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台北中央电台记者采访《新海川》斑竹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台北中央电台记者采访《新海川》斑竹
芦笛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标题:
ZT:台北中央电台记者采访《新海川》斑竹
(514 reads)
时间:
2004-4-15 周四, 下午10:18
作者:
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作者: 版主 台北中央电台记者采访《新海川》斑竹 2004-4-15 05:36 [Click:151]
采访记
2004年4月6日
台北中央电台记者采访《新海川》斑竹
(说明:根据录音记录整理,记者的话没有录下来,只得根据记忆和上下文整理出简单问句,可能和电台播出的有出入。)
问:你们这个网站的网友都是中国大陆的吗?
答:我们的网友还是以大陆的为主。不过也有许多台湾的,特别是最近,大选前后出来了很多用繁体字的网友,估计是台湾的,当然是台湾背景的。
问:你们这里有一位叫做“青牛”的网友就是马来西亚的吧?
答:对,是第三代马来西亚华人。
问:各位听众,今天我们邀请了《新海川》网站的斑竹接受采访。
答:听众们好,很高兴有能够机会接受采访。
问:你们曾经进行过关注营救“不锈钢老鼠”的签名活动,当时你是斑竹吧?
答:你是说《海纳百川》哪?我是斑竹。“不锈钢老鼠”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学生,刘荻。
问:刚才你说营救刘荻的签名活动还是在《海纳百川》进行的,现在又说是《新海川》,这两个网站的关系能不能向观众介绍一下?
答:我们现在《新海川》有十几个斑竹,大部分都是原来《海纳百川》的斑竹,今年2月14日情人节的时候成立了《新海川》。
问:那么你是怎样成为《海纳百川》斑竹的呢?
答:在《海纳百川》的斑竹里头我算是新人了。我是随便逛到《海纳百川》去的,《海纳百川》和《新海川》的其他同仁“网史”比我的长得多,他们在多维的《大家论坛》,银河网的《说东道西论坛》,都很活跃。《海纳百川》就是《说东道西》的一批网友成立起来的。
问:能不能把从《海纳百川》到《新海川》这段历史客观公正地讲一下?
答:这段历史,因为我自己也是“深度卷入”的,恐怕不一定能保持公正,只是一面之词而已。
问:那么造成网站分裂,或者说,成立《新海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答:主要是因为大家在管理的理念方面有一些差异,对究竟怎样掌握“言论自由”和“文明理性”之间的尺度有不同意见。有的同仁认为,“水至清则无鱼”,删得太严,人就都不来了。我们一起成立新海川的这批同仁则认为,“文明理性”和最大限度地包容不同意见,不同派别的人,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见了面就吵起来的话,肯定会形成小圈子。刚才您讲过,人们都有预设立场,在工作单位最好不要谈,谈了伤和气。那么网站是一个发表意见的场所,人们在工作单位不好谈的就上网来谈,要是在网上再吵起来,变成口水仗的话就没什么意思了。
问:你们特别强调文明表述?
答:可以这样说。另外还有一点,目前我们这个网站的活动还包括出版,就是在网络和传统媒体之间架设桥梁,有两位同仁专门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发现了好文章就向报纸杂志推荐。如果您在我们网站潜水的话就会注意到,有一位“斑竹995”专门发布消息:恭喜某某网友的大作在什么什么杂志/报纸发表。这就更有必要把论坛搞得干净一点,如果到处都是口水仗的话,谁肯好好写文章呢?放宽删帖标准跟把网站和传统媒体挂钩的想法也是有冲突的。
问:你们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法让网友们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
答:因为是匿名的,好像也不太好这样讲,只能说是尽可能让文章的质量高一点。这是我们大家的愿望。
问:能不能把你们网站的分类向大家介绍一下,一共分几大类?
答:你是说网站的分站呢,还是专题?
问:我看你们网站有“罕见奇谈”和“海阔天空”,一个是政治论坛,一个是文化论坛。
答:对,是这两大类。
问:你们都有哪些专题栏目?
答:我可以介绍一下我们的专题栏目。《新海川》刚开张的时候,大概就是在2月14,15号的时候,就有网友提出建议,开设的第一个专题就是《论坛管理》。管理网站特别重要的就是让网友积极参与,很多很好的意见都是从网友那儿得来的。我们都是业余义务值班,如果没有网友的积极参与根本管不过来,所以我们鼓励也很感谢网友们积极提供管理方面的意见,包括版面设计、栏目开设、上导读,等等。还有一个栏目叫《爱国与卖国》,这就有历史的色彩啦。因为当初成立《海纳百川》的就是在《说东道西》、《大家论坛》被骂作“汉奸”的一批网友。究竟什么叫“爱国”,“爱国”和“人类情怀”、“人道主义”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等等,也是从《海纳百川》继承下来的一个题目。最近因为香港的“爱国者治港”,究竟作为一个公民对国家有什么样的义务和权利,究竟怎样才是理性的态度等等,都是大家一直很关心的。还有一个栏目叫做《百年宪政》。如果我们大家——这主要说的是中国大陆了——希望政治改革能够平稳的转型的话,那么是不是应该从实行宪政的角度来入手?这个话题跟我们的友情链接,叫做《宪政论衡》的网站有些关系。
问:是王怡办的吧?
答:对,是王怡办的。这个网站有时候被关掉了,忽然又开了,反复很多,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友情链接。
问:那么王怡的网站被关掉的时候,就可以从你们这里上去?
答:不不不,没有那么先进,他那里彻底关了我们这里链接大概也就连不上了,恐怕就是在他开的期间才行。前些时候去看了一下,很久没有更新了,好像上帖的人不太多。没有被彻底关闭。
问:你们还有些什么比较有特色的专题?
答:有啊,就在《百年宪政》下面有个栏目叫做《不胜依依》,专门搜集“罢网帖”,还有“辞坛帖”。从《海纳百川》起,到《新海川》,都有一些网友突然上一帖,声明 “由于什么原因,我从现在起再也不上帖了。”有的说在网上花的时间太多,要罢网,罢工的罢,有的是对网友或者斑竹有了意见,要“辞坛”以示抗议。网络本来是来去自由的,发表声明,有时候是几千拜特的声明,说明“我坚决不来了”的理由,可见还是很留恋这个网站和网友的,所以这个栏目叫做《不胜依依》。再下来一个栏目叫《吃喝人生》,专门讲吃的,有各种各样的菜谱啦,关于吃的方面的经历啦什么的。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谈吃喝不能不谈“男女”,关于“男女”的那个栏目叫《终身大事》,在《中东问题》下面,呵呵。
问:《海纳百川》原来叫做《汉奸论坛》,是吗?
答:对的,《汉奸论坛》存在过一个月。
问:当时有人攻击这些网友是“汉奸”,他们就把“汉奸”帽子自己戴上了,能不能讲讲这次经过?
答:那个经过我不太熟悉,刚才讲过,上网比较晚,对“汉奸”和“爱国贼”的争论不太了解。我是在《多维新闻网》上看到一则广告,说“汉奸论坛成立”,好奇地找了一下就找到那儿去的。
问:你们的网友和斑竹都在哪里,全世界都有吗?
答:斑竹也是散落在全世界各地。
问:那么服务器是在美国吗?
答:在美国。
问:你们这个网站可不可以用繁体字上帖,兼容吗?
答:繁体字也兼容。
问:你们都是大陆的,可是也有台湾网友来上帖吗?
答:有啊。从海纳百川到新海川,主要网友和斑竹们大部分都是大陆的,在海外,可是大陆背景,可是我们这里一直有不少台湾网友,有从台湾到了海外的,也有在台湾的。这些网友非常融入,都用简体字上帖,我们在很长时间里都不知道,后来偶然说起来,“我是台湾人”,这样才知道。《新海川》成立以后,就碰上“320大选”这个热门的话题,出现了好多用繁体字的网友,估计是台湾背景的。还有一些很有趣的事情。我们有个习惯,上了三条主帖,而且是比较完整的文章,就可以开文集。有位网友写的文章挺好的,非常严谨,坛风也好,对其他网友非常客气。斑竹就问他愿意不愿意开文集,他欣然同意。开了文集以后修改,上传图像都方便多了。等到文集开好了以后发现他的一部分文章没有收进去,其他网友注意到了,这位作者本人也注意到了,怎么回事呢?斑竹一看,原来这几篇文章是用繁体写的,用简体搜索开的文集就收不进去,
问:这位网友是在台湾,还是在海外?
答:可能是在海外,但是台湾背景。斑竹就Manual把这几篇文章收进去了。后来技术同仁又把他的文集改成繁体的。结果其他网友又提出,看繁体太费力,你既然会写简体还是用简体上帖得了。又要改回去,改来改去,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文集开成简体的,繁体的进不来;开成繁体的,简体的进不来,反复了几次,最后技术同仁把它改成繁体简体都能进去的了。这位网友怕有人冒充,故意注册了繁体和简体的两个笔名,他是好意,考虑得很周到,结果繁体简体反复过几次,很有意思。
问:你说的“大陆网友”,指在大陆的,还是海外华人?
答:现在基本上都是海外华人了,因为大陆的网友上来不太容易。
问:你们的网站被封掉了吗?
答:封掉了,海外只要谈政治,不管你谈什么总是要封的。
问:大陆网友上不来,很可惜啊。
答:是非常可惜,使得海外华人跟家乡的联系大受影响。
问:我看你们这里讨论台湾大选,很热闹啊。
答:是非常热闹。我们网站还有一项活动就是编辑出版电子杂志,《台湾大选专辑》已经出了一辑,还要出第二辑。
问:大陆背景的网友对台湾的事情发表意见应该比较客观,比较全面,能不能谈谈你的看法?
答:我了解的情况非常有限,不敢说是不是客观,或者全面不全面,不敢说。
问:那么中国大陆的政治情况又怎么样呢?
答:我觉得中国大陆的政治情况,从2003年开始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公民维权活动。一年以前有一个青年在广州被打死了,对就是孙志刚。如果说得更长一点,就是呼吁援救刘荻,不锈钢老鼠,还有其他网友,这些都属于民间维权运动。以孙志刚事件为标志,有人说, 2003年中国大陆是“公民维权年”。我不知道台湾是不是也有过这样一个阶段,就是大家一方面对社会上的政治状况有所不满,对政府有所批评,但是谁都不希望发生严重的冲突,想让这个转化尽可能的和平,减少损失——损失总是落到老百姓头上的——大家都在探索,怎样一点一点地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不要引起特别大的震荡,我想这是没有什么人希望发生的。既然是“公民权利”,也就是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当这些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作为普通人是不是要作些努力,来进行抗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张三头上,那么我们李四王五这些旁边的人是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还是觉得发生在张三头上,也会轮到我,所以我一定要关注。这种态度的转变,我觉得是很正面的。
问:台湾公民社会在形成的过程中也有过消费者协会之类的组织。
答:讲到公民社会,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人们认为有一个共同的空间,在这个共同空间中发生的事情,跟“我”都是有关系的。这种意识无论从现代化的角度,还是从民主的角度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专制时代,过去帝王啦什么的都尽量让你 “各家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几千年帝王专制传统的国家来说,人们开始意识到,在一个社区里面有一个共同的空间,这个空间里发生的任何事情跟“我”都是直接间接有关系的。这样一个转变是革命性的。您刚才提到消费者协会,在中国大陆改革以后也就有了。还有,比方说,一个街道里面水啊,电啊,环境卫生啊等等,人们开始走出家门,关心这些问题。公民意识就是从这样的小事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
问:你是说监督法律的执行?
答:对,就是民间来监督法律的执行。
问:你们这个网站是不是想贴就可以贴,谁都可以贴呢?需要什么手续吗?
答:当然是想贴就可以贴的,除了大陆网友受到屏蔽上不来以外,谁都可以贴。我在这个网站留下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注册手续简便。我也试图到其他网站去过,总是觉得注册笔名啦什么的好像很麻烦。
问:注册的指令在什么地方?
答:就在总坛,全版论坛,罕见奇谈,海阔天空下面有一个加新贴,就点击那个地方,输入你想要的笔名,还有一个自己的e-mail地址,你的e-mail信箱就可以收到一个密码,这是程序的,不是斑竹手工操作。收到以后这个密码还可以自己修改,换成便于记忆的密码。
问:我看你们论坛特别强调文明理性,不允许骂网友。
答:对,不过不光是不允许骂网友,希望大家对公众人物也采取文明态度。因为网友有不同的偏好,有不同的政治观点,你哪怕是骂小布什的话也可能有人不高兴,所以碰到这样的问题,希望大家配合。实际上许多网友也自觉避免用刺激性的言语来谈论公众人物。
问:你们那里可不可以真名上帖?
答:哦,这个是一个好问题。有一部分网友用真名。有一位朱学渊先生,奔走呼号,提倡上网用真名,还有东海一枭网友,每一篇文章底下都注上真名,有时候还有地址电话。有的网友认为,真名上网是争取言论自由的表现,而且也是对自己言论负责的表现。不过从论坛管理的角度来说,我个人不太赞成这种方式。因为,论坛规则规定,必删帖的第一条就是“揭网友真身隐私”,你现在用真名上网,还公布了那么多个人资料,当然大部分网友不作评论,万一有人对这些个人资料进行评论的话,到底算不算违规呢?容易给论坛管理方面造成标准不一致的困难。这是我个人意见。
问:都有哪些网友真名上帖?
答:真名上网的还有封从德先生,洪哲胜先生,台湾的,赵达功先生是深圳的。
问:赵先生在深圳,那么大陆网友还是可以上来了?
答:那要用代理,很麻烦。有些大陆网友就是因为太麻烦,而且代理也用着用着就不灵了,又要换什么的,三弄两弄就没兴趣了。上网怎么说也是业余的玩儿,业余爱好,技术上的不方便也影响了很多大陆网友上帖。我觉得非常可惜。我们在海外总是想跟家乡保持联系,不要变成那种僵化落伍的老华侨。我刚出国的时候就觉得海外华侨都比较保守,思想好像停留在他们出国的那个年代。我们就很想避免这种情况,现在封了网,对两方面都是很大的损失。
问:你还是可以从网上看到新闻吧?
答:对,是这样的。可是网络交流最突出的优点是即时交流,而且可以对话,浏览网页就像看报纸一样,跟网上讨论不能比。
问:我看你们网站的内容很丰富啊,关于世界各地的文章都有。
答:是这样的。有关于德国、意大利、希腊的文章,这两天是刮俄罗斯风。我们的网友分布在世界各地。我认为比较正面的一个现象就是这里写的都是所在地的情况,还有游记什么的,同时又是用中文写的,是一种比较好的平衡,既可以感到母语的亲切感,同时又可以看到一个广大的世界,可以避免局限于华人圈子里。通过中文的窗户看整个世界,而且中国文化背景都是融化在血液中的,观察世界也有自己的特点,这也是我们想努力的,或者说也是网友们的愿望。举一个轻松点的例子,不记得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大概是从台湾到美国的人讲的故事,说穿衣服,住房子,开车,都容易接受,就是肚子最难改造,还是要吃中餐,吃不惯西餐。很多人出国几十年都是这样。但是这种情况好像有变化,好几个网友都在讲,“西餐压倒中餐”,就是用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对待“吃”,介绍西餐的文章也不少。兼容并蓄,中西餐都好吃。
问:你们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啊。
答:过奖,不敢当。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我们都有工作,业余上网的。
问:请问你们网站的网址是?
答:我们总坛的网址是:http://209.108.201.123/XHC/XHCMain.asp
问:好,今天就到这里,谢谢你接受采访。
答:也谢谢你的采访,谢谢大家!
--------------------------------------------------------------------------------
一个和好的自我介绍!加油! -洪哲胜- [0 bytes] -2004-4-15 08:22 [Click:2]
作者:
芦笛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总觉的芦爷现在像窝里的兔子,要是有当年扫荡民运的一半种,就再起兵把新海川灭了去。
--
吃草的老虎
- (0 Byte) 2004-4-15 周四, 下午11:16
(96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5004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