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胡适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一桩公案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胡适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一桩公案
所跟贴
胡适与民权保障同盟的一桩公案
--
Anonymous
- (41172 Byte) 2001-11-09 周五, 下午12:16
(1341 reads)
秋实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一、“我憎恨残暴,但我也憎恨虚妄”
(542 reads)
时间:
2001-11-09 周五, 下午12:31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九三三年二月四日,胡适收到一封航空英文快信,没有签名,从语气看应
为史沫特莱所发。内附孙夫人宋庆龄签名的英文一纸,还有一篇英文匿名信,题
为《北平军人反省院政治犯Appeal(控诉书)》,长达五页,详述反省院
中种种残酷的私刑拷打,列举私刑种类甚多。来信要求民权同盟北平分会立即向
当局提出严重抗议,废除反省院中种种私刑。孙夫人函中并要求“立即无条件的
释放一切政治犯”。信中说,这个呼吁书业已交付发表了。
胡适读罢,十分吃惊,继而感觉失望。呼吁书里说的这个北平军人反省院,
四天前胡适刚刚与成舍我、杨杏佛一行三人,亲自去作了调查。反省院共有监犯
九十一名,另女犯一名,全数均为共党嫌疑。胡适等三人,与不少人作了详谈,
他们诉说了种种苛刻的待遇和侮辱,主要是脚上带镣,屋小人多,潮湿黑暗,缺
乏取暖设备,伙食被克扣,营养不良等等。还有就是他们虽然可以读书,却不许
看报。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提到控诉书描述的那些“骇人听闻的酷刑”。
这一天,在胡适等视察离开以后,反省院里一位叫韩麟符的狱囚,还以真名
实姓写封信给胡适,信中提出改善监狱的五项建议:“一、凡爱国学生及嫌疑犯
和判刑已久者,请求当局释放,俾得共赴国难;二、保释重病者;三、读书看报
写作,在不犯禁限度内允许自由;四、改良饮食,添加运动,准予随时接见亲友;
五、下镣以重人格人命。” 五项建议中,无一项提到控诉书里的那些酷刑。
实际上,反省院只是一个判决以后对监犯实行所谓的“感化”的地方,并无
酷刑逼供的必要。胡适以为,“在一个完全不需要逼供的反省院里,要施行如呼
吁书所提到的这些酷刑,看来是不能置信的。”
胡适发觉控诉书不可信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有些人用英语与他交谈,他认
为完全可以畅所欲言而不会被狱官察觉。他在二月四日致蔡元培、林语堂的信中
说:“谈话时,有一人名刘质文,是曾做苏联通讯社翻译的,他与我英文谈话甚
久,倘有此酷刑,他尽可用英语向我诉说。”
信中提到的这个做苏联通讯社翻译的“刘质文”,另有一个名字叫刘尊棋。
他是苏联塔斯社记者、中共地下党员,当时被拘留于“军人反省院”中,已经一
年有余。那封让胡适大吃一惊的英文控诉书,就是出于他的手笔。宋庆龄逝世后,
他著有《庆龄同志,感谢你的救援》一文,发表于一九八一年六月四日《人民日
报》,披露了控诉书的来龙去脉。
一九三二年底,刘尊棋从被买通的看守员那里得到一份报纸,读到一段消息,
称上海成立了以宋庆龄为主席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他和同狱的中共领导人薄一
波、刘澜涛等商量,经狱中支部同意后,以“北平军人反省院政治犯”名义写出
两封英文信,一封揭露狱中政治犯的黑暗生活,一封请求释放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于一九三三年元月十日交看守员寄发。
宋庆龄收到信后,极为重视,要英文秘书史沫特莱登记备案,并提交同盟执
委会讨论,决定派杨杏佛利用赴北平成立同盟北平分会的机会,调查北平监狱实
况,进行营救活动。
北平分会于一九三三年一月三十日下午宣布成立,旋于当天晚上七时举行会
议,决定视察监狱。杨杏佛马上在当夜十一时去见了少帅张学良。张学良当时与
宋庆龄颇有私交,也与胡适有不少往来,当即同意他们次日视察监狱,并派外事
秘书王卓然陪同。第二天上午十时,杨杏佛,胡适之,世界日报社长成舍我,与
王卓然等一行,前往监狱视察。
刘尊棋的回忆没提到与胡适有英语交谈,却提到与杨杏佛有一段不短的英语
对话。据他回忆,当时杨杏佛看到牢门口他的名字,知道他是记者,隔著牢门铁
窗问他,是否写过信给孙夫人。刘尊棋望著身穿黑色斗篷的杨杏佛,回答:写过。
杨杏佛;“我就是奉孙夫人之命来视察北平政治犯监狱的。”
刘尊棋:“我们实际受的不是政治犯待遇,而是比普通犯人更坏的残害。这
是你亲眼看见的。”接著,刘尊棋情不自禁地高声申述:“我们没有任何罪,我
们只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失地。”
杨杏佛以同情的口吻答道:“我们知道你们无辜。我们一定促使当局改善你
们的待遇。”这时,张学良的外事秘书王卓然也用英语表示,将尽力改善待遇,
要刘尊棋耐心等待。
从刘尊棋本人的这些叙述看,胡适断定当时用英语交谈可以畅所欲言,显非
虚语。
视察结束时,杨杏佛请王卓然向张学良转达宋庆龄关于大赦政治犯和释放爱
国青年的要求。同年三月,张学良因热河失守,备受各方指责,不得不辞职赴欧
考察。他临行前,从王卓然报告中得悉这些要求,当即签批了王的报告。其后不
久,刘尊棋以及其他一些囚徒,终于获释出狱。
大陆许多传记史论文章不曾提及的是,于此事胡适也出了大力。视察监狱后
不久,他致书王卓然,提出改善政治犯待遇的建议,并转去狱囚寄给他的信件和
申诉,要求处理。王卓然二月十三日回函称,“所提各节然即向汉公(注:张学
良字汉卿)商办,冀能一一实现,不负先生苦心。”此信保存在《胡适来往书信
选》中。附带提一句,中共夺取政权后,王卓然作为民主人士,被聘为政务院参
事,颇受优待。
刘尊棋回忆,一九四四年夏他在重庆见到宋庆龄,曾当面向她致谢。宋庆龄
谦虚地说,“那可不是我个人的力量。”然而刘尊棋却没有提到,他出狱后跟胡
适也有交往。现今保存下来的胡适来往书信中,就有刘尊棋于次年二月二十一日
致胡适的一封信。当时刘自称他的妻子被控以共党罪名判刑,关押于济南第一监
狱。胡适已答应写保信,保释她出狱。刘的这封信提供给胡适写保信所需的材料,
最后还叮嘱,保信“似应说到她在狱中写信出来,表示对往事痛悔。此点望博士
斟酌提出!一切费神负责之处,容当后日报谢。”由此看来,胡适表示尽力救助
政治犯,不仅口头上说,而且确实付诸行动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按下不表。
却说上海那边,宋庆龄却等不及北平分会的调查结果了。杨杏佛尚未回沪,
同盟总会就于一九三三年二月一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宋庆龄签发了刘尊棋写的两
封信。接著,英文《大陆报》和中英文合刊的《燕京报》刊载了这两封信。
胡适看到《燕京报》登出的“控诉书”,是在二月五日。是日张学良秘书王
卓然打电话给他,质问此文的来源,口气很是不满。胡适觉得,他们亲到监狱调
查者,已蒙上携出或捏造此种文件的嫌疑,以后调查监狱就不易下手了。恰巧这
天胡适又收到《世界日报》社转来一封控诉信,落款为“北平姚家井河北省第一
监狱全体政治犯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北平分会函”,内容与控诉书相同,详述种
种“摧残压迫之惨毒,虐待酷刑之残狠”。信封上的地址竟然是胡适的寓所米粮
库四号,写信人声称此件乃胡适本人亲自交他发表的!
如此毫不掩饰的赤裸裸作伪,越发使胡适不加考虑地认定,那封“控诉书”
也是以类似手法捏造的。孙夫人宋庆龄不加考察,遽信为真,遍登各外国报纸,
并用“全国执行委员会”的名义发表,是为大错。本来他二月四日致蔡元培、林
语堂的信,尚希望蔡、林二人及杨杏佛,与孙夫人慎重一谈,“如有应由总会更
正或补救之处,望勿惮烦,自行纠正,以维护总会的信用。”现在他发现作伪者
公然盗用他的名义,愤怒之余,又致蔡元培林语堂一函,针对宋庆龄、史沫特莱
说了很重的话:“如果一二私人可以擅用本会最高机关的名义,发表不负责任的
匿名稿件,那么,我们北平的几个朋友,是决定不能参加这种团体的。”
同日,胡适还致函《燕京报》提出纠正,并陈述了他所看到的事实。信的最
后表示:
“我写这封信,并没有意思认为此地监狱的情况是满意的。民权保障同
盟北平分会将尽一切努力来改善那些情况。然而我不愿依据假话来进行改善。
我憎恨残暴,但我也憎恨虚妄。”
(未完待续)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2503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