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再答安魂曲:谁杀了袁文才王佐?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再答安魂曲:谁杀了袁文才王佐?   
古迷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再答安魂曲:谁杀了袁文才王佐? (656 reads)      时间: 2002-2-16 周六, 上午6:0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安魂曲原贴: 至于毛泽东,那不是什么“救民于水火”的道德感,而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帝王野心,所谓“毛泽东的道德感”云云恰恰是用来欺骗别人的---别的不说,老毛刚上井冈山就杀了投靠他的袁文才王佐二人,后来富田事变更杀人无数。。。】



【古迷跟帖: 袁文才王佐是彭德怀奉当时湖南省委的命令而杀,与早已离山的毛毫无关联。

其实,袁王后来都算毛的嫡系(除了秋收起义带上山的二三百人,其他主要就靠袁王的部队,连贺子贞兄妹原都是跟袁一起的),毛甚至怀疑过是除袁王是为了拆他的台,老彭为此解释和检讨了一辈子,直到庐山会议之后还专门提及此事。】



【安魂曲: 关于这一点,你的说法同我以前看到的不大一样,何况还有富田事变该如何解释?

袁王被杀,究竟是哪年的事情,当时老毛又在干什么?是否已经失去对井冈山的控制?!为什么这件事在庐山会议上老毛并没有提及?

其实按老毛的性格,袁王绝不可能成为他的什么“嫡系”,老毛要是不动除掉此二“拥兵大将”的念头,那就不是毛泽东了。】



【无名跟帖: 彭德怀的回忆录,确切的说是自述不知你看过没有。 】



老古原跟贴并不是为了讨论对老毛评价,而只是提醒一个史实问题──谁杀了袁文才王佐?因为那件事从来不是悬案,当事人后来都反复讲过此事,所以它与“富田事变该如何解释”无关,更与“按老毛的性格”该如何推测也无关。



本来这事与袁王是否可能成为“嫡系”也不一定有关联,但老古既然提及此说,当然也有必要说明一下根据理由。



袁文才和王佐是何许人?



袁文才生于1898年,江西宁冈人,客籍农民出身。读过私塾,并上过一年中学,因父亲去世而退学回家务农。1923年参加农民武装“马刀队”,为“师爷”(军师)。1925年在当地中共党员的说服下,带所部接受改编为宁冈县保安团,任团长。1926年9月,带领保安团按中共宁冈县委计划夺取县政权,以策应北伐,任宁冈县行政委员会委员兼“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同年11月加入中共。



王佐生于1898年,江西遂川人,客籍农民出身。读过私塾,后当裁缝。1922年投身绿林武装,在1925年与其大舅子罗冬生一起接受招安,罗王两部被改编为(永)新、遂(川)边陲保安团,罗王分任正、副团总。罗被当局谋杀后,王自任团总。不久与袁文才结拜兄弟,并在袁的影响下接受中共遂川县委的部署,1927年初将所部改编为“农民自卫军”。



1927年7月,在中共吉安地委统一指挥下,袁王两部会同其他农民武装攻占永新县城,救出被国民党清共后关押的当地中共负责人贺敏学(贺子珍之兄)等,成立永新县革命委员会,贺任主席,袁王等任副主席,并成立赣西农民自卫军,王任总指挥,袁等任副总指挥。其后因遭国军围剿,袁率所部保护中共永新县委(包括贺子珍兄妹)一起退往宁冈的井岗山一带,王部也重新占山为王。



同年10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残部300余人缩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团,退往井岗山一带,与当地中共组织以及袁部接上关系,并由袁出面联络王佐部协同作战,王同意毛派政治和军事干部何长工等帮他整编和训练部队。毛于当年底向中共湖南省委报告,建议批准袁为中共第一军前委委员或湘赣边界特委委员。



1928年2月,袁王两部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团,袁任团长兼一营营长,王任副团长兼二营营长,何长工任团党代表。同年三月,王佐加入中共。



同年4月,“朱毛”会师井岗山,将所部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袁文才从此历任红四军第三十二团团长,中共红四军军委委员,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主席,中共宁冈县委书记,红四军参谋长。王佐历任红四军第三十二团副团长,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防务委员会主任,湘赣边界独立团团长,红四军五纵队司令。





谁杀死的袁文才和王佐?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在朱毛率领下出征赣南和闽西,时任红四军参谋长的袁文才随军部一起远征,王佐则奉命配合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留守湘赣边界一带。



袁由于留恋家乡,于2月下旬擅自离队返回,请王佐帮他掩盖,但王还是报告了他们过去的党代表、时任中共宁冈县委书记何长工,袁认错检讨之后,由宁冈县委给予纪律处分。



同年底,前红四军留守人员中职务最高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副书记宛希先,被边界特委负责人以AB团的名义处死(后被平反),遭到了袁王的强烈反弹。边界特委(老古曾错记为湖南省委)则以中共中央“六大”关于“歼除匪首”文件为根据,决定处决袁王。



据《党史博览》2000年第8期上尹伟斌《井冈山上连环遇害事件》一文所述:



【(湘赣边界特委书记)朱昌偕提出:以中共湘赣边特委的名义给袁、王去一信,声称上级决定,边界各县红军警卫营、连拟编入红六军,袁、王部为六军三纵队,袁为司令,王为副司令,即日开赴永新县城集合,配合红五军攻打吉安。俟袁、王到永新后,将他们与部队分开安排住宿,晚上即可行事。

  几十年以后,《彭德怀自述》一书披露了当时的情况:“某晚深夜,边区特委书记朱昌偕(似乎还有王怀或其他人,记不清楚了),来我军部,向军委报告情况。他们谈袁文才、王佐要叛变,袁、王有将参加边区县以上联席会议的同志一网打尽的可能。事情万分危险,请求红五军立即出动挽救这一危局。”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袁文才和王佐接到特委来信后,不知是计,除留少数人在宁冈外,率大部于2月22日抵达永新县城。朱昌偕、刘天干事先已派人安排了袁、王和部队的住宿地点。部队分住几个店铺,与袁、王驻地有一段距离。袁、王对特委的安排并未在意,更无防备。

  24日凌晨5时左右,朱昌偕率十几个警卫人员敲开了袁文才的住房门,随即向尚未起床的袁文才开枪。袁文才当即被打死在床上,副官李筱甫也被打死。住在不远的王佐一贯警醒,听到枪声,情知不妙,急忙爬起,在随从的簇拥下,直奔马厩,牵出坐骑,翻身上马,慌忙往东门疾驰,窜上禾水河上的浮桥,岂料河中浮桥已被拆断,王佐连人带马栽入河中。王佐不识水性,被湍急的漩涡卷入东瓜潭中淹死……】



1950年,中央政府追认袁文才、王佐为“革命烈士”。毛泽东率部离开井岗山以后再未回去,直到1965年才“重上井岗山”,接见了袁王的家属,并和她们一起合影留念。至今没有证据表明,毛与他在井岗山时的老部下宛希先、袁文才、王佐等的被杀有任何联系。只是有传说,毛当年在延安整风时曾追问过此事,追到彭德怀的身上而作罢,因当时毛特别借重和信任彭。不过彭倒因此始终有愧在心,直到他写《自述》时还不能释怀。



也有人为了批毛把袁王之死的账也算在他身上,但从史实和逻辑上都说不通。以下就是老古要谈的“嫡系”问题。





袁文才和王佐是否被曾毛视为“嫡系”?



从毛领军时算起,当然是越早跟他的越容易成为“嫡系”。第一批跟毛的人是“秋收起义”的底子,以上那比袁王早死一点的宛希先就是其中之一。而袁王是第二批,比林彪和彭德怀都早。先看“朱毛会师”时,毛有那些重要部下。下表中列出了所有的团级以上干部和后来有影响的营级干部,名字后注星号者为会师前的毛部人员。

----------------------------------------------------------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序列表



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

参谋长:王尔琢

第十师师长:朱德(兼)

党代表:宛希先*

第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兼)

党代表:何长工*

第一营营长:林彪

第二十九团团长:胡少海

党代表:龚楚

第三十团团长:刘之至

党代表:(不详)

第十一师师长:张子清(因负伤由毛泽东兼代)*

党代表:何挺颖*

第三十一团团长:张子清(兼,因负伤由朱云卿先代后继)

党代表:何挺颖(兼)*

副团长兼参谋长:朱云卿*

第三十二团团长:袁文才*

副团长:王佐*

党代表:陈东日

第一营营长:袁文才(兼)*

第二营营长:王佐(兼)*

第三十三团团长:邓允庭

党代表:邝朱权

第十二师师长:陈毅(兼)

党代表:邓宗海

第三十四团团长:邓宗海(兼)

党代表:刘泰

第三十五团团长:黄克诚

党代表:李一鼎

第三十六团团长:李奇中

党代表:黄义藻

----------------------------------------------------------------------------



原毛部人马只有三十一和三十二两个团,毛兼任师长所辖的三十三团是朱德等从湘南起义带来的人。原毛部有师级干部三人:宛希先、张子清、何挺颖;团级二人:何长工、袁文才。副团级除王佐和朱云卿外,也没有什么后来受毛器重的人。前三人都是秋收起义主力、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的军官,其中以宛职务最高,为团政治部主任兼营党代表,会师后被毛派给朱德当党代表,可见多么受倚重;张子清原为警卫团副营长,会师前为毛部职位最高的军事干部,但因伤重一直无法复职,后于1930年中去世;何挺颖原为警卫团连党代表,1929年1月负重伤不治于2月去世。后来当了元帅的罗荣桓,是公认的毛嫡系。最初也是警卫团的连党代表,到会师时还是这个职位。



毛离开井岗山时,袁文才已被毛提拔为红四军参谋长(林彪时任四军一纵队司令),显然与宛希先一起被毛作为一武一文的左右手。只是袁自己不争气开了小差,结果让朱云卿接了他的位置(朱此后又任红一军团和红一方面军参谋长,一直比林彪高半级,但于31年病逝,年仅24岁)。袁王的三十二团由王佐带领留守井岗山,并没有被毛带走,可见毛不但没有“动除掉此二拥兵大将的念头”,反而是存心保存他这部分“嫡系”的实力,同时也使他派到地方的文职嫡系宛希先、何长工等有武力后盾。如果宛参与了杀袁王,还可以怀疑毛给他留了锦囊后计。而事实上却是他三人被当地土著干部看做一伙,宛先死而袁王反弹才遭杀身之祸。袁王的残余部下一气之下都投了国军,反过来杀当地干部,结果使中共再无法在井岗山一带立足,毛也因此失去了后路。还值得一提的是,原毛师红三十三团团长邓允庭也留在井岗山,为红四军后方留守处的主任,竟在一年后也被中共湘赣边特委那拨人以AB团的名义给处死了。因此,说毛的“嫡系”被人清洗反而更合乎逻辑,尽管事实上并不能证明有人真以此为目的。



一点结语



毛后来确实心很黑,但却很难说他一开始就黑,从没有一点正义“道德感”。事实上,未必不是中共这个从前苏联进口的组织首先就是口黑染缸,进去的人都会被先后染黑。据老古对中共党史的研究,毛一开始还真不够黑,过去比他黑的人多得很(包括周恩来)。袁王事件就是一个例证,坏事本来是杀毛“嫡系”的人包括彭德怀干的,没有理由一定要算在毛身上。证明毛没有干这件坏事,也丝毫不减轻他在“富田事变”上的罪过,更不减轻他掌大权后的罪恶。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480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