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文化战争可以休矣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文化战争可以休矣   
所跟贴 文化战争可以休矣 -- 芦笛 - (13140 Byte) 2002-3-23 周六, 下午11:26 (1061 reads)
安魂曲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2787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刚刚才读完芦笛这篇文章,觉得是他几个月来写的最好的一篇,特此收藏! (229 reads)      时间: 2002-3-24 周日, 上午4:46

作者:安魂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其中的道理逻辑讲得都很明白,而且平等道来,不再以势压人,口气更平和了很多,因此值得老安今后反复阅读,有则改之,无则加冕,避免不自觉陷入一些误区。



但该文有一个关键性的错误,这个错误其实正是芦笛所有认定民运应该“扫荡”错误之核心----芦笛总是喜欢把“文化战争”这种中文论坛常见的一种多半是伴随个人文风的不可避免文化现象,主观地认定为是一种“网上民运”的自愿政治风格甚至自觉斗争策略,然后再把总帐算到民运那里去----这种认识不说是故意的偏见,也至少属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其实无论鲁迅式的文风也好,胡适式的文风也好,只要从本质上说并非出于为某个政治团体服务的需要,那么无论他们间的文风有多么不同,都还是属于知识分子彼此间平等争论的范畴,怎么就一定能和什么“党文化”“文化战争”扯上关系呢?!



其实,“党文化”只可能是一种制度文化,没有了“党领导一切”的制度,所谓“党文化”云云,其实早根本就不存在;“文化战争”也同样只可能存在于敌对的政治团体之间,没有了敌对政治团体的背景,所谓“文化战争”云云,也不过就是些知识分子彼此之间的批评,批判甚至怄气罢了。



芦地强调民主要尊重个人的价值,这话老安最爱听,所以忍不住给老安最讨厌的芦笛也戴上一顶对芦笛来说特稀罕,最珍贵的“来自老安的高帽”:)---问题是尊重个人的价值,当然也应当包括尊重老安高寒这类文风似乎“杀气腾腾”,其实仍然不脱以理服人本色,既有读者也有其存在必要的言论价值不是?



早就建议芦笛夺取读读美加报纸上那些专栏作家的评论风格,也许芦笛会忽然惊奇地发现:原来“党文化”和“文化战争”这些东西,居然就在民主自由200多年的美国传媒和论坛上天天上演的呀---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对此大惊小怪,甚至怀疑成是所有民运人士的通病了呢?!









作者:安魂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安魂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29571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