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培育诚信的正确办法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培育诚信的正确办法
阿肥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ZT:培育诚信的正确办法
(237 reads)
时间:
2002-2-10 周日, 上午11:05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培育诚信的正确办法
秋风
安然一案和安达信令大洋彼岸的中国媒体有了炒作的巨大空间,因为这里面的故事跟银广夏、中天勤有太多太多的相似性。中国的评论家立刻从中总结出种种沉痛教训,最后的结论无一例外地是呼吁加强监管,其实就是要监管部门多颁布一些规章,仿佛规章多了,这个世界就太平了。
坦率地说,我不相信这种魔方。我不相信监管层有什么神奇的天赋可以帮我们看管好市场;我更愿意相信市场本身,因为我相信,市场参与者中,没有一个是傻子;我相信,每个市场参与者为了维护自己利益都会发挥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而这些聪明才智,是最天才、最全知全能的监管者也不可能具有的。事实上,许多表面上严格的监管措施,比如资格认定、发放执照,不过是赋予那些证券公司、证券咨询分析师、证券业务会计师等等以垄断地位而已,到底是净化市场竟是搅浑市场,恐怕还要讨论一番呢。
在目前的体制下,加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都是说得来做不来,希望颁布更多法规以约束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也是事倍功半。在我看来,解决上市公司恶意欺骗投资者,解决会计师事务所见利忘义的种种劣迹的唯一办法是,完善民事诉讼和民事赔偿机制。法院打开大门,就不怕上市公司造假,也不怕会计师造假。所有人造假不都是为了赚黑心钱吗?那就通过法律程序,让他们把黑心钱掏出来,并且加倍地惩罚,让造假成本大于其收入,让发现造假者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这样下来,造假者害怕,而揭露造假者有积极性,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同时,这种办法也可以那些市场之外的专业人士假如打假行列,比如律师、记者,如果能通过发现别人的错误让自己出名、挣钱,谁不积极呢?事实上,不管是银广夏,还是中天勤,不管是安然,还是安达信,都是市场投资者、是新闻媒体率先发现、揭露的,这个时候,证券监督管理部门介入,不过是放个山响的马后炮而已。如果因此而又多了一种牌照、多了行业限制,就更糟糕了。面对市场上的错误,最坏的后果就是行政部门反应过度,以加强监管之名行制造垄断之实。
只有在证券市场及相关市场上完善民事诉讼程序,中国的证券市场才可能走向完善。目前法院刚刚开始介入证券民事赔偿纠纷领域,希望法院更积极一些。
附报道:
安然破产引发会计师信誉危机
安达信站在悬崖边上
中国证监会刚刚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在公布财务报表的时候,必须经过外国著名会计师公司的审核,全球最著名的五大国外会计师公司之一安达信就出事了。
去年底全球能源业巨子安然公司由于业务亏损、更由于在虚假制造利润数据被人揭露而宣布破产,巨人轰然倒塌激起的飞砂走石不仅把美国政坛搅得混天黑地,新闻记者兴奋地寻找着可以打击政府官员的秘密武器;同时,这股风沙也卷起了全球第五大会计师公司安达信公司。安达信一直担任安然的财务审计公司,安达信不但涉嫌帮安然做假帐虚报赢利,而且还在安然公司面临调查时,暗中销毁了大量与安然有关的电子文本、书信和文件。
目前,安达信的处境十分不利。六起个来自国会、行政和金融部门的调查小组在围绕着安然进行调查,而各方不约而同地将调查的首选目标锁定在安达信公司,都希望先从它身上打开缺口。
对安达信来说,安然案令自己在市场中的形象和信誉毁于一旦,而会计师公司的看家武器就是信誉;安然首先解雇了安达信,然后可能会出现连锁反应,安达信可能会失去那些最有利可图的客户。同时,安达信也面临投资者提起的赔偿诉讼。如果它在若干个月后“关门歇业”或者被别的公司收购,人们不会奇怪。伦敦出版的《经济学家》周刊已经在谈论,也许全球五大会计师公司很快就会变成全球四大。
安达信管理层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措施,希望扭转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公司非常诚恳地承认确实销毁了安然公司的有关敏感材料,同时果断地将涉嫌销毁安龙公司帐目而被安达信解雇的主审计师戴维·邓肯炒了鱿鱼,并放出狠话说,今后如发现公司内任何人与销毁材料的事情有关,公司将严惩不怠,发现一个,开除一个。
当然,安达信立刻又补充说,销毁会计资料的事情属于个人行为,与公司行为无关。不过,邓肯后来辩解说,是安达信公司的律师教唆他这样做的,他本人只是在履行别人的建议而已。根据邓肯的说法,去年9月,安达信公司就开始了关于销毁与安龙公司有关记录的一般性讨论。12月,安达信公司的律师就开始让他销毁一些记录。但这些说法尚未得到证实。
安达信也展开公共关系攻势。1月,16日,安达信斥巨资在《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大报买下了整版的广告篇幅,刊登公司总裁比拉蒂诺的一封公开信,试图消除外界对安达信品格和诚信的质疑。比拉蒂诺保证,公司今后将进行大规模改组,开除有关当事人只是改革措施的第一步。他强调,要判断一个公司的品格以及是否出色,重要的是要看它如何面对逆境,以及是否有决心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他表示相信,经过这次打击后,公司会在涅磐中获得重生。据说,安达信当天仅在《华尔街日报》买下的整版广告就花了16.7万美元,而且今后还将在其他媒体上继续打出类似广告。这就是重生的代价。
代价远不不止此。安达信很可能面临安然投资者的集体诉讼,但是安然公司市值从680亿美元跌到4亿美元,安达信无论如何是赔不起的。而如果打官司,听证、司法介入、取证或庭外和解等过程,估计要3、5年,足以使安达信元气大伤。
不过,专业人士指出,根据目前透露出来的安然案的细节和事实,并不能判定安达信有做假账的嫌疑。因为安然公司出问题的是金融创新产品,多种新型金融工具、关联交易、表外融资等,金融专家都会头昏脑涨,会计师当然也无从进行判断。安达信公司首席执行官贝拉尔迪诺近日就表示,从安达信为安然所做的财务工作可以看出,安然倒闭完全是由于其商业运转模式上的失败。
然而,经过安达信审计过的报表,安达信就得负责,安达信也已经从审计这些报表中得到了5200万美元的报酬,拿了钱就得承担责任,这就是市场的原则。不管是否承担得起,安达信都得承担安然欺骗投资者的一部分责任,而这个责任是足以将安达信压垮的。
(华夏时报,2002,1,23)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15089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