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科学与宗教 -- 读湘君的“救赎中国”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科学与宗教 -- 读湘君的“救赎中国”   
所跟贴 科学的假设完全可能是错误的, 为何宗教的假设就一定是正确的? -- 人之初 - (103 Byte) 2004-3-19 周五, 下午10:24 (122 reads)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感谢上帝!当我们这样解释圣经时,一切都有了完满的答案 zt 玛歌 (135 reads)      时间: 2004-3-19 周五, 下午10:28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感谢上帝!

当我们这样解释圣经时,一切都有了完满的答案



玛歌



没有信仰的科学就像跛了足;没有科学的信仰就像瞎了眼。

───爱因斯坦



艾伦•沙埃基(AllanSandage)是一位年近古稀的天文学家,浩瀚宇宙始终是他的挚爱。虽然时间毫不留情地在他头发染上灰白,可是他日渐佝偻的身躯,依然长驻於望远镜前。他穷毕生之力,倾心发掘星宇间的奥秘,希望能探测出宇宙的起源和终极。从智利到加州,都有他的足迹。而他的观察,和其它二十世纪天文学家的发现十分雷同:根据观测遥远星球的活动,他们计算出宇宙膨胀的速度和宇宙的年龄──大约是一百五十亿年左右。



但是沙埃基并不因此而满足。当他透过高倍望远镜,面对著晶莹闪烁的超级巨星时,他的心中涌流出无限激荡和迷惘。从小是个无神论者,他有太多的疑惑,是天文探测所没有办法解析的。对他而言,广大宇宙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其次,沙埃基还发现,单靠理性思维,并不能为他提供终极的答案。於是在五十岁的年纪,他决定接纳上帝进入他的心中。他说:“是我的科学训练,驱使我断定:科学本身,并没有办法解释这个复杂的宇宙。只有经由超自然的上帝,我才能明了存在的奥秘。”



科学寻求上帝



在此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在他们的专业领域中,体验到神圣的奥秘和上帝的本质。1998年7月20号的《新闻周刊》(Newsweek),在一篇名为〈科学寻求上帝〉的专题文章中,就报导了当代英美四位杰出科学家,他们对信仰的看法和委身:



其中的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教授查理士•汤斯(CharlesTownes),是196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和他的同事共同发现雷射的基本原则。他说:“身为一个虔诚的信徒,我深刻感受到……造物主的存在和作为。他远远超越了我的渺小,却又时刻与我同在。”他认为近代科学家对於天象的研究,揭示了宇宙运转法则中无限的智慧,这和他的信仰不谋而合。



第二位是耶稣会教士威廉•史托褚(WilliamStoeger),他现任职於亚利桑那大学,并且是梵谛冈天文学会的会员。他在中学时代读了一本关於古生物的书,开始对创世记的记载产生困惑。後来有位神父告诉他,用比喻式解经的可能性,他终於恍然大悟。



当代英国女科学家约瑟琳•波内尔(JocelynBellBurnell),是旋转星球(Pulsars)的发现者。她虽然不认为研究和信仰可以达到完全一致的地步,但她仍然觉得没有信仰的人生是极其孤寂和恐怖的。



最後一位,是杰出的物理学家约翰•波金豪(JohnPolkinghorne),他於1982年按立为英国国教的牧师。他对上帝的信仰,是建立在涵盖於宇宙中的智慧和目的上。他认为:如果抽象的数学能揭穿宇宙的奥秘,那就表示了造物者的理性层面;而自然界中生命和思想、意识的结合,则显明了创造的目的。



额西尔的宇宙创造日



其实,在西方历史上,科学和信仰一直维持著唇齿般的关系。虽然早在十六、十七世纪,科学革命滥觞之际,哥白尼、伽立略和克卜勒曾经精确的推测出,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观,这与当时教会所支持的地动说大相迳庭。但是,他们三人均为虔敬的基督徒,坚信他们新发现的世界观,与上帝的能力和神性并无任何冲突之处。



科学和信仰的分裂,始於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盛行之後。然後在十九世纪,达尔文出现後,“上帝”和“科学”的决裂,成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化迷思”(CulturalMyth)。然而事实上,从历史的角度来追溯,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麽简单和绝对。



科学和信仰分道扬镳的关键之一,在於对圣经中创世记的理解和诠释。因为许多科学家和基督徒对於圣经创世记第一章──神创造宇宙的实际年代,有所误解和争议;导致一般科学家觉得基督教荒诞可笑,甚至违反理性、逻辑。



争端的起因,源自1642年,当剑桥学者约翰•莱富(JohnLightfoot),以权威性的口吻,提出西元前3928年的9月17日为宇宙创始日。数年後,爱尔兰大主教詹姆士•额西尔(JamesUssher),将此日更正为西元前4004年的10月22日。在此之後出版的圣经英王钦定本(KingJamesVersion),就正式采用额西尔的日期,作为创世记的注释,甚至标题。



当时许多的信徒,没有办法辨认到底哪个是圣经原文,哪个是後人的注释,所以额西尔的宇宙创造日,就根深蒂固地刻印在不少认真、虔敬的新教教徒的心中,长达150年之久。



莱富和额西尔所断定的宇宙创造日,是根据两个主观的假设:(1)圣经中所记载的家谱,没有任何省略之处,(2)创世记所记载的创造天数,是连续不断的24个小时。结果,额西尔的日期在1905年正式被约翰•史脱特(JohnStrutt)推翻。因为史脱特研究岩石的年代,确定有20亿年。



一“日”之争



其实,不少早期的的基督教教父和圣经学者,都主张比较古老的宇宙创始日。这些人包括第一世纪的犹太历史家约瑟夫(Josephus);第二世纪的主教和殉道者爱任纽(Irenaeus);第三世纪教父俄利根(Origen);第四世纪的教父巴西流(Basil);第五世纪教父奥古斯丁(Agustine);以及之後第十三世纪的义大利神学家阿奎那(Aquinas)等。所以早在十九世纪的天文学、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各学科发展以先,这些基督教史上的权威人士,对圣经中创世的记载,就有了较宽广的认识和解释。



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伟大神学家奥古斯丁:他并不赞成完全按字面来解释创世记的六日创造。奥古斯丁提出:创世记所记载上帝创造的时间,并非指普通连续性的每一日。他觉得上帝创造万物,并不是直接依照时间流程来排列;而是根据不完全明确的程序和关联。他主张有些创造是以完整型态出现,而另外一些则是随著时间的发展而形成。



但是在1919年,因著世界基督徒基要派协会(World'sChristianFundamentalismAssociation)在费城的成立,许多基督徒从此被囿限在一种狭隘的科学观内,落入了作茧自缚的陷阱。此协会不仅强调神的创造和人的堕落,它还将额西尔的宇宙创造日,提升到与圣经同等的权威地位,并要求信徒完全接受。同时,此协会反对生物界任何程度上和区域性的演化过程,并将演化论和邪恶化上等号。



美籍加拿大裔物理﹑天文学家休兰•骆思(HughRoss)博士,在他的著作《上帝的指纹》(TheFingerprintofGod)中,强烈抨击基要派协会的立场。骆思曾经在加州理工学院,做过半星球体和银河的博士後研究,现在则全心投入重建科学和信仰关系的事工。



骆思认为,创世记的第一章记载神在六“日”之内,从一片“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之中,奇蹟似地创造出适合人类居住的栖息所。对於这个“日”,该做何解呢?到底是指廿四小时,或是数百万年的时段?经过骆思详细分析圣经中其它相关的经文,他相信创世记中的日数,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的重要论点有四项:



(一)研究圣经中其它的日期,我们发现这些日期的程序,具有显明上帝高超的计划和至高无上的权威的寓意。例如《但以理书》9:24-27,就是一个阐述弥赛亚降临的时间表。而《启示录》8-9章,则揭示基督二次降临之前的连续灾害。



(二)希伯来文的“日”字,基本上可以有四种解释:1从日出到日落,2从日落到日落,3光阴,4特别的时期。



(三)《创世记》2:4“创造天地的来历,在耶和华造天地的日子……”,在这里希伯来原文是“世代”,而且有复数的意思。



(四)圣经作者经常用山岳或是“世界的建立”的长远年代,来比喻神永远的存在。例如:《箴言》8:22-31。



同时,现今有越来越多的保守派圣经学者,认同“神所主导的演化”──就像科学界一切物质的变化过程,都是由造物主在设计和掌管。而且,他们认为创世记是一本阐明神和创造物之间的关系,多过於对宇宙创造提供科学和历史解析的文献。这正符合了一位红衣主教之言:“解释天体如何运行,并不是圣经的原意;指导人类如何进入天国,才是圣经的初衷。”



不论如何,当有限而脆弱的人类,想要明了宇宙的奥秘时,无论是从科学还是信仰的角度,一种仰望、崇敬的态度,或许是有益的吧?!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0378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