察。他自己也深入到了江宁、句容、镇江等许多地方。他脸上的
尘污和疲劳,说明了他奔波的忙碌和处境的险恶。
他自己却不以为意。他有惯处刀山剑谷的沉静。他也没有过多的客套。见了陈毅
,简单地问了几句军部首长和几个支队的情况后,就一面在八仙桌上铺开地图,
一面平静地给陈毅介绍起江南的情况来。
陈毅专注地望着他的一举一动认真地倾听他的一字一句。沦陷半年后的江南的形
象,慢慢地在他脑子里清晰、具体起来。江南基本上巳被践踏在侵略者的铁蹄下
了。铁路和公路沿线都巳建立了日军的据点。敌人采取了残酷的烧杀政策:南京
居民被杀叁十余万,全城被烧叁分之一,其他沿各铁路公路的两条叁里路内全部
被烧成白地,逃跑不及的男女老幼被全部杀光,各县城被烧杀过半的并非一座两
座。而同时,侵略者又高唱什么“中日亲善”、“中日提携”,推行其“怀柔政
策”,以搜罗汉奸、顺民,巩固统治。
说到那些应劫而生的汉奸,平日不易动感情的栗裕也立即露出无比痛恨、痛心的
神色。他们甘认强盗为老子,忙忙的组织“维持会”,侍奉侵略者。象陶吴镇的
“维持会”,敌人还在百里之外,他们就四出勒派“礼物”,筹购妇女,派人去
欢迎敌人来奸淫蹂躏。因此,日军华中派遣军虽然只占领各主要城镇,虽然隔看
几十里路才有一个据点,但是,由于有汉奸为虎作伥,日军的火车可以正点行驶
,日军的单辆汽车可以畅通无阻,甚至叁两个徒手的日军敢到离据点十几里路外
的村子里奸淫妇女、抢掠财物,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陈毅点燃一支烟,踱起步来。上月徐州失守的不利局面将会迅速影响江南。日军
的凶残气焰将有增无减。伪军也将迅速扩编。日伪的勾结横行,将给江南造成更
恐怖更险恶的局面。
粟裕看了看陈毅继续说,随着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大溃败,国民党政府的各级机
构也跟着撤退或无形解散,整个江南已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京、镇督察专员
公署专员汪国栋已跑到山里去了。个别留着的象镇江县县长庄悔芒、句容县县长
张雍冲那样的则只能行使其权力于本人活动所及的叁五个乡。有条件的人,一听
说日本人将到就远走高飞,逃难去了,一部分士绅则避到城里去当了顺民。
“那些游击队的情形怎样?”陈毅轻声问了一句。“听说有个朱永祥,有个程式
正,是叁战区任命的。”
说到江南的游击队,粟裕止不住摇头苦笑。“司令多如牛毛啊!”他指了指地图
,“朱永祥在小丹阳一带,程式正在溧武路附近,挂的都是叁战区的牌子。”
陈毅的目光警醒地落在地图上。粗略地看,从他们现在所在的这幢小屋,往西百
余里是芜湖,往东越太湖五百余里是上海,向北二百余里是南京、镇江,长江在
这儿就象一张弓,分别把芜湖、南京、镇江、上海串在弓背上,罩着沦陷的江南
大地,除了长江和太湖,以及太湖西边与太湖顶背相望的œ韬□□□春□韧猓□馄
□恋厣献钗□涯康氖且蛔□健□□□剑□腿□踅煌□上撸捍幽暇□缴虾5木□μ
□罚□来尉□□∩健□淙荨□焱跛隆□嘌簟□诵恕□□说龋灰约坝晌飨蚨□□崴
漳系拇愉嗨□轿浣□常州)的溧武公路,天王寺、薜埠、金坛等在这条交通线上。
国民党划定给新四军活动的地域,就在这日军重兵守驻的长江以南、京沪铁路以
西以南、溧武公路以北东西不过百里、南北不过五六十里的茅山周围几县地区,
一个朱永祥,在茅山的西边;一个程式正,在茅山的南边;北边的长江和东北边
的京沪铁路都是日军严密控制的,国民党真想“划地为牢”了。
粟裕说,除了程式正和朱永祥,正式挂叁战区牌子的还有陈德功、会宗臣以及保
安司令汪国栋等等。其中以朱永祥、陈德功等部的纪律最坏,给老百性带来的危
害也最大。一次,朱永祥紧跟在日军的屁股后面,在赵村一带一烧就是二十里。
先遣支队过江宁时,他伙同陈德功、韩吉祥等多次阻碍先遣支队的军事行动,甚
至要先遣支队的“买路浅”。他们和苏北的韩德勤、东路(京沪铁路以东)的“忠
救军”呼应,集结在边缘地区占据了可进可退、既可收捐收税又可防共限共的有
利地位,已经摆好对付新四军的架势。
陈毅两眼定定地望着茅山──新四军在江南的第一个落脚点。它,位于“京杭国
道”东侧、溧武公路北面,象一颗心脏处于江南中部。从战略地位看,它南接磨
盘、丫吉、瓦屋诸山,直走朗溪,楔入皖南;北望宝华山脉,左据南京,右扼镇
江,既可制控长江天险又可虎视京沪、京芜两铁路和京杭、溧武两公路,确是雄
踞东南、屏障江左的要地。可现在,它已经是日、伪、顽刀枪密布,阻碍、阴谋
和陷井四伏的地方了。
看着陈毅沉思,粟裕停住了。“其他游击队呢?”陈毅平静地问。“总不会都是
朱水祥吧?”
粟裕指着地图,拣几支比较大的武装给陈毅介绍起来。茅山附近,最大的一文是
茅麓公司经理纪振纲的武装。纪振纲是有名的资本家,江南举足轻重的人物,非
但在茅山,在镇江、上海都有些势力。除了西边的朱永样、陈德功等外,茅山周
围,还有东边金坛的吴甲寅、南边磨盘山的许维新、北边句容的樊玉琳;京沪沿
线,有丹阳北部的管文蔚、南部的贡友叁,有江阴西乡的梅光迪、东乡的朱松寿
,等等。管文蔚是大革命时期的党内同志。他的队伍比较纯些,抗战的热情也比
较高。贡友叁和樊玉琳是原国民党政府的区长。贡友叁态度比较暧昧。樊玉琳收
有二叁千徒弟,抗战态度比贡友叁积极。吴甲寅是一支地方性质的自卫武装,下
层的群众基础尚好。许维新是个旧军人,有名的惯匪;但是据说在杨村打死过两
个徒手下乡的敌人……
“哦?”陈毅眼睛一亮,“有这种事?”粟裕把侦察得知的具体指形说了说。“这
在江南,大概还不多见。”陈毅不无激动地说,“你再说下去吧。东路的,东路
的怎么样?”
粟裕心中一动。他见陈毅盯在地图上的目光,从茅山转到东路,又从东路移到苏
北、两淮和刚失守不久的徐、蚌等地,最后又在陇诲、平汉铁路上停了好一会,
知道陈毅不但在考虑茅山,而且已经开始考虑整个江南,整个大江南北。“听说
东路的梅光迪、朱松寿等处,已有上海党的同志在活动,争取。”
陈毅的眼睛又一亮,问起上海党方面的情形来。
粟裕迟疑了一下,没有马上回答。一是因为上海党方面没有能联系上,具体情形
无从了解,二是因为从江南的斗争形势看,上海党似是未能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
到农村,有效地在广大农村发动抗日游击。不过,他知道江南的武装,有─些是
家管文蔚那样坚持秘密斗争的党员或被释出狱的党员组织领导的;其他不少武装
,上海党也巳派了一些党员去争取、掌握。他估计,年初轰动起个江南的常熟梅
李镇地区数千农民反抗侵略者和汉奸统治的暴动就是上海就发动和领导的。于是
他说:上海党对江南的工作我们还不了解。坦从一些迹象看,他们的工作已为敌
后斗争的开展创造了一些条件。
当然,和江南敌后的整个形势比,这些工作还是远远不能适应的。陈毅感到,无
论是上海党还是东南分局、军分会,我们的整个工作都巳被日、伪、顽抢先一步
了。他默默地踱了几步,感慨地说:“我们来晚了一步了……”
是啊,是晚了一步了。栗格轻轻点头,深有同感。沦陷半年后的江南,巳和华北
八路军挺进敌后那时大不相同了!
傍晚的固城湖是秀丽的。天光水色,柳岸芦汀,在晚霞的沐浴下显得深沉、和谐
而生意盎然,俨然是一幅凝铸着江南特色的自然、逼真、既浑厚又明快、既富丽
又雅谈的风景画。晚饭后漫步在固城湖边,陈毅和粟裕都有联翩浮想。江南!啊
,祖国的江南!美丽富饶、人材荟萃、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江南呵!过去,这
里的主人有自己洁净的家园、洁净的祖宗坟墓、洁净的山、湖、林、池而现在,
所有这一切都已经过侵略者屠刀的劫掠,铁蹄的践踏,兽性的蹂躏,罪恶之火的
焚烧,浸着血,浸着泪,浸看仇恨和屈辱了!在这样的江南,新四军该如何立足
、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如何把侵略者驱逐出去。从而洗净屈辱,洗净血泪,洗
净仇和恨呢?
望着陈毅在凝神细思,栗格继续给他介绍:江南农村是士绅统治的社会,只有争
取了上层,才能更好地争取下层;江南的刀会是一个既普遍又落后的封建性组织
,几乎十六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达的青壮年男子都参加了,朱砂酒一喝就会六
亲不认除了刀会多、土匪多、“牛毛司令”多等等以外,江南还有什么茶馆多、
酒肆多、澡堂多、妓院多等等十几个“多”……
陈毅听着,想着,突然又说:“你再详细谈谈梅光迪和管文蔚的情况吧!还有长
江南北两岸的情形……”
“怎么?我们还有更大的任务7”粟裕终于把早就埋在心里的话问了出来。整整五
个小时的汇报中,他一直觉察到陈毅的注意力不限于茅山及其周围的区区一掌之
地。
据熟悉粟裕将军的老同志说,革命军事家的战斗生涯凝聚在栗裕身上的最大特点
是,缜密,机敏,沉静,精细;既果决刚毅,又深思熟虑,既有远大的政治、军
事眼光,又有具体、踏实、一丝不苟的实际工作精神。除了目光炯炯而外,他貌
不惊人。平时总是做事最多,说话最少,不经意看去,就象一个普通的参谋人员
或警卫人员。因为达,先遣支队初抵江宁住在一个名叫叶文明的绅士家里的时候
,叶文明还以为他是一个“小兵弁”。后来叶文明发现他竟是蒋介石曾悬重赏多
次捉拿过的“共党匪首”粟裕将军,惊异得再叁慨叹:共产党内的奥秘,直是无
法窥透。
听粟裕现在这一问,陈毅止不住会意地笑出声来。是啊,茅山既是落脚点,又是
出发点;茅山要成为新四军向东向北发展的跳板和基地。陈毅告诉他,先遣支队
出发后,毛主席曾于五月四曰给项英写了亲笔指示信指出:“在茅山根据地大体
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叁角地区参再分一部分
渡江进入江北地区”。陈毅笑着说,“我们的抗日任务大得很咧!我们不但要有
茅山,还要有东路、江北,要有整个华中。”
然而此刻,他们连茅山都还没有。
这时,侦察员的报告又已送到,“友军”七十六师和独立第叁十叁旅已随我军跟
进,先头部队巳随我军并进,大部队已抵郎溪。
“前进方向?”
“估计七十六师在溧阳、宜兴一线。”
陈毅冷冷一笑。一左一右,真的想把我军“夹进”茅山,后关死在那个“牢”里
了。陈毅动感情地对粟裕说,
“我们到了虎狼之地了。”
停停,又说:
“现在多么需要马上找日军打一个胜仗,告诉江南父老,新四军就是和平型关大
捷的八路军一样的共产党军队啊!”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8538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