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论诗(2)-毛诗 |
 |
Mew2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070
经验值: 33
|
|
|
作者:Mew2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俺昨天晚上写了论诗(1),本来打算有情绪再写(2)的,今天晚上干别的
事打不起精神来,就来说说毛诗。
俺年轻的时候,很崇拜毛,更喜欢他的诗词。因为年轻气盛,毛没长齐就小
看天下人,毛的“豪放派”诗词自然很合俺的胃口。现在年纪大了,反而不
太喜欢豪放,更不喜欢没来由的豪放。
俺过去以为,现在还是以为,当代人写旧诗词,只有两个人将来留得下来,
一是毛,一是聂绀弩。聂的诗很诙谐,自成一派,自古所无,可以聊备一格。
毛写诗词,有感而发的为上。自然,毛发表的诗,似乎都是有感而发的,没
感,他干吗要放屁?不须放屁,这是老毛做事的原则。老毛四十岁出头成了
一把手,年轻时候的气盛一下子有了着落,所以对情景写出的东西在俺看来
是千古绝唱:
忆秦娥 娄山关 1935.02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唐代的行伍诗因为大多不是将军写的,写不出这个味道。高适写那些诗的时
候,还是个参谋而已,做了节度使以后反而写不出了。岑参似乎一辈子都是
参谋秘书,所以也写不出。岳飞是了不起了,俺还是觉得他的那几首没法和
老毛比。
俺觉得这首娄山关句句都好,最喜“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和“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前者写声,后者写景。遵义会议刚开完,后人来理解老毛当时
的情绪,恐怕也只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才能说出。
老毛在登上颠峰之前,写情景的词俺喜欢这一首
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秋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非常平易,但没有功夫写不出。“人生易老天难老”也是源于李贺的“天若
有情天亦老”,难得他老人家用对了地方。
还有更早的,是这首
菩萨蛮·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俺没有必要每句都来欣赏一番。
老毛这个人,天生的强人,儿女情长的东西写的不好。他写给杨开慧的那词,
俺觉得味道不够,比不上纳兰,更比不上李后主。
老毛的佳句甚多,俺不一一列举,这里提一下俺最喜欢的一句,很政治化的,
但的确很动人的:“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我记得很多豪放
的年轻人,甚至要长江黄河倒流的,怎么比的上这两句?
老毛的词的确胜过诗,诗也写的少。他喜欢三李,俺也喜欢三李。李白不须
说了,他对李贺情有独钟,借用李贺N次。“一唱雄鸡天下白”比李贺的“雄
鸡一声天下白”要好些,起码平仄更好些。俺喜欢李贺,但更喜欢李商隐,
可能后者看起来更是个平凡人,平凡人的情绪化作弯弯曲曲的隐喻,比较对
俺的胃口。
老毛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之后,基本上写不出好的东西来了,即便如此,类似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的,大概也能和崔灏比试比试。为啥
写不出年轻时代的东西?一个原因大概年纪的确太大,一个原因大概是处境
改善了。
作者:Mew2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