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台湾二题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台湾二题
所跟贴
台湾二题
--
芦笛
- (3897 Byte) 2004-4-04 周日, 下午11:30
(1251 reads)
黄星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老芦厚爱,此黄非彼黄啊 ^_^ 用布尔什特模式看待民进党似乎too simple too naive
(257 reads)
时间:
2004-4-05 周一, 上午2:59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容我细细道来:
台湾基本上是北蓝南绿的态势。为什么这样呢?我想一个原因是中上阶层多集中在北部。历来政府机构、大学名校、中小企业都在北部。南部的农家子弟如阿扁都以能上北部大城读书就业为荣。南部历来多以务农为主,后来才有加工区、钢厂、船厂等工业。所以基本上平均学历、社会经济层级的曲线是自北向南下滑。
再看国军入台的入口及驻扎又以中南部为主(台南、高雄、左营、屏东)。南部的军营眷村和农民的语言隔阂与冲突可想而知。而北部的本省外省籍多半混居。这些大约可以说明民进党及其前身美丽岛派形成的社会背景。所以总的来说,北蓝南绿的形成,一是知识水平的差异,二是外省本省的族群的集中和分布。
再来是很多人不太注意的一点,民进党创党的一批和台湾基督教长老会的密切关系。(所以有李登辉、阿扁的摩西、出埃及之说。)这次大选台湾基督教长老总会就嗦使全省教友挺绿。这和中台禅寺挺蓝的单一事件不能相比。我没有确实的数据,不过在人数上应该是长老会(为台湾基督教的大支派)的教友多的多。
另外一个民进党的形成地理背景是日本和南加州。在台独的流亡时代,主要头头都集中在这些地方。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用布尔什特模式看待民进党是不恰当的。
那么怎么看待民进党、台联、建国党之流呢?我认为是日化教育(李登辉、金美龄)、本土地方意识、长老会组织(美式)等的混合。和苏共布尔什特模式一点也不搭嘎。没一个是留苏的或吃共产党奶水长大的 :)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5122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