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雪中的奇迹---苏芬冬季战争(之一)(此作品极其精彩!)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雪中的奇迹---苏芬冬季战争(之一)(此作品极其精彩!)   
所跟贴 雪中的奇迹之二:第一篇决不屈服 -- 安魂曲 - (2192 Byte) 2004-6-13 周日, 下午8:23 (203 reads)
安魂曲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2787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雪中的奇迹之三:第二篇.家园 (191 reads)      时间: 2004-6-13 周日, 下午8:26

作者:安魂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第二篇:家园

战云翻滚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卡累利阿地峡南端的迈尼勒地区的苏芬国境突然被炮声笼罩,数名苏联官兵伤亡。莫斯科方面立即召见芬兰驻苏大使叶尔尤·科斯季宁到克里姆林宫:“这是芬兰军队对苏联发起的严重挑衅行为!”芬兰方面则指出炮击是来自苏联方面,随后提议为避免同样的事态发生,双方军队各后撤二十五公里。这个提议并没有恶意,但不是很恰当-列宁格勒距离边境仅三十二公里,退兵二十五公里对苏联来说不能接受。至于这次炮击的真相至今仍未查明,芬兰和俄国的调查委员会目前仍在寻找证据。在当时的紧张情况下,个别仇恨苏联的芬兰士兵确实有可能发起这样的攻击,但是从纯军事的角度分析,以当时芬军边境炮兵的位置和芬兰火炮的射程是不可能炮击苏联所指出的弹着点的。无论如何,这起事件成为一个既成事实,苏联一直等待的机会来到了。苏联立即在苏芬边境集结四十五万兵力〔其中一线野战部队三十万,其余为预备队〕,火炮一千八百八十门,坦克二千三百八十五辆和六百七十架作战飞机。早在一九二七年苏联就已经着手准备入侵芬兰,建设卡累利阿苏控部分至芬兰国境的铁路和公路、为短程轰炸机空袭芬兰城市准备的近国境机场从三十年代开始建造。虽然从一九三八年起苏联禁止使用芬兰语,但是从苏控卡累利阿至列宁格勒一带仍有人操这种语言,并没有遭到禁止;更进一步地,苏联于一九三九年春季在“卡累利-芬加盟共和国”的首都-位于东卡累利阿的城市佩德罗萨波茨克发行了芬兰语的教科书,除了一般的芬兰语语法之外,还教授了一些不寻常的内容:战斗指令的阅读方法、询问俘虏的方法、如何与芬兰农民和公务员交流并获取情报等,这本“教科书”很明显是为了入侵芬兰而掩人耳目的军用文本。现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保存着在战场上缴获的若干本此类“教科书”。

一九三八年苏联开始绘制军用芬兰地图,比例十万分之一。这份地图的绘制从最重要的芬兰南部和苏芬边境入手,最后的靠近赫尔辛基以东五十公里的波尔沃地区的绘制工作在第一次战争爆发三天后正式完成。

梅列茨科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苏联元帅在大战后的回忆录中证实苏联政府对芬兰的侵略计划在一九三九年夏季被具体化。最重要的证据是一九四○年一月在索姆萨米地区战斗中被芬军缴获的一本书籍。该书由苏联工农红军第五代表会在一九三九年于莫斯科印发,共一百九十八页-其中包括两张详细地图,书名为《芬兰可使用道路一览》,标题边书写着“仅供公务使用”,缴获本盖有“1455”的发行数印章,这个发行数量足以使它配发到每个苏军营级指挥官手中。这本书中标识着从苏联进入芬兰的所有三十三条良好道路,详细解说芬兰主要城市周围敷设的道路、宽度、路面状况、弯道、分支道路、倾斜、途中架设的桥梁、桥梁通过的河流宽度和水深、电话线的配置有无、道路途径的主要村庄和道路周边的地形,说明十分详尽并配有照片。这无疑是苏联企图发动侵略战争的最有力证据,在一九四四年第二次苏芬战争〔持续战争〕的议和中苏联方面要求芬兰归还所有的该本书籍,并将这作为议和条件。芬兰答应了这一要求,但是事先将副本和部分重要的正本转移到瑞典,因而得以保存。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芬兰政府面对苏联大军完全不知所措,提出徒劳的最后和平请求。十一月二十八日,苏联拒绝芬兰的提议并单方面撕毁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十一月二十九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电台发表讲话与芬兰断交,芬兰全国陷入绝望之中。

在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苏军在苏芬边境由北向南的配置如下:

一、卡累利阿地峡:第十四集团军,包括第一○四步兵师,任务是夺取贝夏莫并截断芬兰北部和挪威的联系。

二、芬兰北部:第九集团军,包括第一二二、八十八、六十三、四十四共四个步兵师,他们将以“双头蛇”的阵型发起两次攻击,北翼夺取欧鲁,南翼夺取克米。

三、拉多加湖东侧〔苏控区〕:第八集团军,包括六个步兵师,任务是当南侧的第七集团军突破芬兰防线后跟进扩大战果。

四、卡累利阿地峡:第七集团军,包括八个步兵师、一个坦克军和两个独立坦克旅,作为攻击主力将突破曼纳海姆防线夺取维布利,并计划在开战第三天开始进攻赫尔辛基。

第七和第八集团军的各师配属资料比较混乱,我只能列出两个集团军所有十四个师由北至南的番号:第五十四、一五五、一三九、七十五、一六四、五十六、一二八、十八、六十、二十五、十一、一六八、三十七、七十二师,此外在第七集团军东侧的第十三集团军担任预备队。

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苏军部队,曼纳海姆将军的手中部队由北至南配置如下:

一、拉普兰集群:包括四个独立营,由库特·华伦努斯少将指挥。

二、北芬兰集群和塔维勒集群:包括第五军的九个守备营,由威尔坡·吞普少将指挥。

三、拉多加湖芬控区:包括第四军的两个师,由黑格伦德少将指挥。
四、卡累利阿地峡集团军:包括第二和第三军的四个师,由胡戈·欧斯特曼中将指挥。五、预备队:包括第一军属下尚未完成编制的两个师和一个骑兵旅。

冬季战争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三十日星期四清晨六时五十分,苏芬边境的苏联炮兵首开战端,在卡累利阿地峡的约六百门苏联火炮直接轰击芬兰领土,揭开了第一次苏芬战争的序幕。这次战争称为“冬季战争”。在炮击开始三十分钟后苏军坦克跨过国境侵入芬兰领土。
战争已经开始二十分钟——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三十日上午七时十分,苏军越过边境

远处可看到科姆索莫雷茨装甲炮兵牵引车和装四十五毫米火炮的T-26B轻型坦克〔一九三三型〕。雪并不深面对这种明目张胆的法西斯主义和霸权主义行径,曼纳海姆将军发布芬兰军总司令部第一号日常命令、兼告全体芬兰国民和官兵:“我们必须战斗,为了家园、为了信义、为了祖国。”接下来的事件完全将事态扩大了,那就是赫尔辛基昼间轰炸。

十一月三十日上午九时十六分,虽然边境战斗已经开始两个半小时,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民还是和往常一样出行购物。这一天市内气温三摄氏度、云高八百米,十分晴朗,而当空袭警报响起时市民们都奇怪地东张西望——尽管他们接受过多次防空演习,却从未想过对方会这么快对平民下手。佩戴UsK臂章的民间防卫队员立即呼叫人群进入防空洞内,首先转移儿童。当时的赫尔辛基代替因侵略中国而被取消资格的日本东京准备一九四○年奥运会的场馆建设,由于苏芬关系紧张而最终将主体育场改建成防空洞,和平休战的奥运精神平白遭到涂炭。当第一架苏联SB快速轰炸机出现在市区上空时,芬兰高炮部队立即射击。随后的第一次攻击波共六架苏联轰炸机在奥运村上空盘旋后将高爆弹和燃烧弹投掷在市郊的马尔米机场。第一次空袭警报在十五分钟后解除。芬兰防空部队的三个半高炮连零散地射出了四十四枚炮弹却无一命中,苏联战鹰无伤凯旋。当事后被问及为何轰炸民用目标时,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竟然宣称这是给“遭到反动政客和资本家压迫的芬兰市民投下的面包”!若干枚哑弹现在仍在赫尔辛基展出,从此这些炸弹被讥讽为“莫洛托夫的面包篮”。

苏联图波列夫SB快速轰炸机

苏联“面包”的威力,摄于赫尔辛基空袭现场

上午十时第二次攻击波袭来:苏联轰炸机将炸弹和传单一起投向赫尔辛基市区,传单上印刷着“杀死资本家!枪毙军官!芬兰人民,为了自由起义吧!”苏联入侵三小时之后,美国驻苏联大使代理沃尔特·萨斯顿会见了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的外交次长波邱姆金表示美国的调停意愿,同样的意见也被转述给芬兰,芬兰政府立即同意和谈,而苏联没有表态,以沉默拒绝了调停。下午十四时四十五分,第三波攻击开始,苏联为了“增强芬兰人民的斗争信心”而向赫尔辛基市中心投掷燃烧弹,当场炸死市民九十一人,伤二百四十人-其中三十六人为重伤。几乎在同时卡累利阿地峡南部的边境城市德里尤季也遭到苏联空袭。

苏军装甲部队于上午八时大批越过边境,通过半冻结状态的拉亚河上架设的舟桥并一举击溃芬兰国境守备队的微弱抵抗。当装甲部队前进八公里之后,苏联第七十步兵师长驱直入并且在日落前侵占芬兰湾沿岸著名的疗养胜地德里尤季市。

苏军步兵排通过国境上冻结的拉亚河〔苏联称为西斯托勒河〕
注意远处三列表示边境线的铁丝网。领头的士兵背着马克沁重机枪

而当第一次赫尔辛基空袭发起时,位于卡累利阿地峡的芬兰第二大工业城市维布利〔现在的维堡〕以北五十公里的伊玛托勒发电站附近的英莫拉机场上正停放着芬兰第二十四战斗机飞行队的荷兰制福克D.21战斗机。八名飞行员正在打扑克等待命令,其中有三名尉官和五名军士。第三中队指挥官艾诺·卢卡南中尉正摸到一张好牌,就被快步走来的第二联队长里克·罗伦茨中校打断了:“各位,苏联军队已经在六时十五分越过边境。”上午九时二十分,卢卡南接报有苏联机群正飞向维布利,五分钟之后他和另外两名飞行员升空警戒。编队保持在云层下,以三百公里/小时的速度在高度六百米飞行。二十五分钟后他们飞抵维布利市区上空时只看到燃烧的建筑和浓烟,空袭主要集中在马斯科勒汽车场周围。卢卡南看到在南方的两架苏军飞机的小小背影,但她们瞬间消失在乌勒地区上空的云层中。卢卡南编队立即爬升到五千米高度,但已无敌机踪影,一小时后他们和己方的三架英制布里斯托斗犬战斗机会合。这时卢卡南才得知苏军的空袭在九时四十三分结束,他们只晚了两分钟。

芬兰国会堂

而首都赫尔辛基在下午继续遭到三波空袭,直到第六次攻击结束,市里的空袭警报持续鸣叫了五小时〔下午十四时二十分~十九时十八分〕。十一月三十日晚上二十时,毗邻烟火缭绕的街道的芬兰国会堂召开议会,外长艾亚斯·艾尔科发表演说:“苏联单方面撕毁有效期至一九四五年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悍然轰炸芬兰城市民用目标,占领芬兰领土,这是赤裸裸的侵略行径!”芬兰总统加里奥任命卡尔·古斯塔夫·艾米尔·曼纳海姆中将为芬军总司令,并将议会移至考赫尤季市,仅有一名社会民主党议员投反对票。在这一危急时刻,芬兰议会内向来争吵不休的左翼和右翼议员们头一次站在了一起,为自己的家园而战。赫尔辛基和其他芬兰城市遭受的空袭极大地激怒了芬兰普通市民,原先很多反对战争的人开始转变,而苏联必将为自己的行径付出代价。“解放芬兰”

卡累利阿地峡的战斗呈现一边倒的局势:苏军步兵以密集阵型伴随坦克集群冲锋,丝毫不顾芬军炮兵给他们造成的损失而猛扑上来,空气中回荡着苏军马克沁重机枪和芬兰拉迪·萨罗兰塔轻机枪的扫射声。苏军坦克有效地配合机枪压制芬军火力点,训练有素的苏军步兵边投掷手榴弹边前进,最后在苏军装甲部队的冲击下,芬军阵脚大乱。同一天,德国驻苏联大使舒伦堡向国内转发了一份莫洛托夫起草的电文:“鉴于现在的芬兰政府没有解决两国问题的能力,苏联已经应该国新政府的要求开始越境以便和新政府取得联系。”而莫斯科电台几乎在同时想芬兰播放了“芬兰国内已经成立人民民主主义新政府”的信息。

原来苏军于开战当天侵占德里尤季之后,在这个由于全体居民撤离而变得死寂的鬼城里成立了一个傀儡政权。该政权的代表是和中国的汪精卫、挪威的吉斯林齐名的芬兰民族败类奥托·库西宁,此人原先是一名芬兰共产党员,在一九一八年内战后被驱逐出境。由于膨胀的政治野心而蜕变成芬奸,不惜在苏联的羽翼下出卖民族利益和自己的灵魂〔库西宁在战后混入苏联政界,进而公然对我国指手划脚〕。伪政府成立之后库西宁对“遭受白色富农政权压迫的芬兰人民”发表演讲,宣布创建“芬兰人民军”、将银行和大企业国有化、援助中小企业、消灭失业、解放土地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可笑的是,芬兰早已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并已经开始向农民解放土地。因此这些口号对芬兰人来说根本没有吸引力。库西宁一面呼唤“人民的觉醒”,一面假戏真做地请求苏联对“芬兰劳苦大众”进行“解放”。苏联政府表示“惊讶”,经过“考虑”公开接受了库西宁,声明今后一切苏芬事务都只和库西宁政权进行交涉。直至此时,芬兰人才意识到无论如何,和平不会因让步而到来。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一日,卡扬德政府以未能阻止苏芬开战为由全体辞职,芬兰银行总裁吕第出任新首相并进行组阁。许多芬兰人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家园的热爱:芬兰社会民主党内最倾向苏联的国会议员马里·吕奥马在开战之后接到新政府的邀请函,请求他出任新的外长。作为一名反对派,吕奥马让使者带回一封口信:“这场战争就是你们反动政策的必然结果!”但作为一名芬兰人和医生,他毅然背起药箱志愿参军,前往第一线担任军医!而且在得知库西宁伪政府的成立之后,芬兰国内的地下共产党员也并没有对这个叛徒进行过支持,以沉默表达自己的立场。

赫尔辛基市民争相阅读开战号外

在东卡累利阿多瓦湖以北的米吕湖芬军前线阵地上,芬兰骑兵们正庆祝他们的指挥官-托波宁中尉的四十五岁生日〔!〕。当中尉完成他的致辞之后,湖对面传来了机枪的轰鸣。“老朋友莫洛托夫来看咱们了,我们去迎接吧!”中尉幽默地结束了宴会。他的骑兵队以“袭步”出击,和湖边驻扎的芬兰第五国民警卫队一起对苏联第六○九步兵团进行阻截,但最终发现无法阻止苏军的入侵,芬兰骑兵在猛烈的扫射中四散败退。只有一名芬兰士兵留在了苏军后方,杀死了几个苏军机枪手夺得机枪后勉强逃回阵地。苏联第一三九步兵师属下第六○九步兵团几乎没有遭到象样的抵抗就控制了多瓦湖。

零星战斗此起彼伏:苏军轰炸机编队由于在前一天尝到了甜头,于是大大咧咧地出现在芬兰上空,立即受到芬兰第二十四飞行队的福克D.21战斗机的“热烈欢迎”,卢卡南中尉首开冬季战争击落纪录击落一架苏联第七集团军第八高速轰炸团的SB轰炸机,苏军在十二月一日卡累利阿上空的战斗中损失了十架飞机。尽管如此战局仍很明显,苏军在各个边境地段都粉碎了芬军的防线,芬兰边境部队已经被逼到最后的迟滞防线上。芬兰哈蒙龙骑兵团属下内尔莫骑兵连指挥官卡洛·巴瓦宁中尉在卡累利阿地峡的奥拉班爵特地区向苏军发起的反击也被击溃。

卢卡南中尉首开纪录后在战机中留影

在卡累利阿地峡被击落的苏联SB轰炸机

在当时集结于卡累利阿林区的苏联装甲部队中流行着一个笑话:“注意别走得太快,一不小心跑进瑞典边境会引起国际抗议的。”从局势来看这并非信口开河,苏联元帅库利克在开战前的军事会议上开玩笑说“不需要考虑十天以上的补给问题”。而开战后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估计战争将在四天内结束,苏联驻德国大使馆的估算是三天打赢。前线苏军得到指示要以“解放军”的身份“进入”芬兰,届时芬兰人民将会端上面包和盐〔俄罗斯人对朋友的隆重欢迎礼节〕。纯朴的苏军士兵深信这一点,他们拿出镜子整理军容、刮胡子并梳头、擦亮钮扣,并将上级分发的额外补给留出一份准备馈赠芬兰农民-应该说他们不应对这场侵略战争负责,如果在和平时期,或许他们能够和芬兰人成为好朋友,但现在却成了政治丑剧的牺牲品!随着进攻命令的下达,坦克兵们微笑着进入T-26的炮塔,关闭了舱门。

“解放军”,前进!

作者:安魂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安魂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1102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