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天津的混混儿(完) |
 |
五骆驼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6 文章: 1267
经验值: 2413
|
|
|
作者:五骆驼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昨天随便写了一条冯骥才买古董的旧闻,竟然得到老芦的喝彩,真是感到惭愧。答应了网友写点天津掌故,其实这些在天津基本是家喻户晓的。老二说没听过袁文会的名字,可见外地人对天津了解的确有限。我以前曾指出天津是少见的平民城市,天津人也很少会有什麽大局观或者大志向,名人在天津是不受待见的。将来老芦到天津,可千万别提自己是什麽知名作家,否则干什麽都必定比别人多花钱,还要受奚落。我们天津管那种到哪儿都要显摆自己名声地位的主儿叫“大头”,而宰冤大头是每个天津人都乐意干的事。
好了,接着说青皮们的故事。这天津泼皮无赖其实都是有组织的人,自己闯天下的也有,但是及其少见,而且被认为是害群之马,必然被用最快速度除去。我上中学时正是天津民俗大发现时期,冯骥才写的《神鞭》新鲜出炉,并被排成电影,火烧望海楼的天津青皮版电影也热播,叫《老少爷们上法场》,还有电视里放的连续剧《血溅津门》,《龙嘴大铜壶》等。混混儿们的言谈风采简直统治了屏幕银屏。于是大家突然发现,原来我们历史上还拥有过这麽一批滑稽斗狠,快意恩仇的浪荡弟子们,这无疑对时下的青少年具有无比的吸引力。我从小懦弱,只能靠翻看小说和清人笔记来满足自己的渴望,而我那些好勇任侠的朋友们却都当仁不让的做起了“楞子”(这是我们对混混儿的敬称)。说到他们的组织,几百年也没有大变化。一般是舵,堂,船,锅四级,基本单位是锅,一个锅伙的都称师兄弟,大家有钱一起花,有饭一起吃,势力大了可以自己再开锅伙儿。一般一个堂口的都有排行,按势力大小划分“码头”,内部矛盾由师傅或师兄解决,不允许互相仇杀。因为大家拜的是关二爷,最要讲兄弟义气。纷争主要是来自不同堂口,和不同帮派,天津是青红槽三帮,后来洋货轮代替了漕船,漕帮衰落,就只剩下青红两帮了。
混混儿出道也很有趣,比方说有一个人,相当混混儿了,就要出来到胡同口摆谱儿,走路。这里有很大讲究。先说站,要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前腿虚点,后腿虚蹬,两拳拳心相对,四指相叠,大拇哥朝外,缩肩曲肘,头似扬不扬,眼似斜不斜,我试过这个姿势,一看就是吊儿郎当,站没站象的德行;走路更要练习,衣襟敞开,横甩手,踢踏着前脚掌,外翻膝盖走路,据说当年津门老演员严佩齐为了演好混混儿郭运起这个角色,足足在家练了一个礼拜这套把式,混混儿们管它叫英雄谱。据说甭管多大年龄的老混混儿只要一站起来,就是这个调调。我们再说这个想当混混儿的人,逛了一会儿,就会从堂口里出来一个人,劈头盖脸骂一顿,挑了一身的毛病,你一句话也别说,回家再练几个月,回来再逛一遍,里边的人看你有模有样了,就出来一帮人,开始第二步,什麽?“打”,没有原因,就是看你有种没种。这时挨打的要双手报头,团身曲膝,这叫“叠了”,别管打的多重,不许叫一声,眉毛都不能皱。这以后就通过考验,算是正是加入了锅伙。这个过程混混儿一般叫“开逛”,对混混儿的资历是很重要的,就象我们大学毕业是哪一届一样,一般头次见面的混混儿都要问对方哪年开逛,晚的要称早的师兄。
血溅津门里有个情节,讲到大混混儿大汉奸袁文会的关门徒弟孙德祥是共产党员,为了取得袁的信任,出马和刘文海争码头,抬了一口铡刀来,要拉着刘的手一起躺到铡刀里“搭伴下阴曹地府”。刘文海当场尿了裤子,码头自然也就改姓了袁。这其实是作家的艺术发挥,一般争码头是有一套仪式的,两边儿各出10个人,大家先当众抽签儿,抽的了红签儿的就上去练功夫,无非就是自残,什麽花样儿都有,攥煤球儿,穿衣裳,滚钉板,烫花儿,下油锅等。最亡命的就是下油锅,一般都是争三岔口,二号门这样的大码头才用的上。听老人说,民国20年河北大旱,饥民无数,两个馒头能换个大姑娘。无数的灾民涌到天津,各大码头人满为患,穷急思变之下,是非不断。其中出了十兄弟,要耍光棍儿夺西开一处码头,支起了十口油锅,对方也找来不少亡命徒,顿时西开码头上烈焰腾腾,油烟滚滚。围观者成千上万,十兄弟里老大先上,冲众人一包拳说:“老少爷们儿,老天爷不开眼,今年老家颗粒绝收,俺们断了活路,只能到贵码头干这玩命的营生。不为别的,就为了老娘能有口饭吃,兄弟这就上路了…”说着话,抖掉褂子,露出一身粼粼的瘦骨,蒙头往第一口油锅里一跳,只听吃啦一声,顿时化成一股青烟,等油泡再翻上来,就只剩一把渣滓了。当时围观的人群一阵唏嘘,据说晌晴白日的大中午,却突然阴风阵阵。最后共有7个人跳了油锅,才完成了天津混混儿历史上最血腥的一次争码头。我估计那对方出的所谓亡命徒也是吃不上饭的灾民,人民穷迫到这个份上也不造反抢粮,我真为他们感到悲哀。
天津自古就属燕赵之地,多的是慷慨悲歌之事。人民剽悍难驯,地痞流氓也多是好勇斗狠的亡命徒。混混儿文化注重义气和伦常,的的确确有其道德底线。虽然这些人出身微溅,行事草莽,却不失可爱之处。我稍稍写点见闻出来,娱乐大家,倒没想过甚麽宗旨或意义之类的大动机,要说有的话,那就是流氓也是人,邪恶的世界中也有真善美。
作者:五骆驼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