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候选政论高手代表作】曹长青:高行健批判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候选政论高手代表作】曹长青:高行健批判   
所跟贴 【候选政论高手代表作】曹长青:高行健批判 -- Anonymous - (2758 Byte) 2001-11-05 周一, 下午8:01 (1712 reads)
评委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曹长青:高行健批判】第02篇:伪个人主义《一个人的圣经》 (420 reads)      时间: 2001-11-05 周一, 下午8:1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伪个人主义:《一个人的圣经》



曹长青





《一个人的圣经》和《灵山》一样,也是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依据。这部

作品里有相当多的内容表现了中共专制的残酷和文革的荒诞。但我读完这本书的感觉是,

它的思想性很差,文学价值更低。



和《灵山》一样,《一个人的圣经》也是自传体作品,作者也没有给主人公起名字,而是

用“他”回忆过去在中国的经历;用“你”描述今天对海外自由世界的体验。



作者称《一个人的圣经》为小说,但我认为这本书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份,也是用三种体

裁来写的:



第一部份,“他”回忆过去,是未加整理的纪实材料堆积;第二部份,“你”和“他”跟

女人们的性爱,是末流色情小说;第三部份,“你”和“他”对政治、文学和人生等的议

论,是三流散文和不入流的政论文的杂交。



⊙ “告诉”而不“展示”



作为经历过中共专制的幸存者和见证人,高行健来到海外后,用文字记录那个时代的苦难

,揭露共产制度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泯灭,这种愿望和努力当然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我认

为高行健选择“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实在颇显力不从心。



首先,“他”对在中国从小时候到中年为止的生活经历的描述,几乎全部都是外在的、笼

统的、杂乱的资料式介绍。在小说中当然可以对必要的故事背景向读者交待,但背景毕竟

只是背景,它主要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而不应是小说的主体内容。但在《一个人的圣经

》中,这种对事件的概括式介绍,而不是对人物或情景的细节描写,成了书的主要内容。

例如:



“一个剪裁得规规矩矩的新社会,崭新光亮,人人也都是光荣的劳动者,从赤脚种田的农

民到澡堂里替人修脚茧子的,都纳入到各种单位里,全都组织起来为人民服务,干得出色

便选为先进模范,见报表彰。”147页(台湾“联经文学”版,下同)



“新人也制造出来,一个完美的典型,一个小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02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