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五十五年一声长叹,九十三年一声bye-bye,我的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中国人你怎能忘记?!! |
 |
所跟贴 |
已向英特网搜索 黄河断流。 共有 17,900 项查询结果 -- 邢国鑫 - (2340 Byte) 2004-3-23 周二, 下午8:46 (108 reads) |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
|
|
作者:邢国鑫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关于黄河断流的思考
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副局长 陈朝君
编者按:源远流长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如今的黄河渐渐枯萎了。据有关
部门统计,从1972年至1998年27年间,黄河有21年出现了断流,断流最长的一年达226天。
黄河断流不仅给两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影响,更加重了黄河的污染,使水环境恶化。
黄河断流的原因何在了请看——
黄河纳百川、汇干流,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灿烂的文化,然而,从本世纪70年代开
始,黄河渐渐枯萎了。1972年以来,黄河有21年出现断流。断流严重的1997年,山东利津水
文站全年断流13次,累计226天,330天无水入海。断流起点曾溯延到开封柳园口附近,全长
达704公里。不仅如此,黄河中游各主要支流也相继出现断流,更为严重的是黄河源头部分
河段,1996年和1998年已多次出现前所未有的断流。黄河源头玛多水文站流量已从原来的30
立方米每秒—40立方米每秒,减少到目前的10立方米每秒。黄河断流长期发展的态势极为严
峻,已直接影响到两岸城乡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并使环境容量减少,加重了黄河水污染
和水环境恶化。由于断流使淤积在下游河道内的泥沙数量增加,泥沙主要位置由滩地转向主
河槽,一旦发生特大洪水,黄河决口改道将不是危言耸听。入海水量的减少,河口地区土地
盐碱化加重,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解决黄河断流问题已迫在眉睫。
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
黄河断流是自然与人为因素叠加所致,但以人为因素为主。其一,黄河96%的河川径流
来自上中游,由于水土流失加剧而导致的草原严重退化、土地荒漠化不断发展,以及降水减
少和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等生态问题,使出境水量大幅度减少,同时也加剧了径流时空分布的
不均衡,枯水期径流的补给量明显不足。有关水文资料表明,1956年—1989年,黄河上游多
年平均流量为677立方米每秒,而1990年~1996年的7年间平均流量下降为527立方米每秒,减
少22.7%。其二,引水量超过黄河的负载能力,且存在极大的浪费。全流域引黄能力为6000
立方米每秒,仅下游地区驰4000立方米每秒,远远超过黄河的年均流量。多年来,1000立方
米黄河水的价格仅相当于一瓶矿泉水,群众节水意识十分淡薄,浪费水的现象极为严重,黄
河流域农业引黄灌溉多是大水漫灌,严重的一亩地要用水1000立方米,耗水定额高出同样气
候条件下先进灌溉定额的50%—100%。由于技术水平低,引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在40%
左右,万元产值平均用水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多,高出节水先进国家6倍以上。同时,全
流域工业废水处理率尚不足21%,用水量增长又加大了污水排放量,水资源的可利用量相对
减少,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其三,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缺乏有效的监控,不能对引水
量实行科学统一的调度,一遇干旱,各地同时引水,很难做到上中下游通盘考虑,使供水矛
盾更加突出。
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
黄河断流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领导同志去年曾就《经济日报》“黄河
断流万里探源”采访活动批示指出,黄河断流是全国上下关注的一件大事。从根本上解决黄
河断流问题,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实行涵养水源、节约用水、防止污染相结合;
必须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以节水为关键,进行综合治理;必须从长计议,全面考虑、科
学规划、周密计划,合理安排水利工程。总之,这是一项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系统工程,要深入研究,为遏制黄河断流事态的进一步恶化,我们需要把经济的、法律的、
科技的手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
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统一规划、调度和管理,兼顾人民生活、农业、工业生产和生态环
境需求,统筹上中下游关系,实行计划用水,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应成立“黄河流域水资
源管理与保护领导小组”,由国家有关部委、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沿黄各省(区)人民政府主
要领导组成。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为其办事机构并且拥有对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的
职能。另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执法
力度,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此外,要高度重视水的商品属
性,制订合理的水价政策,用经济杠杆调控用水需求,杜绝水资源浪费,促进科学用水,合
理用水。
其次,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水利设施改造和新技术推广,建设节水型农业。据统计,
黄河上游地区年耗水量从50年代的73亿立方米增加到90年代的132亿立方米,增长0.8倍;中
游地区从30亿立方米增加到60亿立方米,增长了l倍;下游地区从19亿立方米增加到108亿立
方米,增长了46倍。用水量的剧增,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但就用水而言,这种发展是粗
放的。全面节水、适水发展是短时期内解决黄河断流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
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节水的突破点应放在农业上,特别是引水量大、浪费大、节约潜力也
大的引黄灌区。
第三,要持之以恒地开展以水土保持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断流问
题。人类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而对土地资源的不合
理开发利用又是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源。要以产生最大经济效益和形成最佳生态环境为治
理开发目标,尽快修订和完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正确处理人口与资源、环境
之间的关系,加强梯田、坝系等工程措施建设,改变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实现集约化生产。
提高黄河流域水泥涵养能力和枯水期补给能力,是解决黄河水沙矛盾的治本之策,是确保黄
土高原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需要,也是缓解黄河水资源紧缺的长久之计。实践告
诉我们,搞好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入黄泥沙,节约冲沙用水,就是相对增加了黄河
的可利用水量。
《中国水利报》蓝色周刊 1999.3.23 第2版
作者:邢国鑫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