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知识分子/革命家/思想家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知识分子/革命家/思想家
吾丁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知识分子/革命家/思想家
(598 reads)
时间:
2003-12-15 周一, 下午8:28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知识分子/革命家/思想家
吾 丁
一
知识分子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汇。毫无疑问,知识分子应该是一个社会中的中坚力量,甚至可以说知识分子是众人的指路灯或带路人。然而,究竟怎样的人才能算是知识分子呢?
《时代周刊》曾经提出过一个知识分子的定义,认为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即便是大学教授,也不一定可以被称为知识分子。换句话说,读了很多书的人不一定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定义,概括起来有两点,第一,知识分子的心灵必须有独立精神和原创力,他必须为追求观念而追求观念,知识分子是为了观念而活;第二,知识分子必须是他所在社会的批评者,也是现存价值的反对者。
这个定义未免太严格,从这个定义来衡量,知识分子寥寥可数。
自由主义大师海耶克对知识分子的定义就宽泛一些,他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可以被称为知识分子,是因为他博学多闻,能说会写,并且对于新观念的接受比一般人来得快。
照海耶克的定义看起来,知识分子就没有那么稀少了。
现代汉语里的“知识分子”一词,应该是20世纪开始出现的,其根源应该是欧洲的“intellectual”(东欧叫“intelligentsia”)。中国传统社会的阶层,分为农,工,商,士四大类,没有知识分子一说。中国人的“士”的含义,与intellectual的含义有很大不同。中国人的“士”这个阶层,当然指的是读书人,但是,“士”,从战国以降,逐渐失去了原来的社会地位,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逐渐异化,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反而与执政者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的潮流,不断翻弄着“士”的命运,这也是中国今天的知识分子们仍然摆脱不了被拨弄的命运的根本原因。
源自法国的intellectual和源自波兰诸国的intelligentsia,两者含义稍有不同。东欧的intelligentsia强调精致文化和荣耀的贵族精神;而法国的intellectual则强调以批判精神纵论天下,或不为之,但且论之。这两个定义,有很多相同之处,第一,他们都强调独立精神和自由的思考;第二,强调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通过批判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综合以上几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知识分子,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以独立的思考追求普遍性的客观真理;二,对现实社会以及流行的价值观持有批判态度;三,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四,不计较个人得失,只问对错,不顾一切。
所谓独立的思考,是指没有预设立场的思考方式,是一种为了观念而观念的思考方式。而批判精神则普遍存在于上述的每一个定义之中,可以说批判精神是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特征。真正的知识分子不是为时代高唱赞美诗的人,而首先是批判者。
二
大凡社会处于变动之际,往往出现两种社会的先驱人物。照殷海光先生的说法,一类可以叫做行动人物,另一类叫做观念人物。我们不妨套用一下我们所熟悉的惯用词汇,把第一类人物叫做革命家,而把第二类人物叫做思想家。
这两类人,在社会变动初期是互相合作的,因为任何一项社会变动,其开始必须有人做鼓动宣传工作。社会工作开始阶段,没有利益之争,运动的发动,反而更多地仰赖思想家的宣传和指导。这个阶段是思想家大展拳脚的阶段。但是,到了社会运动有了一定规模和成果,新的权利结构逐步成型的时候,两类人物的分歧就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思想家的作为就开始逐步被革命家取代了。
思想家的本质,决定着他们只追求可观的真理,这些真理不会随着时间或环境而改变。换句话说,只要某个论述符合某个事实,它就是真的,这种真理观不受感情或者意志的支配。而革命家的真理观则是,因为我需要它真的,它就是真的。当我不再需要它时,它就不再有价值,至于它是否合乎事实,那是次要的问题。
革命家的兴趣在于成功。至于怎样成功,用什么手段成功,这些问题对于革命家来说是空洞的问题,而他们对于空洞的问题不感兴趣。必要的时候,他们也标榜一些理想,但是他们的理想只是为实现他们成功的目的而出现的,因此,这些理想可以随时翻新。即使这些前提是虚假的,因为他们需要,那么他们就是真的,反之也成立。显而易见,这样的“真理”,是从属于“权威”的,不是客观的真理。
比如,某个革命政党在处于夺权之前的时期,向执政的政府不断施加压力,用的词汇都是“民主”,“自由”,“普选”等等概念,无他,因为这些概念在彼时彼地对于他们是必要的。他们认识到,要想达到他们成功的目的,必须要打出这样的旗号。至于他们是否真地认同那些价值,则是不重要的问题。到后来,当他们取得了执政的地位,他们就把上述的概念抛开,甚至把坚持那些观念的思想家视若威胁,而对他们采取迫害和压制的手段。甚至于当他们把思想家们整肃干净以后,还要继续整肃革命家自身的内部,这样一来,整个社会的才智,真诚,以至于生命,都处于一种危险状态,从而引发一种来自社会结构深处的不稳定。
在不同的阶段,他们奉行的“真理”是不同的,他们忽而说“高举XXX的伟大旗帜”,忽而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忽而教育大家“知识越多越反动”,忽而又说“科学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忽而认为“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忽而又改为“经济建设是第一要务”。可见,在革命家那里,真理变成了一个轻飘飘的口号,是随心所欲的东西,是为了达到占有政权的工具和手段。当大众对他们的“真理”产生怀疑的时候,他们便通过国家机器来强制推行。
观念人物(思想家)则把追求真理视为第一重要的事,在他们看来,革命家的上述行为简直荒谬到无可忍受。他们的努力,其终极目的就是为了理想。思想家渴望自己的理想受到尊重,渴望炫耀才华。当他们的理想不能满足的时候,不是离异了自己,便是远离人群。
三
王小波曾经这样写到:知识分子最怕什么?知识分子最怕生活在一个不理智的年代。纵观中国历史,不理智的年代居多。相比之下,战国时代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始皇帝统一六国,封建社会结束,知识分子最怕的不理智年代便开始了漫漫长夜。从焚书坑儒开始,东汉末年追杀张俭,张俭所逃之处“数郡为之残破”;魏晋时代整肃“清谈之士”;宋代对知识分子比较客气一些,但是到了胡元,知识分子的命运跌至最低点,排名到了娼妓之下:官,吏,僧,道,医,工,匠,娼,儒,丐。知识分子只比叫花子好一点点。到了满清,又来了文字狱。
平心而论,在历史的各个朝代之中,知识分子在国家中没有独立的地位,没有保障,但是,如果你远离政治,专心于传道授业,一般而论还是可以得到尊重的。上则达天庭,下可移情田亩,明哲保身还是可以做到的。(除了元朝以外)。
但是,当一个最不理智的年代来临的时候,知识分子连藏身之处都没有了。那个年代我们比较熟悉,到处充满了谎言,空话,以及莫名其妙的语言。比如:耶稣为什么说那些话呢?因为他属于无产阶级(因为约瑟是个木匠);孔子为什么说出那些话呢,因为他是个没落贵族,小资产阶级;释迦牟尼是个皇太子,因而是个贵族;陆象山为什么说心就是理呢,因为他是个大地主。这些语言在我们听起来简直就是妖妄之言,但是在某个革命年代,这些话每个人都认为是真理。每个人都在用这种思维去判断身边的人和事物。
高行健一针见血地提到当年知识分子的悲惨境遇,革命家们所建立起来的统治网密不透风,读书人甚至想逃入深山,躲入寺庙,也会被挖掘出来,拉出去批斗。到了那个不理智的年代,就不仅仅是政府对知识分子的迫害,而是进了一步:知识分子之间也开始了你死我活的迫害。这样的一个时代,真可说是知识分子的噩梦。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就是因为革命家们的理念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因此他们所持的理念不是能够持之以恒的真理。在一个真理被淹没的世界里,知识分子除了哀叹,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如果他们不想失去性命,就只能高唱赞美诗,久而久之,很多人就失去了独立的,自由的思考能力。到后来,铁门打开了一条缝,这条缝隙不是为了让人自由进出,而是把那些敢于说真理的人推出去,然后那沉重的铁门在他们身后“砰”地关上。
我们呼唤真正的知识分子在中国重新崛起,给众人照亮道路,提供理想,那样的一个世界,才是一个有希望的美好的世界。
2003.12.15 初稿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呼唤真正的革命家在中国重新崛起,给众人照亮道路,提供理想,那样的一个世界,才是一个有希望的美好的世界
--
邢国鑫
- (14836 Byte) 2003-12-16 周二, 上午8:53
(193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9812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