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我给贺文改文章”与一百美元捐款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我给贺文改文章”与一百美元捐款
所跟贴
“我给贺文改文章”与一百美元捐款
--
马悲鸣
- (1990 Byte) 2002-2-14 周四, 上午4:18
(439 reads)
资料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129
经验值: 5282
标题:
十六、长征的意义·贺文
(217 reads)
时间:
2002-2-14 周四, 上午4:38
作者:
资料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十六、长征的意义·贺文
一·聚集力量
中国虽然表面上走出了王朝周期兴亡的帝制时代,但“打天下”这个活计却并没有方法论上的根本改变。聚集人才实力仍为第一要素。与帝制时代所不同者,仅仅是不再口称“主公”而改称“主席”罢了。老蒋靠他当校长的黄埔,老毛靠的就是长征幸存者。
由于时代的进步,武器日渐精良,通讯交通系统日渐发达。打天下单靠一个沛县或者一个淮西集团的精英力量已经远远不够了,甚至一代人里的精英都不足以奏效,必须集中几代精英的力量共同奋斗才有希望。但怎么个集中法呢?
集中同一代精英不是很难。因为同一代人毕竟有大致相同的阅历和见识,较容易取得一致意见。即使意见不同,也仅仅分成既得利益和既损利益两派而已。但要想集中两代以上的精英却是困难重重。
我们知道,牛顿被阿西莫夫定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科学家。他一个人的成就足可以得四个诺贝尔奖。但他当年的发现成果现在仅仅是大学一年级的课程而已。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即“发现”确实是太难了。而“学习”却容易得多。笛卡尔以前的人类全部科学知识成就只够如今高中生学的。
同样的道理,从来没有哪一朝开办免费公立造反学院,培养自己的掘墓人。揭竿以前,无人有经验可谈。特别是後帝制时代,连以前各朝反叛的经验都已经过时。所以打天下的人必须从头摸索起。第一代摸索者拼着伙伴的牺牲和漫长的时间消耗取得一星半点经验时,他们大多已经人到中年,“可怜白发生”了。
下一代精英只消得几年、几个月,甚至几天、几个时辰,就能把前几代人探索几十年,精华糟粕各半的经验看完。然後骂声“鸟”,把前人经验里的糟粕连同精华一起扔掉,自己再从头干起。前辈的经验无从积累。各代精英的力量无从聚集。大家都这般豪情满怀地从头再来,谁也看不起前人。而对面却有积累剿除经验和剿除力量的旧王朝国家保安系统高效运作着。即使“造反有理”,但指望成功的力量又何在呢?
世界各国共产党绝大多数都没有象中共那样取得成功,原因就在于此。他们每一代精英都不买前人的账,各自都野心勃勃,而又根本不懂得积聚实力。甚至苏联的十月革命也不过侥幸于国家军事上大败,沙皇退位,新的民选政府刚刚上台,既无经验,也无实力之际。故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真研究了十月革命的历史後得出结论,认为列宁只是个“幸运的疯子”而已。苏联能够支撑七十多年主要靠的还是斯大林当政时用铁腕打下的基础。
至今社会主义阵营崩溃,连苏联老大哥都易帜以後,竟然“世界革命中心东移”。中共政权屹立东方,岿然不动。与其他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不同处,就在于中共有一个艰苦卓绝的长征。
二·长征
老蒋的北伐集中了国共两党的精英,但也幸运地遇到北洋政府涣散无力到了极点。所以北伐军兴,一鼓而胜。但在北伐初胜的当即就被剿除的共产党再想重新打自己的天下,可就难上加难了。面对国民党江浙集团的西式现代化军事装备和政治经验,要想凭借两湖贫农取胜是难以想象的。
成功地驱逐红军出南方根据地的是国民党方面聘请的一个德国军事顾问想出来的“步步为营”战术。红军方面想出“拒敌于国门之外”战略,节节抵抗的是奥地利人李德。而那时奥地利和德国已经合并。所以说,第五次围剿实际上是两个德国人的战争。
单单两个德国人在那里较量倒也还罢了。又加上红军内部频繁的肃反,从内部淘空了红军的实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江西中央红军总兵力达到过九万。到雪山之後,草地之前和四方面军会师之际只剩下大约八千多人马了。十停里去了九停。四方面军首领张国涛惊问毛泽东,部队如何损失得如此之惨?毛答曰∶“飞机大炮厉害呀!”
红军之所以选择了这么一条极其艰苦的行军路线,其主要的军事目的是为了躲避到飞机的巡航半径之外,并专走大炮辎重运上不去的偏僻地方。长征路线的选择一要远,二要险,虽然躲开了飞机大炮,但红军将士死于艰苦行军道路上的总人数并不见得少。只是暂时隐蔽了红军的去向才真有军事意义。
外国史家评论长征,其征程与艰苦程度远过古人。汉尼拔、拿破仑、黄巢、白狼都无法与之相比。长征实在是太苦了。由此一役,凡经历过长征的幸存者便自然有了他人无法比拟的可居之功。只要把“长征”二字亮出来,别人不管如何,都会自动退避三舍。
长征时,首先到达陕北的是红四方面军的一支。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在张国涛率主力西去以後,又坚持了一段时间,才从鄂豫皖北向突围,却率先和陕北红军会师。红二十五军押解着一批肃反嫌疑分子长征,一路上遇敌则让他们参加战斗;战斗结束则重新回到看押状态,一直把他们押解到红军最後的大会师。
徐海东见到毛泽东时问这批肃反嫌疑犯如何处置。毛很干脆地回答∶全都平反释放。经历过长征就是最有说服力的鉴别。然後毛泽东下令,凡经过长征还没有入党的人,一律发展入党,没有比长征更严峻的考验了。这批人便成为中共的凝聚核,终于聚集起几代精英,打下了天下。
三·王实味“击鼓骂曹”
西安事变以後,国民党停止剿共,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投奔延安。这批新一代知识青年和其他各代没什么两样。第一是轻狂,第二是看完前一代人的经验以後,马上表现出不屑一顾。如果听凭他们自做主张,则两代精英便会分道扬镳,聚集不起力量来。毛泽东适时发动“延安整风”运动,兼并中共内部各山头的力量。而为了兼并白区来的大小知识分子,需要典型。王实味首当其冲。
《三国演义》里有个祢衡“击鼓骂曹”的故事。祢衡是名士,在曹操慢侮他的酒宴上击鼓,裸体骂曹。曹操硬派他去荆州刘表处当说客。他也讥讽刘表。或劝刘表杀之。刘表曰∶“祢衡数辱曹操,操不杀者,恐失人望;故令作使于我,欲借我手杀之,使我受害贤之名也。吾今遣去见黄祖,使操知我有识。”于是又把祢衡送到江夏黄祖处。祢衡亦酒後傲黄祖,终被无才黄祖所杀。
王实味和後来各代知识分子一样,没看懂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的真实意图。傻不愣登地写了篇《野百和花》,指责共产党和红军内部的等级待遇,所谓“衣分三色,食分五等”。经历过长征的红军将领一看到墙头的大字报,立刻火冒三丈∶“我们在前方打仗,你们在後方骂共产党。”于是王实味便挨了批斗。後来又给他捏了个“托派”罪名,开除党籍,关押起来。毛泽东不肯担杀名士的恶名,把王实味辗转押送到贺龙的防区,终为所杀。
“解放後”毛泽东还曾过问此事,大叫“还我个王实味。”贺龙出面承担了杀王实味的责任(见戴晴的《王实味和野百和花》)。这里毛泽东当了曹操。王实味当了祢衡。贺龙则当了黄祖。(根据师哲的《康生其人》说,是康生直接下令杀的王实味)
毛泽东用“延安整风”把抗战一代的精英兼并进来,凭借的就是长征的威名。在“长征”面前,後边几代精英只有俯首听命的份。如果下一代有人投奔共产党以後看不顺眼,想另起炉灶从头再干的话,经过长征的人即使把他毙了,别人也无话可说。这当然专制,但唯其经过长征的人才具有这种权威,能用专制手段强行聚集後面几代精英的力量,成功地打下天下。
叶剑英在毛泽东身後说∶“如果没有毛主席,我们党现在还在上海租界里争吵呢。”此话绝非妄言。
四·长征就是合法性的基础
世界上一切政权的合法性今天看来仿佛只有选举认可一途。其实不然。长征生还者十不足一,其经历之艰辛,举世公认。这种公认便是合法性的基础。长征固然使中共损失了百分之九十的军队和党员,但却歪打正着、因祸得福,由此建立了不可动摇的权威。直到今天,也没有人对此提出过挑战。这便减少了中共革命的无穷内耗,一代人统一了几代人的意见。这是中共成功推翻国民党政权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种靠着超人的艰难困苦取得的合法性比之从选票上得来的合法性更能持久。所以中共早期领导人得以居长征之功而终身稳坐天下。他们的精华总数大约八百到一千人之间。
胡耀邦刚上台时特地沿着长征的路线重走了一趟。这是在做秀,表明自己也是长征生还者之一,以便取得合法性的认同。
中国至今还由长征那批人控制着,抗战一代也就始终没有出头之日。这正是毛泽东成功的诀窍。後人不但无法模仿,怕是能见识到这一点的也不是很多。世界上各国共产党之所以没有取得中共式革命成功的原因,後一代人否定前一代人,始终建立不起一种公认的权威,乃是最为重要的一条。一代人建立起来的组织规模,如果没有後来者持续扩大战果,很快就会自动消失掉。
我们说共产党的气数尽了,是因为它立国没有朝纲,全凭长征立的威。而如今这批人太半已经作古。下一代没人再有长征的资格可以服众了。华国锋、赵紫阳的轻易倒台就是明证。如今的江泽民总书记不过是靠了长征最後几个幸存者的呵护,才得以登大宝。将来没了这棵大树,他的合法性肯定会受到质疑。
资料
作者:
资料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92584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