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作家的生命》随笔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作家的生命》随笔
九哥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209
经验值: 0
标题:
《作家的生命》随笔
(767 reads)
时间:
2002-3-10 周日, 下午8:06
作者:
九哥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作家的生命》随笔
连着几天写不出东西,脑子里不来灵感,肚子里空荡荡,心里像欠了债,全身腰酸背疼,还总是打瞌睡。一向熬夜的老九,昨晚10点钟就摆平了。早上5点钟又爬起来,还是不来戏,于是乎想起这么一句话:
“我是诗人,诗人的活就是写诗。可现在,从早坐到晚,都两个多星期了,就是没有诗出来。”这话出自白涛、一位中国有名的诗人之口。(尤其在十几年以前很有名)
“是啊,写书的冲动在于有人看。没人看,写了干什么?总不能写一大堆书给自己看。”这话又出自孔捷,一位很杰出的工人作家,40岁以上的国内文化人都应该很熟悉的人。
我是在1989年,挪威奥斯陆大学举办的“中国海外作家座谈会”上听到他们讲这些话的。
参加座谈会的除了这两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以外,还有其他好几位应该都是不得了的大陆作家和诗人。其他的就是原来就寄住在美国的中国人作家。之所以要加上中国“人”作家,是因为他们虽然都是中国人,但并不一定用中文写作;或写的作并不一定就是为了给中国人看。
在寄住在美国的中国人作家中,有一位保养得很好的青、中年女士,叫“小”什么来着。据说她左手操中文右手操英文、是文坛的双枪小太婆。“我的作品,只适合一部分读者,而这一部分读者很可能又不是大陆的。这没有办法,我写不出雅俗共赏,皆大欢喜的作品来。”
另一位寄住在美国的中年男作家姓李。他用了很多口水来谈论“保护中国文字的纯洁性和特点美”。他好像很担心有一天中文变得不再是中文了。中文从古代汉语歪曲成现代汉语,失去了之乎也者的韵律,已经是一个极为令人心疼的遗憾。解放后的汉字简化,把本来很优美的汉字变成些丑八怪,更是罪大恶极。到80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在我们纯洁的汉语中又混进些什么“的士”、“酷”之类的杂种,就好像中餐桌上夹放了半块汉堡包或两块残剩不全的肯得鸡一样不堪忍受。(鄙人自变成外国人,对中文就开始不够自信,所以一定有听歪了的地方)
休息时,我在走廊里碰到李作家。他的脚包着一双纯洁的中国手工布鞋。正当我想试着问他,“会议完了是准备坐汽车、还是坐轿子回饭店”,他掏出包“三五”来。
“我从不教唆他人吸毒,并不是小气。”
我立即谢谢了他的关心和声明老九烟酒不沾。
“你刚才想说什么来着?”李作家问。
“没、、、你已经回答了,没什么了。”
寄住在美国的还有一位比较年轻的杨作家。在座谈会上,扬作家鞋一脱盘腿坐在椅子上。那架势很难不让人联想起中国历史黑白电影里的北方农民、那种盘腿坐在炕上的体态。小时侯听说过只有北方人(过去的北方人)才有每个月都要洗一次澡的文化。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有一些北方红卫兵串联到南方,我也曾看到过他们几十个人光着身子睡在一起,自己抓、或相互抓(虱子)。(亲爱的读者请千万不要偏想到孙悟空的弟兄们)有一天出大太阳,有几个北方大哥哥用干毛巾在背上搓啊搓,搓出许多蚂蚁来。有一个哥哥还告诉我,“在北方,这叫洗旱浴。很舒服的!”并很亲切地邀请小九也来试一试。
扬作家虽人年轻又住在美国,却好像丝毫没有忘本,还是满口国粹,开口一个“你他妈”闭口一个“我他妈”地要搞“海外文学救国”。鄙人向来有为伟人居小节的毛病,每听到一个“他妈”,就要耸着鼻子闻闻,担心万一他没换袜子而污染座谈会的空气。
座谈会上的发言基本上是被美国的中国人作家承包了。中国大陆的作家们,似乎有点“乡里人进了城”的拘束。比如、孔捷是老九颇熟悉的作家,文化革命后,写了不少很有嚼头的工人作品,所以很想听听他的见解,但他一直不肯出声,甚至对其他人的高见,也好像是睁着眼在打瞌睡。直到杨作家唱完了那些“文学救国”的高调后,才无可奈何地说了“总不能写一大堆书给自己看”这听起来很不豪言壮语的话。这话又让九哥想起那句“自己拉琴给自己听,是不是有点自己跟自己做爱的意思”。那是位叫David的英国朋友、听说鄙人做CD是“给自己听听”的时候,这样评论的。
其实我有点同意“自己跟自己做爱,只要不劳累过度影响健康,也不能算是个太严重的错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既不用麻烦别人又不会有碍观瞻,还能抓住最佳火候找到最佳感觉,并且随时随地都、、、何乐不为!)
只是“自我做爱”救不救得了国,老九就还没来得及学习,恐怕要花很大的气力吧?
孔捷讲完后,另一位大陆作家也哥唱弟随地:“作家的生命就在于写作,写作的动力和灵感又来自于读者,我们的读者又都在中国。如果中国把我们的书永远禁下去,我们的生命又会在哪里?”这两位大陆作家的理论,无论从内容到语调都逊色于美国中国人作家们的豪言壮语。那两位大陆作家讲完了还都说要去上厕所,而且一去就好久没有出来。
再回到那位诗人白涛,他的事我知道一点点。他是被挪威奥斯陆大学的B教授一手“救出来”的。老九当时的管家女玛利安正在B教授手下打杂,所以与白涛的联络,比如信件传真,有一点是鄙人的义务劳动。六、四失败后,B教授找到我的玛利安,“中国的作家们有生命危险,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救出他一两个。”
白涛的救出,成为B教授功劳簿的一新大页。
听说要和白涛见面,九某因背不出几首唐诗,有些不好意思。本以为诗人都是出口成章,想不到见面只问了我好像是“这儿米怎么买,地铁有没有折扣票”之类,毫无诗意的事情。当时我还以为大诗人和九某这等小市民“话不投机半句多”,直到在众作家同行睽睽之下也说出了“我从早坐到晚,都两个多星期了,就是没有诗出来”,这很不高级的话,才确认了以为白涛小看老九纯属小人之心。
直到今天、我仍在想,因为六、四,被西方的专家教授们救出“生命”的中国作家到底有多少?而在这些作家中,到今天仍有“作家生命”的又还剩下多少?
老九我虽然还没有完全化成“作家”,又不是被营救出来的;但脱离了土壤就结不出果的滋味还是很有点体会的。
谣传中国政府里有的人对“跑出去了的人”采取“不许在大陆发表作品,不许再回大陆”的办法。如果真是那样,就有点像中学时的那场恶作剧:和几个同学打赌跑了出去,害得家长学校到去找,惟独九某输给了伟大的母亲:“跑得出去算什么屁本事,真有狠就永远不要再回来。”
就发发慈悲吧,母亲!
九哥
于日本2001年6月9日
声明:为了保护作家们,文章中人物的姓名都有改动。
来自∶九歌国际网
http://www.danielviolin.com/jg
作者:
九哥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82232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