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0104 考察地球人类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0104 考察地球人类   
柏林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0104 考察地球人类 (668 reads)      时间: 2002-2-11 周一, 上午3:2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0104 月亮探秘 新西兰华侨 吕柏林著



下篇  科幻报告──以科幻为笔勾画地史、月人殖民史和月人心声



第四节   考察地球人类   







一天,载着百万名永生人类的永生号宇宙飞船一进入太阳系,生命望远镜立即

发现近日第三号行星已经充满生命,并将信号立即转成飞船人的语言,传达到

每个人的耳边----这时,看起来象青年,论年龄均寿超太阳的不老寿星,除了

几个工作人员外,都在休眠。



这是一个外径3678公里,内径约3500公里的篮球状飞船。约90公里厚的球壳由

内壳和外壳组成。内外壳之间除了连接固定装置、探索通信仪器通道、小航天

飞行器通道外,为真空层。



外层为五层层理不很明显,从里向外按刚性从大到小、可塑性从小到大递进的

顺序组成。最外层的物质结构力具有横向的可塑性与纵向的强钢性。是月表的

面板。面板是经过多次挑选的陨星物质混合物:首先拦劫小块铁镍钛质流星,

驶往恒星自转轴的一端(那里没有转动吸引力)接受高温重熔;第二次拦劫块

头大点的铁镍钛质流星,第二次重熔;第三次拦劫铁石流星……历经多次的拦

劫不同类型的流星,多次的重熔。



飞船外表分背部与腹部。腹部一片平顺的平原,背部则是密密麻麻的环形山。

环形山是撞击大陨星的纪念,也是拒绝各种陨星撞击物的反射装置--根据流

星的大小、密度等物理化学特征,调整以适当的环形山去迎接,以环形山中央

隆起对准流星、击碎流星,再以喇叭状的山盆将碎尸集束反射向空间。对于超

过承受能力的流星,则取回避法。如地球纪年公元1133年6月15日,获悉一颗

特大流星冲它而来,便提前一刻偏离绕地轨道。



当然,拦劫流星也是积累宇宙样品,是人们研究本届宇宙的资料库。



飞船表面虽然由特殊物质构成相当坚硬的完整壳体,但是密布着微如分子的微

孔,通达内壳中的各种仪器。这些微孔用高强度的激光打孔机在高空扫射完

成。



内壳则由消震层、消磁层、消热层、消声层、生命层和球形空间组成。



消震层由海绵状的材料组成。作用是当飞船拦劫陨星时,消除外壳震动传给内

壳的余震。



消磁层由抗磁性极佳的材料组成。作用在于屏蔽所有天体磁场对飞船仪器的影

响。



消热层的设置目的有二:一是隔绝拦劫陨星时产生的巨热对内壳的传导;二是

当飞船需要重塑外貌而靠近恒星以获千度以上高温重熔飞船面层物质时,不让

内壳温度有丝毫的增加。



消声层是用于消除飞船拦劫流星时产生的巨响传进内壳的余音。



生命层是各种小型飞船和机械的仓库,仪器工作室和船民休眠室──所有船民

均用高科技将细胞分裂的有限性改为无限性,均有休眠延寿的高级气功,都获

得了永生能力。



生活层之内是圆球形天地,地面为各色金刚石伟晶无缝拼面。金刚石伟晶以无

色透明的纯晶为主,少量为带黄、蓝、褐、黑的色晶。空间除了氧气和二氧化

碳,就是在金刚石伟晶间散射着的微弱光线。微弱光线均由飞船壳体采自宇宙

的星光,星光进入飞船的通道是微小的星光通道,每个星光通道只采收与该通

道直对或近于直对星体的一缕星光。所以如此设计,是因为船民都是在无阳光

的宇球上进化而成的厌光性黄色人类,都是在宇球爆炸前上了飞船的幸存者。

因而,圆球形空间既是多彩的晶宫,又是无日夜、温度、气候变化的微光世

界。



氧气由氧岩释放。氧岩是根据生命采氧原理从大气中采氧,根据细胞固氧原理

在催固剂作用下固化成岩。氧岩是飞船的生命岩,船内有大量储备;一有不足

信号,即开往有氧气的行星吸取。



整个飞船是个吸入氧气、排放二氧化碳废气的呼吸系统。这个呼吸系统由刚好

让氧气分子进入的单行道和二氧化碳气体分子排出的单行道组成。两种单行道

密布于整个飞船的壳体。当氧源短缺时,飞船就驶往有氧气的行星,沉入氧流

层尽情呼吸。飞船内生命呼出的二氧化碳,如在真空中,以飞船内外的气压差

自动排出船外;如在有氧气的行星大气圈内,则起动船内的“肺”系统呼出。



食品来自机器,机器按生命所需营养的最佳配方和不同口味加工,由输送线隔

一定时间送达预先登记的每个船员。食物原料均为植物产品,人人均是素食

者。因为,飞船是个封闭系统,不能养殖动物,只适合生产植物。因而,他们

在上飞船前均经过若干代的素食生活培养了素食习惯,是通过高科技体检测定

属于毫无肉食欲望的一类。当然他们必须同时满足进入飞船的其他条件,即他

们必须同时兼具当时最好最高的科技水平、道德水平、法律水平和政治水平。

其中素食条件是先决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其他条件再优秀也无资格参与飞船

船员资格的竞争。因为,只要有丝毫的肉食欲望,就可能熬不过长期的素食生

活而发生吃人后果,而从宇球爆炸到分化出可以繁殖生命的天体需要几十亿年

的漫长时间。一旦发生吃人后果,就会发生镇压的恐怖,但飞船法律规定人人

有永生权,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甚至可能发生吃人的恶性循环,导致整个

飞船生命的毁灭。



饮用水是充满氧气的无菌无害的生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循环流入饮用水道。

船内有专门的食物生产基地或叫车间,全电脑控制,整个飞船的食物生产、消

化、回收系统是近乎100%的循环利用系统。



船体的重心被均匀分散到船体的每一点。每一点上的重力相当于地球重力的

1/6。因而,在直径3500公里的圆形空间的“地”上行走,轻松而快速,稍为

用力便可腾飞;心情愉快想跳舞时,整个空间便是群仙活动的舞台。



生命望远镜传送的消息激动人心:“这是一个具有46亿岁的行星。自六亿前年

开始繁盛显生物,即蓝绿藻和三叶虫以来,生物多样性开始发育。从到处是层

层叠叠的生物化石地层可知,多样性的生物是随行星的气候变暧而繁荣的,是

以水体为摇篮,从海生物向陆生物进化的。没有气候的变暧,就没有多样性的

生物世界。形成每一层化石的代价,是这类生物的绝灭;每一类生物的灾难性

绝灭原因,都是这个行星的卫星殒落和外来流星的撞击导致的急剧的地壳运

动、火山爆发、海啸、气象恶化。总之,这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发育非常好的行

星,令人遗憾的是尚无人类”。



闻此,所有休眠和半休眠的船员都一骨碌翻身起来,打开新闻窗口。新闻窗口

正在实况转播飞船绕着蓝色行星运转所摄的景象。



虽然在飞船上无忧无虑地永生,但在除了星光便是漆黑的宇宙中穿梭,难见一

点色彩,实在乏味、寂寞和无聊。因此,几乎个个船员都激动万分,这不就是

我们飞船的停靠站、播种站吗?



生命望远镜是由许多组长镜头的摄像机组成。在远望的同时可变焦放大,并自

动根据所望的微小对象作显微放大到清晰状态。它专为探索生命而设计:它的

视觉只对生命现象敏感,对非生物则视而不见。因而,对于深浅埋藏的生物化

石,也一目了然。它能对生物作定性的归类,能自动地转换视野所及的所有景

象为描述语言,能对重点进行归类和编辑,并由电脑播音员摘要播出或插入必

要的解说词。整个系统只有一个岗位,其职责是简单的电脑操作。



接着,生命望远镜继续报道:



"看,这是四群蓝色行星最高级的陆生灵长类动物,即猩猩、黑猩猩、大猩

猩、长臂猿;它们都是有远亲关系的同宗分支;这是与这些活猿同宗的古猿人

化石。他们都是与人类有远祖关系的分支----如果这个行星能够演化出人类的

话。可惜,别说进化中的猿类,就是绝灭的猿人,即使在一百万年前没有绝

灭,也不可能演化成象我们一样的人类。因为,他们的远祖太早登陆,浑身的

体毛只能在进化中保存,不可能在进化中脱落----即使让它们世世代代终身穿

着衣服。”



“很遗憾,这是一个失去产生人类机会的行星。因为,扫遍蓝球,没有发现我

们感兴趣的海陆两栖类人动物。



"人类学家告诉我们,人类,来自海滨而非山野。人类,诞生于海洋,初成于

滨海两栖环境,功成于滨海两栖环境。人类进军陆地,不是进化,而是移民;

人类在陆地的演化,只是生活条件的改善、思想的演化、科技的进步。



"人类在移民陆地之前的滨海两栖环境中,已经完成手脚分工、生火办法、使

用工具、丰富语言、建立部落。因此,人体的一切特征都保留着海陆两栖的特

征,即活动于海滩、睡眠于海滩、取食于海陆两地、抗寒于海水的种种特征。



"人类的第一特征是体毛特征。只有水生动物才无需御寒之毛,只有陆生动物

才需以毛御寒;只有活动于陆地、御寒于海水的两栖动物,才无需浑身长毛。

只有头部浮在水面的御寒方式,头部才会长毛;只有汗腺最发达的部位,才长

毛以扩汗孔。前额虽为汗腺发达处,但长毛影响视野。因为额下是凹进的双

眼,故长眉毛以分流前额汗水和过滤下流汗水,保护眼睛。因眉毛仅限于分流

与分滤汗水作用,长则遮眼,眼睛的重要导致眉毛的重要,以致胎期就长,与

生俱有,一经长成便不准再长。但一旦被剃,又会再长。毛发不是穿上衣服而

能脱落的。在衣服包裹下长出又在衣服包裹下终身不脱落的人类腋毛和阴毛,

最说明衣服与毛发的关系。因此人类体毛特征是过早登陆的猿类永远进化不来

的特征之一。



"人类的第二特征是皮下脂肪特征。皮下脂肪系统所以成为水生动物的专利系

统,是因为它为对抗水寒而存在。处于海陆两栖环境的人类,总以海水为抗寒

温室,而海水温度仍低于人体所能适应的温度,于是皮下脂肪便得到保留与强

化。猿类本来也和人类一样拥有皮下脂肪系统,由于登陆后长出了比皮下脂肪

保暖效果更佳的体毛,皮下脂肪系统反而成了多余的保温系统、妨碍健康的系

统和行动的累赘,皮下脂肪系统便在运动中退化殆尽。因而,皮下脂肪系统是

猿类永远别想恢复的系统之一。



"人类的第三特征是直立特征。直立特征取决于手脚特征:手比脚短而细。这

是因为,直立使前肢无需分担身重,只要满足采食等活动需要的力气,但又因

搔痒、驱逐蚊虫等需要而保留到不短于任何状态下伸及身体任何部位的长度,

即摸及屁股、挠及后背的长度。而后肢则因承担全身体重的需要而粗壮,因劳

动负重的锻炼而发达。鱼类前鳍总比后鳍长,爬行动物的四肢近于等长,面貌

与人类相似的猿类四肢也近等长,但人类的手却比脚短20~30公分,导致人类

无法恢复前肢的行走功能,反以顶天立地的直立与平视成为自然,面地背天的

趴立与近视成为困难。除了自然,更有伟大和高傲:顶天立地是英雄,背天趴

地不如虫。但是,直立活动是比四肢行走能耗更大的方式,所以,在所有海陆

两栖动物向陆地进军前夕,除了两栖类人的始祖坚持直立来扩大视野外,其它

两栖动物均选择能耗最小、行走最轻松的四肢行走。因此,直立特征是贪图轻

松而既用前肢采食又以前肢行走的猿类永远不想进化的特征之一。



"人类的第四特征是仰卧特征。本特征表现于手脚与躯体能自然地平行合并,

又能与躯体平行地展开。它既养成于直立活动特征,又养成于仰卧于海滩休

息、睡眠的自然环境:安全的海滩,使得人类能够无忧无虑地仰卧于沙滩,舒

坦着四肢,晒着阳光,沐着海风;不论日夜,只要暖和便可仰卧着望蓝天,看

风云,数着星星入眠。由于仰卧舒坦着手脚是身体触地面最大,触地肌肤压强

最小,是身体最放松的状态,是血液循环与经络勾通的最佳状态,是五脏六腑

工作最自然的状态,故是身体休息的最佳状态。长期仰卧又使脊椎骨向背部凹

进,凹进的脊椎又有利脊椎神经与经络的畅通;仰卧海滩又获得沙床对背部与

手足背部经络的免费按摩和针灸。仰卧和舒坦手脚的舒服,才使人类自然地用

身体特写出一个“大”字;“大”字上面是发达的大脑,所以沙滩上舒坦仰卧

着的人类便成了生物界天下第一的“天子”。生活在山野树林中的猿类没有这

种条件:到处是兽鸟蛇蝎蜂虫出没觅食的环境,使得它们只能时刻保持着警惕

的神经缩着身体,或趴或蹲或侧卧着休息或睡眠。它们即使住进岩洞,也不敢

仰卧睡觉。因此,即使猿类非常羡慕人类身材,渴望象人类一样舒坦着身体休

息睡眠,由于栖身环境要求背天倚地,因此,这个羡慕与渴望,只能永远是它

们无法做成的美梦。



"人类的第五特征是汗腺系统的独有。动物只需微量盐分,从食物中摄取已经

满足,但是,采食于滨海植物必然摄入的过多盐分必须排放的原因,寒栖海

水、热泡海水必须阻抗盐分渗透的原因,活动必然口干身热而多喝水又必须排

水降温的原因,排放盐水散热的汗腺系统便进化而成。后来的加盐熟食与稀释

盐分所必需的饮水,活动、劳动需要的饮水,这些盐水都必须排放的原因,又

强化了汗腺系统。缺乏海陆两栖环境的猿类永远进化不出人类的汗腺系统。



"人类的第六特征是熟食与杂食特征。素食性动物,具备的是素食性的口腔与

肚肠。人类所以素食,只因一无利牙而无食生肉能力;二无利爪而无捕杀动物

和分割骨肉的能力。没有食生肉的本能,只能生成没有消化生肉能力的肚肠。

但是,由于火的发现获得了熟食能力,由于手的进化、工具的制造与利用,获

得了捕杀动物的能力,从而获得熟肉食品。由于素食肚肠能够消化熟肉,人类

便获得杂食能力。猿类食物本能同于人类,但它们已经习惯素食几千万年,也

培养了食用和消化蚁虫等微小动物的能力,从未有过熟食、高等肉食的欲望。

因此,人类特殊的杂食能力是猿类从不羡慕的能力。



“人类的第七特征是肤色。由于长期在滨海两栖环境中生活,强劲的海风,无

遮的日晒,必定导致没有体毛的皮肤为褐色。这是因为,褐色既是风吹日晒的

结果,又是抗拒日晒的最佳肤色。过早登陆的猿类因为天气冷而需要灰黑色以

保体热,又需要灰黑色以吸太阳热。所以,灰黑色的猿类脸色也不可能演化成

褐色脸皮。



"人类的七大特征,养成于滨海两栖的特殊环境。这种环境又决定了人类只能

在滨海两栖环境中利用海水、沙滩、陆地的各种有利条件进化,并在进化中充

分利用滨海的海陆优势改造自己,从而获得更为适应海陆环境的身体特征。



"比如,因为没有兽毛兽皮,不能象兽类一样在密林草丛中穿梭觅食。只有当

前肢演化成相当灵活的手,能够制造工具和编织草编织物裹身时,人类才敢登

陆。



“比如,因为没有利爪,无法挖掘洞穴栖身和保命;又不愿意上树避害,只好

以滨海为庇护所。滨海为庇护所又使身体不长毛。



"比如,滨海最多的东西是砂石,所以石头在成为工具的同时被发现又是打火

石。打火石的发现,火的利用,便有了熟食美味和取暖的开始,进而成为离海

登陆的科技基础。



"比如,因为运用石具和制造其它工具能力的增强,有了抵抗乃至捕杀猛兽的

能力,人类才有进军内陆的胆量。



"比如,因为滨海沙滩是个广阔的群体活动空间,滨海水体是个广阔的群体庇

护处和抗寒处,使得人类有了群体活动的空间和交流的必要,于是滨海首先成

为人类呀呀学语的语言环境。



"比如,因为使用工具发生技能、体能和实力的差别,人群便发生权力、等

级,产生群体活动规矩;语言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观点,人以群分便自

然发生。



"人类所以向内陆进军,一是人口密度太大,不向内陆移民,滨海地区的食物

资源不能维持生存;二是发现内陆有比栖身海水更安全、更暖和、更舒服的岩

洞,还可作储备粮食的仓库,更适合生存;三是住进洞穴,更有家天下的安全

感。四是内陆生物能提供种类更丰富、口味更美的食物。五是有了制造、使用

工具以对抗陆地猛兽侵害的自卫能力。



"人类有了洞穴为房后,便逐步在洞外搭盖草寮为临时住宅,搭建围栏以驯化

圈养野鸡、野鸭、野猪、野羊、野牛、野马,进而成为生物界独裁。



"任何生命保留的特征,都为进化生活所必需;任何生命废弃的原始配件,都

是在不用到无用的缓慢过程中退消。进化中定型的有用配件,哪怕看起来作用

不大的一头毛发,即使终身用布包裹它,都不可能退消;退消了的器官,哪怕

是潜水好用的鳃,即使终身泡在水里培养,都不可能恢复;退消了的基因,哪

怕抗寒抗外伤很好用的兽毛兽皮,即使将无毛薄皮的人类强制于冰天雪地几千

年,也演化不出来。只要猿类觉得任何时候都少不得一根体毛,那它们就永远

不可能弃毛进化出人样。人类和所有动物一样,只能在适者生存、强者发展的

规律中保存和进化。只有始终坚持不登陆的海陆两栖类人动物才可能获得完备

的人类生命系统;过早登陆的猿类的祖先永远失去了让它们后裔做人的资格。



“可惜的是,这颗蓝球早已失去了产生海陆两栖类人动物的机会。一百万年前

进化成的类人猿,又在外来流星的撞击灾变中罹难绝灭。虽然,它们不绝灭也

不可能演化出人类。因此,这个可爱的蓝球不可能演化出与我们相近似的人

类;迢迢来访的我们没有对话的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这颗蓝星正处于最适合人类生长的生态环境:温暖的

气候、可以提供多样性食物的生物界,虽然素食类植物种类相当稀少。第二,

这个蓝星适合人类生长的时间已经不多,大约只有绕日三千多圈的时间。以

后,这颗蓝星因为越来越近日而越来越热,成为生物界的坟墓,除非我们把它

拉远绕地轨道。第三、这颗蓝星的最近前途模式就是现在的近日第一颗行星

──毫无生命的世界,它的最终命运是坠入烈日的怀抱。”



几乎是全体船员同时发出请求:我要开发这个蓝球,让我们给这个蓝球补上人

类的一课!



意见箱[email protected]





有意审阅、传阅、收藏本书者,可以上列电子信箱索取。





此文摘自【月亮探密】,公开于【明月网站】,可以下载。【明月网站】网址是:

http://pages.quicksilver.net.nz/bolin/,也可从【东西南北论坛主页】的【杂志 文

摘 书库】、【九歌国际网】的【九歌客网互连】、【中国农民】论坛顶部找到网名进入。

联系电邮: [email protected]



http://pages.quicksilver.net.nz/bolin/ >Link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76974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