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奇特的视角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奇特的视角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奇特的视角 (941 reads)      时间: 2002-2-24 周日, 下午7:43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奇特的视角



芦笛





911事件发生后,我和思云在网上爆发大战。老芦一激动,什么尖锐的话都说了出来。如果思云不是儒雅君子,早就和我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了。后来老美开始轰炸阿富汗,我写了篇《终于动手了》,谴责美国政府在外交上一贯的鼠目寸光的实用主义。思云立刻写了个跟帖,说是他本来想写篇《日本没有想像的坏,美国没有想像的好》来驳我,现在我此文一出,说明我对老美的坏处也有清醒认识,他的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我当时看了那跟帖,只觉得满头雾水:这都哪跟哪啊?我和他辩论中展示的基本论点,根本就不是对美国和日本的认识和感情问题。凡是细心看过老芦有关文字的读者,恐怕都能看出,911事件之所以让我感到痛心,首先当然是我接受的西方人道主义精神使然,但更重要的是,在我看来,它可能导致中美关系出现危机,国人中普遍出现的那种大喜若狂,严重伤害了美国人民的感情,在国际社会中普遍丑化了中国人民的形象。我当时特别担忧政府也被这反美思潮席卷而去,为此才不顾伤痛疲惫,熬夜扶病写了《漫议911事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其结果是为我想制止的反美思潮火上加油,而思云因为写了《正义》《草鞋》帖,却像凯旋的凯撒一样,受到狂热的欢呼。



无独有偶,一位国内网友看了我那《动手》帖,来信表示钦佩,说老芦生活在美国,得到了美国人的许多好处,却还能如此客观冷静地看待老美的举措,实在难得,云云。那信让我立刻想起思云的反应来,由不得对自己苦笑了一番:原来,大概在许多国人心目中,在网上和国内同胞对吵、说老美好话的网友包括老芦在内,这么干都是因为得了人家的好处。



在此之前,网友易往崇先生也在坛子里贴了篇文章,分析国内外华人对911事件态度截然不同的原因,说那是“屁股决定脑袋”,在美国的华人因为靠得近,对此惨祸自然感同身受,而国内同胞因为离得远,没有切肤之痛,当然反应也就不同。他这说道在我看来当然有一定道理,但失之简单化,首先是忽略了东西方不同的人文价值观念,具体来说就是截然不同的人命价值观,其次是严重忽略了国人那幸灾乐祸的反应,其实是政府多年来煽动的仇外心态的集中爆发。不料此文一出,网友邑水寒先生竟然击节赞赏,称老虫乃坛内水平最高的好同志。



老邑虽是资深“共奴”,当年在《大家》曾被某反共义士死盯着骂了快一年,但我比较重视该“奴”的见解,连他都赞好,想必确有什么道理。于是便去想那道理,想了很多很多,最后大彻大悟,发现了中国人的独特视角。



老芦写起文章来,因为字里行间常常激情澎湃,给人的印象是我这个人意气用事,易走极端趋于偏激。只有细心的读者如易明先生,才能看出老芦的话全是理性的、冷静的实证结果。如果说文革给了我什么好处,便是它教会了我决不受感性煽惑而丧失理智,一定要用理性冷静地分析某件表面上看来是大义凛然、轰轰烈烈的正义事业的实际效果。这种思维习惯,使我虽然在处理个人事务上常常意气用事,一言不合便与人大打出手,但在考虑政治问题上却很少受私人感情的左右。因此,虽然我比那些网上反共义士有多得多的个人的反共理由,但不但不会逢共必反,而且坚决反对六四那种祸国殃民的勾当,反对任何用暴力推翻我党的鼓吹和尝试,主张在现行体制内一点一滴地进行改良。



同样地,我反对仇外思潮,鼓吹中美亲善,是因为自己坚定地相信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乃至于中外关系,是中国走出一个世纪的排外-学外-排外的“鬼打墙”循环,实行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决不是因为自己得了美国人的什么好处。我爱中国,因此而亲美。爱国是我亲美的出发点以及感性和理性统一的理由。在骨子里,我其实是个货真价实的不可救药的爱国贼。



奇怪的是,尽管上面这些话我已经说过万万千,除了个别颖悟的网友如出尘公子外,似乎大部份国内读者并不能理解。他们的思维定势决定了的看问题方式就是:你既然骂共党,必然是心理受创,利用一切机会发泄怨毒;你既然说老美的好话,必然是感情上为美国人所敝,把老美理想化了。换言之,人家不是去看你说的话有无道理,而是如破案人员一样,去追究你的作案动机。



的确,在网上和国人辩论时,最让我困惑,最让我一筹莫展的就是这个问题。当初风海客先生驳我,就是根本不管我的基本论点,一口咬死我写《丑陋》系列的根本动机是因为毛泽东剥夺了我的教育,导致我只看过毛著和鲁著,现在越想越鬼火起,所以上网报仇。《银河》“网上巨星”也曾悲天悯人地对我严重的心理障碍表示同情,认为那就是我上网写作的基本动机。比起来,思云认为我出来和他辩论,讲老美的好话,是因为在感情上受了人家的蒙蔽,说起来已经是客气得多了。



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奇特视角。它的特点,是论者自己考虑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不是客观的祸福利害,而是个人的好恶喜憎(或老明独创的“规范问题”)。因为采用了这个出发点,于是他们在阅读他人的文章时,便只会用自己的定势去套别人的思路,从字里行间去苦苦发掘作者的感情动机,对人家的论点论据则一律视而不见。换言之,咱们分析问题、阅读文章,使用的不是大脑,而是内分泌腺体。这也就是思云说的中国人不善于理性思维、只会感性发泄的具体表现。有趣的是,就连他自己也逃不出这民族的陷阱。



由此来看老虫的文章,那道理便豁然开朗:他那篇文章的高明之处,不是高明在理性分析上,而是照顾了国人的感性“分析”习惯,用感情因素来解释对一件可能至深至巨地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态度,无怪乎要博得老邑的衷心称颂。



因为悟出了这一点,所以当出尘公子和我“打擂”(其实准确地说应该是“对话”,因为毫无过招的战斗气氛),写了一篇十分感人的文章出来时,我便见惯不惊了。记得他说,911事件确实使我们心花怒放,国外许多人骂我们没有心肝,但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美国是我们的敌国,敌国内发生的灾难难道不值得我们庆贺(说明,凭记忆写出,倘有失真之处,请公子恕罪,请读者参考本坛公子文集)?



此话当然貌似有理:当年老美在日本扔下原子弹,让广岛和长崎化作人间地狱。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说,那比世贸大楼还惨,但当时大后方人民闻讯大喜欲狂,自发上街盛大庆祝,你能说那些人都全无心肝?



可惜公子在此处忘了许多重要的东西:第一是战争的正义性。按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他们的正义”来看,日本发生的惨剧虽然值得同情,但那是全世界制止法西斯侵略的努力的一部分,而发生在世贸中心的惨剧则是代表中世纪野蛮“文明”的原教旨主义对现代文明世界不择手段的卑鄙颠覆。第二是美国和当年的日本似乎不同,并不是什么“敌国”。这敌人的概念,好像只能在战争时期才能应用。而中美之间目前似乎并不处于交战状态。说是“对手”犹可,说是“敌国”则未免离开现实世界十万八千里。第三,最重要的是,衡量外交政策是否成功的标准,便是看它是像30-50年代的国府外交一样,最大限度地化敌为友,还是像50-60年代的中共外交一样,最大限度地化友为敌。眼下中美之间的力量对比根本不成比例,退后一万步说,哪怕美国真的成了中国的敌国,像30年代的日本那样威胁到中国的生存,我们可作的事也只能是像先总统蒋公那样,避免在感情上毫无必要地刺激对方,恶化两国关系,触发恶性事件,促进敌人全面入侵,一面加强备战,等实力足够后再和对方一决雌雄。现在两国根本不是敌人关系,咱们却去不遗余力地刺激美国,伤害美国人民的感情,用尽一切办法去把这世上最大的强国变成自己的死敌,这种愚蠢作法,真是与自杀无异!



可叹的是,据我的观察,出尘公子乃是一个天资颖悟的才子。聪明如斯者尚看不出这些彰明较著的问题来,可见咱们这民族视角是何等坑人。



更令人气短的是,在很大程度上,这种视角的确符合客观事实。这网上有许多人的确是“屁股决定脑袋并代替脑袋”,出来为老美说好话的确是出自感情因素,而不是出自爱中国的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立场。老芦写文章批评中国文化落后,这些同志纷纷赞好,而老芦才说了句“美国其实也是个文化落后的国家”,立刻就遭到万炮齐轰。如此爱憎分明,不能不让人觉得这些人上网来就是来为美国打卫国战争的。这样作的结果,其实是加深了国内外网友之间的鸿沟,为国内的反美仇外思潮火上加油。这,其实才是我出来批判形形色色的伪“第五纵队”的理性原因。



其实,哪怕走到天涯海角,无论是否入籍,无论是否跻身人家的主流社会,无论是否读过或正在天天读那本“无字天书”,无论是否自以为与中国的传统彻底决裂,once a Chinese, always a Chinese。如此而已。



作者:芦笛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06869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