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代表委员提出疑问———虽然风很大,但怎么没有漫天黄沙,甚至还能看见蓝天?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代表委员提出疑问———虽然风很大,但怎么没有漫天黄沙,甚至还能看见蓝天?   
邢国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20
文章: 7501

经验值: 206975


文章标题: 代表委员提出疑问———虽然风很大,但怎么没有漫天黄沙,甚至还能看见蓝天? (337 reads)      时间: 2004-3-11 周四, 上午3:29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大风不见漫天黄沙 个别扬沙天不影响北京蓝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1日02:04 京华时报

从去年开始,“沙尘暴”不再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但昨天北京的扬沙天气还是让一些代表委员议论起来。一些见过沙尘暴的代表委员提出疑问———虽然风很大,但怎么没有漫天黄沙,甚至还能看见蓝天?昨天,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沙尘暴的形成因素已在逐步减少,个别扬沙天气不会影响北京的蓝天工程。
昨日空气重度污染

昨天中午12点,市环保监测中心采集到了当天空气质量日报所需的最后一批数据,专家对所有数据处理后得出了污染指数为446,空气质量为五级、重度污染的结果。昨天的五级天是今年出现的第二个五级天,但它的成因不同于2月19日出现的五级天,也不同于以往曾经出现过的全部是由外来沙尘造成的五级天。前夜,西北风夹裹着大量沙尘侵入本市,本市各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相继测到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值都超出了仪器的量程———每立方米1500微克。

局部还有本地扬沙

高浓度的外来沙尘移出本市后,并没有使空气质量转好。这是由于受到6-7级强北风的影响,大约从昨天7点钟开始,本市的空气质量又转为主要受局部扬沙控制,石景山古城和奥体中心两个空气质量监测站测到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仍为每立方米700微克。虽然比1500微克低了许多,但可断定不是外来沙尘引起,而是由本地扬沙所致。12点钟,可吸入颗粒物的全市平均值降至每立方米235微克。通常情况下,若本地没有裸露地面,大风带来的沙尘移出本市后空气质量会转好。但令人遗憾的正是由于本市存在着大量裸露地面,大风在移走了从西北地区飘来的沙尘后,又卷起了本地裸露地面上的沙尘。

扬沙不改蓝天目标

“大风扬沙不会改变环保局今年62%的蓝天目标!”市环保局杜少华副局长告诉记者。今年,市环保局有一项重要工作———在好天的情况下多拿二级天,遇到扬沙天气首先控制住本市的沙尘源,杜绝二次扬沙天气。

杜少华说,根据以往的经验,一个星期的扬沙后会带来二次扬沙,又会给好天气带来致命的影响。“目前,一是在好天的情况下要采取综合措施,以控制颗粒物污染为重点,大力削减污染存量,使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减少;二是要控制住本市的沙尘源,包括覆盖工地、马路清扫等。”

扬沙侵扰5小时

从昨天凌晨1点开始,本市西北端的延庆县空气质量监测站最先监测到外来沙尘,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超过每立方米1500微克。

2点,西北部的定陵、昌平、门头沟、石景山古城以及城区北侧的奥体中心监测子站的数据都超过了每立方米1500微克。

4点钟,最南端的监测子站大兴区榆垡站最后测到了沙尘,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值超过每立方米1500微克。

早晨6点,外来沙尘移出本市。

委员声音

作为北京风沙源头阿拉善应建生态区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其仁旺其格建议,应将阿拉善盟地区作为国家的一个特殊生态治理区,加大治理力度,以解决华北、京津塘地区的风沙问题。

据资料分析表明,京津塘地区近年的扬沙、尘雾天气多数源于阿拉善盟地区。目前,其境内的三大沙漠每年以10米—20米的速度(折合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扩展,人工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沙化程度,生态恶化的形势极为严峻,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阿拉善盟地区生态恶化问题受到了国家、自治区以及专家学者和新闻界的密切关注。内蒙古自治区将其列为“十五”时期五大生态重点治理区,即阿拉善自然封育治理区。

2002年5月,国家领导人批示:“抓紧研究制定阿拉善地区生态治理综合方案。”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等领导也作出相应批示。为此,阿拉善盟盟委、行署组织专门班子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编写了《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该生态环境治理规划中全面阐述生态退化的主要表现和影响,分析原因,从生态环境可治理的多角度出发,提出总体思路和近远期要达到的目标。根据各地治理单元的生态功能,从空间位置分布上将阿拉善地区划分为七大生态综合治理区,设计规划生态治理过程中需要实施的四个重点工程,工程需要资金38.39亿元。本报记者郭爱娣

风沙源治理工程初见成效

昨天,国家林业局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初见成效,北京本地形成沙尘暴天气的可能性不大。

据国家林业局有关人员介绍,沙尘暴天气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通过植树造林是可以减缓的。2000年6月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到去年底,共完成工程林业建设任务1523万亩,占国家计划任务的99.2%,区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与2000年相比,林草植被覆盖度提高了20%左右。

据了解,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改善和优化北京、天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骨干工程,工程建设范围涉及京、津、冀、晋、内蒙古5省市区的75个县级地区,建设期为10年。本报记者杨杨

首场沙尘“祸首”来自蒙古

北京市气象部门昨天宣布,沙尘天气主要是受到蒙古国南下冷空气的影响。专家预测,这次沙尘过后,天气以晴为主,近几天将不会再有扬沙浮尘天气。

每年3、4月份是北京沙尘天气的多发期。由于去年冬季气温明显偏高,降雪偏少,北京沙源地和北京周边地区解冻比较早,地表土壤干燥,一遇大风易扬沙尘。而今年春天的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大风天会比较多,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沙尘天气的可能性。北京本地的沙源近两年已经基本得到治理,本地起沙的条件比较弱,今年影响北京天气的将主要是外地沙源。本报记者王秋实







代表委员提出疑问———虽然风很大,但怎么没有漫天黄沙,甚至还能看见蓝天?



作者:邢国鑫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邢国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53844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