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杨振宁的嘴巴与名气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杨振宁的嘴巴与名气
阿独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zt杨振宁的嘴巴与名气
(169 reads)
时间:
2004-5-11 周二, 下午2:17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说起得过诺贝尔奖的那些华人,国人知道得最多的应该是杨振宁老先
生了,几乎每年都有不少报纸要报道杨老一番,其他的诸如李政道,丁肇
中,国内的报道很少,那个李远哲,在90年代还提到过不少,最近根本就
见不到了,幸好还有互联网,我们还可以知道他还尚在人间,并且担任的
是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长,据说华人里边还有两位分别获得过文学奖和和
平奖,估计大家知道的就更少了。如果说杨老名气大,是因为在这些学者
中水平最高,似乎未必,尽管曾经有份报纸把杨老列当今10位最重要的物
理学家,但是杨老成名不过是因为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后来也没有听说
他有过其他什么重要贡献——而且还有压制新思想的嫌疑——据说他老人
家曾经就打压过夸克理论,害的一个小伙子的成果变成废纸,如果不是后
来一个大牛也发表了这一观点,恐怕现在还没有夸克这一说法呢,况且李
老也有这份成就,为何他就没有入选。
如果要说对国内的贡献,李老的贡献似乎比杨老还要大,当年就是他
老人家资助很多大陆人留学美国,什么,李政道留学基金你不知道?张朝
阳就是靠这个去了美国的。好像没有听说杨老有如此壮举,杨老对国内的
贡献似乎除了那张嘴,就是担任了清华的高级研究员院的院长,不过以他
那么大的年龄,担任这个职务究竟合不合适就不知道了,以小人之心度君
子之腹的话,是不是为了多拿一份工资也未必,毕竟清华讲习教授就是年
薪百万(窃以为,清华拿这笔钱请这些教授,还不如用来资助几个学生去
美国牛校留学再回国任教呢),更何况杨老,这样的大家。
然而大家都看到的是这几年做了那么大的贡献的李老在国内的影响力
日渐驱微,杨老却莫名其妙的日渐中天起来。这可能还是要归功于杨老的
那张嘴,且看:
前几年的时候,杨老就提出中国要搞自己的cpu和操作系统,还拿来两
弹一星说事,大意是中国人能搞出两弹一星,还做不出CPU和操作系统?那
个时候,国人还比较傻,还就真以为CPU和操作系统难到了什么地步,在下
读大学的时候,进校的第一场聊天会就是问班主任咱们国家什么时候攻克
这两个难题,班主任一笑,要做个CPU和操作系统并不是很难,集中我们系
的人力也能搞出来,关键是市场问题,如果没有市场,搞这个东东有什么
用处。于是,未免会对杨老怀疑起来,几年后还真有某些单位上了当,弄
出了个什么狗剩CPU,表明中国人民攻克了这一难题,可以在洋鬼子面前扬
眉吐气起来,不过,现在还没有市场化,国家的几千万倒是打了个漂亮的
水漂。今天回想起来,这个市场化的东西不是你搞出来就能占领市场的,
原子弹那东东,人家搞个百万吨的,咱们勒紧裤带,弄出个十万吨的也够
吓唬人了,市场化的东西性能差距稍微大一点,那肯定是亏本的买卖,而
且市场化的东西还不是你的东西好就能卖的好的,要不当年的OS/2也不会
败北于Windows NT,市场从来就不会听从于政府的一相情愿,窃以为他在
不懂装懂,可惜,今天国家还是不理解这一点,在WAPI上又出了次丑。
后来,杨老又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比较牛,这也让国人骄傲了好一阵子
。直到后来几位大牛,比如,近25年最牛的数学家——丘成桐就说中国的
基础教育比不过老外,还有李政道还是丁肇中也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比不过
老外,大家才大跌眼镜,仔细想一想,也是,那几个大牛好像就是杨老和
李远哲两个在国内完整的读完大学,而且杨老读的是国民党的西南联大,
李远哲读的是台湾大学,李政道在西南联大根本就只读到了大二,就去了
美国,另外一位大牛级的发明家王安(王安发明的磁芯存储器被认为是计
算机领域十个里程碑式的发明),读的也是国民党的交通大学。从78年开
始,中国派出的留学生也不是少数,许多都留在了国外,留在美国任教的
那些学生使用的也是美国最好的科研条件,但是直到今天已经26年了,**
还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级的大牛,难道他们与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点联系
也没有吗?
最近,杨老又说,香港不能民主,我们再一次领教杨老的划时代的见
解。
不过,杨老除了用嘴巴帮助国人过过瘾,行动上从来就是保守派,且
不说他没有李政道那样实实在在的资助大陆学生的行动,就是在50年代,
党通过他父亲杨武之做统战工作,想要他回国折腾折腾原子弹,他就没有
回来,据说是在国外可以做出更大的成果,后来拿了诺贝尔奖,又统战他
回国给国人荣光荣光一把,他也没有回国。
大家知道,在中国,往往是学术名气与糊涂程度成正比,或许从这一
点,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杨老越来越红了。从以往的历史经验来看,越
是学术混混,也就越容易在国内取得名和利,更进一步的推想,莫非杨老
已经堕落成为学术混混,在国外混不下去了?这危险的思想,可得赶紧打
住!
杨老,你该悠着点了,别把一世英名毁了。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4317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