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丁抒:《人祸》第十二章:毛“皇帝”不知罪己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丁抒:《人祸》第十二章:毛“皇帝”不知罪己   
所跟贴 丁抒:《人祸》第十二章:毛“皇帝”不知罪己 -- Anonymous - (31306 Byte) 2002-2-18 周一, 下午8:01 (458 reads)
大跃进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丁抒:《人祸》尾声 (231 reads)      时间: 2002-2-18 周一, 下午8:0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人祸



丁抒著



尾声



  一九六一年的庐山,同两年前一样的美。山峦、嵯岩、松木、溪流,一切都是老样子

。像两年前一样,中共中央又在这里召开了一次会议。这一次鉴于巨大的灾难已经发生,

国家面临著严峻的经济形势,毛泽东的心情与两年前大不一样了。在六二年八月的北戴河

会议上,毛说:“一九六○年下半年,一九六一、一九六二年上半年,都讲困难,越讲越

没有前途了,这不是压我?压我两年了……”(注1:《党史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二期第

二十三页。)这倒是实话。六一年时,他的确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尽管别人并没有去压他

。党和国家的日常事务已操在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的手里。毛虽然不愿召开党的九大

,退休去做名誉主席,可是他是还有了一份倦意。与人奋斗虽然其乐无穷,可是一旦成为

输家,也就难免有英雄未路之感。他没有亲近的朋友可以吐诉衷肠,却又像普通人一样需

要有个吐诉的对象,于是他在庐山便对身边的一位保卫人员谈起了他的“三大志愿”:一

是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二是邀请一个地质学家、一个历史学家

和文学家,一起骑马对黄河、长江两地进行实地考察;“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

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去批评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我这个人啊,好处占百分之七十,坏处占百分之三十,就

很满足了。我不稳瞒自己的观点,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不是圣人。”(注2:《人物》

一九八四年第四期第九十一页。)



  毛泽东叹了气,显然颇有些伤感。一九六一年八月他在庐山说这番话之前,一定已经

考虑过中共中央请他退休的可能性。了此三愿固是人生一大快事,但以他的性格来看,要

是真的被迫退休,骑马去游黄河、长江,写部自传倒还可能,沉到社会底层去搞几年实业

则绝对不会。他是个叱吒风云的人,他不甘心这样平淡地结束他的一生。他意识到了这种

结束的可能,他要抗拒这种安排,他决不打算实践它。这就是为什么他只对一位普通警卫

人员而不对党内同僚说这番话的原因。



  可惜的是,一方面他自己抗拒这种安排,另一方面刘少奇又缺乏勇气和远见去促成它

。毛泽东捱过了一九六一年,退休下台的危机已经消散,他便再也不谈那“三大志愿”了

。以后便是毛步步进逼,刘步步退却,直到文革爆发。动乱十年,一场浩劫,无数人自杀

,无数人被杀,死者名单上头一个就是刘少奇。至于毛泽东本人,要是六一年时主动缺去

党主席的职务,尽管制造两千万人饿死的惨剧已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最大的罪恶,人们或许

还会给他一个“好心办坏事”的结论。但是他接著又导演了文革,制告了一场浩劫,他那

视人命如草芥的专制本性已暴露无遗,“人民大救星”的外皮被剥离殆尽,人们只好将他

列入古今中外坏统治者的队伍里去了。以大规模的政治迫害、大规模的经济灾难、大规模

的饥馑为特征的毛泽东时代,将长久地被我们的子孙谴责、诅咒。



  抗战期间,中国失去两千万人民,结果是日本投降,民族翻身。三、四年后,中国又

失去数百万人民,换来一个共产党政府。又过了十年,一场人祸使中国再度失去两千万人

民。要是这两千万生命的代价能使全民觉醒,齐声呼喊“毛泽东的路子走不通”,赶他下

台或者逼他改弦更张,那么也还可以说我们的人民没有白死。然而,两千万条生命换来的

却是句“我们要搞一万年的阶级斗争”的豪言壮语。两千万生命不仅没有使毛泽东清醒,

反而使他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又再度葬送了百万人的生命。这一回,人

民的鲜血倒没有白流,多少换来了一点“自由”,换来了“包产到户”和“分田到户”。

顽强地推行其“一大二公”模式的社会主义,把几亿农民的自由夺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制造了历史上战争以外最大的人祸的毛泽东终于成了输家。他的“三面红旗”随著文化革

命的可耻失败而被人民抛弃,变成了博物馆里的历史名词。不过,他的“思想”还在“坚

持”,他的遗体还要供奉在首都的中心,好像是叫人民永远不要忘记,就在离他躺著的地

方不远的天安门城楼上,他一手导演了人类历史上最反动的革命。



  如果再继续写下去的话,那就该是另一本书《浩劫》的内容了。



(全书完)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11899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