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提上来抛砖:有种的自己也去跳那个火坑--从民主理论的演变谈到到海外民运的定位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提上来抛砖:有种的自己也去跳那个火坑--从民主理论的演变谈到到海外民运的定位   
古迷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提上来抛砖:有种的自己也去跳那个火坑--从民主理论的演变谈到到海外民运的定位 (558 reads)      时间: 2002-3-26 周二, 上午4:1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民主理论的演变,大至可以这么简化:古希腊的基础学说主要是经验理性的,以工具价值即功利判断为主,古典民主理论在总结雅典民主的经验加进了一些人性道义的价值理性(尤其是人性和人权公设),现代理论则更侧重于经验总结,并有社会科学化的倾向(马克思对此功不可抹,虽然总体结论多谬误,方法论也离科学尚远,但他作为“经济决定论”的先驱之一,仍被作为当代社会学的奠基学派,“暴力革命论”与“阶级专政论”在政治学中恐怕也还有价值)。当代西方比较泛道德化的主要不是民主理论家,而主要是人权工作者和人道主义作家。不知阁下以为如何?



中国知识界接受民主开始本来是很功利的,大约从陈独秀开始道德化,他那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著名大旗的“民主与科学”,其实一开始就是“人权与科学”,左派学者尤其老共特热衷于煽情,所以很容易走向泛道德化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道德化重点在民族主义,推翻了满清就比不过老马的“阶级斗争”的道德化煽动力了,连鲁迅那么有个性有思想的旧文人都被煽成了打手。海外民运一向以价值判断为主流,其实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很多人继承了左派泛道德化的传统,二是其实际运作被迫局限于人权工作和揭露性宣传为重点,不得不坚持道义价值判断为主。因此,老古才一再向奸坛的“独知”们强调,民运的主体在本土,也不可能不在本土。若要海外民运转移重点,确实只有老芦所说的两条路:要么暴力革命,要么回归体制内。这其实早就被人家认识到了,也争论了好几年,双方都有人亲身在试,王炳章和王策就是两派身体力行的代表人物。“暴力革命派”的运作成果不得而知,因为没有报道;“回归体制”的惨败却是有目共睹的,至今没有一个稍有名气的前民运人士哪怕能沾点体制内的边,不是重新当异议分子(白忍一番屈侮),就是帮国安或勾贪官经商(出卖人格)。自己安安稳稳在国外当沽名钓誉的“独知”,硬用言语挤兑人家重跳火坑在“烈士”和“叛徒”间做选择,客观上等于要人家自绝本土民运的海外声援力量和退路。也难怪几乎所有的亲民运人士如此愤怒。老古不妨再重复老芦自己的逻辑,有种的自己也去跳那个火坑。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895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