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川普的豪赌(九十四):豪赌议程步入全面失败的最后倒数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川普的豪赌(九十四):豪赌议程步入全面失败的最后倒数   
bystander
[博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230

经验值: 42384


文章标题: 川普的豪赌(九十四):豪赌议程步入全面失败的最后倒数 (24 reads)      时间: 2025-11-09 周日, 下午11:50

作者:bystander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川普的豪赌(九十四):豪赌议程步入全面失败的最后倒数

先从关税引发的法律争议说开去:

“我们可能得偿还数万亿美元”——川普谈潜在关税回滚风险

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就此案评论道:“我当然希望我们胜诉。我无法想象,任何人会对我们国家施加如此毁灭性的打击。”

据NBC报道,美国最高法院目前正在审议:根据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总统是否可援引“紧急状态”权力,实施范围广泛、无明确期限的关税措施——而根据美国宪法,征税权(含关税)本属国会专属职权。下级法院已裁定政府败诉。大法官们质疑:该法律文本中从未提及“关税”,能否作为如此重大行政行动的依据?并强调,总统权力不可被无限扩大。

川普补充道:“我们已征收了数万亿美元关税… 我们正是基于这一基础,达成了多项贸易协议——譬如对欧盟,我们每年增收9500亿美元;对日本6500亿美元;对韩国3500亿美元。”

多名大法官指出,本案可能适用“重大问题原则”,即:因关税实质上等同于征税,而征税历来是国会的核心权力,故此类重大经济决策不应由行政分支单方面作出。

https://t.me/SputnikInt/94748

Grok的分析:

权力制衡危机:此案本质是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宪法冲突。川普以“国家紧急状态”为名绕过国会,暴露出美国三权分立体系的深层裂痕。

经济与现实悖论:关税虽带来短期财政收入,但研究表明其成本大多转嫁至美国消费者(如高盛估算半数负担由民众承担),与“美国优先”承诺相悖。

最高法院的两难:若支持川普,将开创总统扩权危险先例;若否决,则可能被指责引发经济动荡。这种困境折射出司法系统在政治极化下的脆弱性。

川普的博弈策略:其言论将经济后果与司法裁决捆绑,试图以“政治绑架”施压最高法院,但法官们的质疑显示法律逻辑可能压倒政治叙事。

最终展望

最高法院大概率将部分限制总统的关税权力,但可能通过技术性判决(如要求国会补充授权)避免直接引发经济震荡。长期来看,此案或促使国会收回贸易权,但川普仍可通过其他法律工具(如《301条款》)延续贸易保护政策。

此事既是川普“强权式谈判”的反噬,也揭示了美国体制在应对民粹领袖时的系统性风险。

Sean Foo的评论:

川普政府的全球关税政策正面临被最高法院否决的重大风险,这可能引发一场严重的财政和地缘政治危机。

法律基础的脆弱性:川普绕开国会实施的关税,其法律依据(“紧急权力”)正受到最高法院的严格审查,其合法性在预测市场上的支持率已暴跌至18%,被认为更像是违宪的税收。

潜在的“退款海啸”:如果关税被裁定非法,美国政府可能被迫向进口商退还已征收的税款。初步估计退款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最高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

国债市场的灾难性冲击

为了筹集这笔巨额退款资金,财政部将不得不大规模增发国债。这将导致:

- 债券供应爆炸式增长,进一步推高已处于高位的国债收益率。

- 引发投资者对美国财政失控的恐慌,可能造成国债市场的崩溃。

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崩溃

战略武器失效:川普将无法再使用关税作为武器来胁迫他国(如在芬太尼、稀土问题上向中国施压,或迫使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盟友投资撤离:川普声称因关税而吸引的17万亿美元投资承诺(如日、韩的巨额投资)将失去根本动力。一旦关税壁垒消失,盟友将没有理由花费巨资在美国重建供应链。

信誉扫地:全球将看清美国贸易政策的反复无常,其领导力和威慑力将严重受损。

经济目标的彻底失败

- 关税保护下的“再工业化”宏伟计划将因资金链断裂而搁浅。

- 美国有效关税税率将从18% 骤降至6.5%,可能导致廉价进口商品(尤其是中国商品)再次涌入,使川普的“脱钩”战略彻底失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wZHxe-iUJ4

DeepSeek的观点:

这场危机本质上是美国三权分立制度对行政权力过度扩张的一次关键性检验。它表明,即使是一位奉行“美国优先”的总统,其单边行动也必须在宪法框架内接受司法审查,这体现了制度设计的韧性。

残酷的现实:政府一旦习惯于将关税作为方便的收入来源和外交大棒,就会像上瘾一样难以戒断。突然撤销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财政窟窿,更会暴露其战略威慑的空洞化,导致地缘政治影响力迅速萎缩。

尽管有关税阻碍,中国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依然坚挺,而美国的份额却在下降。这表明全球供应链已经实现了深度重组和多元化。即使美国撤销关税,世界也不会简单地回到过去。资本将更理性地流向增长更快的新兴市场(如金砖国家),而非仅仅因为关税威胁就回流美国。

川普政府面临的一个“双输”局面:

- 关税维持:国内通胀持续,盟友关系紧张,供应链成本高昂。

- 关税被否决:财政危机爆发,战略信誉破产,工业回流计划搁浅。

这暴露了其以单边胁迫为核心的经济民族主义策略内在的脆弱性和矛盾。

总结而言,这场潜在的关税危机远不止是一场法律纠纷,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美国在试图通过单边主义手段扭转全球化潮流时所面临的深刻结构性矛盾。

+++

除关税争议外,《纽约时报》日前揭露重大权钱勾结丑闻:

川普政府正通过行政手段,在国会通过的4万亿美元减税方案之外,秘密地为美国最盈利的大公司和最富有的投资者提供额外数千亿美元的税收减免。

主要手段

实质性废除企业替代性最低税:通过财政部和国税局发布一系列新规和通知,系统地瓦解拜登总统于2022年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中的核心条款。该条款旨在确保年利润超10亿美元的大公司(如微软、亚马逊)缴纳至少15%的联邦所得税,原计划十年内筹集2220亿美元。新规使得该税收名存实亡,收入将远低于预期。

为特定行业量身定制税收优惠

加密货币公司:应Coinbase等公司游说,修改规则,豁免其“按市价计值”的未实现收益,使其免于数十亿美元的潜在税单。

私募股权公司:应黑石集团等巨头的游说,新规赋予其在计算最低税时极大的灵活性。

能源公司与保险公司:例如,液化天然气出口商Cheniere Energy因新规获得了3.8亿美元的已缴税款退款。

撤销针对跨国公司和富人的反避税措施:撤销了防止跨国公司在多国重复申报亏损以避税的法规,并放松了对富人使用的激进遗产税避税策略的打击。

后果与争议

加剧赤字:这些行政减税措施将在国会已通过的、预计增加数万亿美元赤字的减税法案基础上,再增加数千亿美元的赤字。

超越法律权限:多位税法专家(包括右翼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的经济学家)批评财政部此举是“未经立法的减税”,超越了其行政权限,破坏了国会制定税法的宪法原则。

缺乏透明度与公平性:与国会立法不同,财政部没有义务公开说明这些措施造成的税收损失,也无需通过削减其他支出来弥补。这被批评为是悄悄地给特定群体输送利益。

https://www.nytimes.com/2025/11/08/business/trump-administration-tax-breaks-wealthy.html

DeepSeek的评论:

川普及其共和党盟友一直抨击联邦官僚机构是违法的“深层政府”,但如今他们自己正在利用行政权力,系统性地瓦解由国会通过、总统签署的法律。这清楚地表明,所谓的“反深层政府”斗争,实质上是为特定阶层(富豪与大公司)服务的政治工具,而非其宣称的捍卫宪法原则。

当税务筹划者(如毕马威)兴奋地告知客户可以利用新规“精挑细选”以避税时,这标志着税制公平性的破产。它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息:税收法律不再是一视同仁的规则,而是可以为最有政治影响力的阶层量身定制和规避的。这将严重侵蚀普通民众对税收系统乃至整个政府的基本信任。

共和党传统上以“财政鹰派”自居,强调控制赤字。然而,这些动辄数千亿甚至数万亿美元的减税措施,清楚地表明其对赤字的担忧是高度选择性的——当涉及为富人和企业减税时,赤字是可以被无视的;而当涉及社会保障、医疗补助等民生支出时,赤字则成为削减福利的充分理由。

政府通过减税向顶层输送的巨大利益,最终需要由全社会来承担——要么通过未来的增税,要么通过削减公共服务,要么通过通货膨胀。这形成了一个“财富向上聚集 → 政治影响力增强 → 推动更有利的税收政策 → 财富进一步向上聚集”的恶性循环,不断加剧社会的经济与政治不平等。

总结而言,国家权力被系统地用来服务极少数精英的利益,而这一过程却通过指责“深层政府”和操纵公众舆论来掩盖其本质。这不仅是一场财政危机,更是一场深刻的民主治理危机。

+++

最后让我援引Mike Shedlock对川普“产业回流”计划的批判来为此文作结:

川普希望把所有产业都搬回美国,一些经济“门外汉”为此欢呼雀跃。

美国劳动力成本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若将iPhone组装、内衣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铝材生产等环节全部回迁美国,其结果只可能意味着一件事:价格上涨。

倘若你还没听明白,我再重复一遍:

将iPhone组装、内衣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铝材生产回迁美国,只可能意味着一件事——价格上涨。

五大滞胀关键点:

1. 关税推高物价;

2. 产业回流推高物价;

3. 关税严重冲击中小企业,将迫使大量企业倒闭;

4. 人工智能(AI)正在取代就业岗位;

5. 《奥巴马医改》(Obamacare)带来的保费“标价震惊”(sticker shock)即将来袭。

上述因素均为极强的滞胀推手。那么,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川普失败的政策,是否足以摧毁足够多的需求(即引发经济衰退),从而抵消上述内在的滞胀压力?

https://mishtalk.com/economics/hoot-of-the-day-trump-sounds-like-biden-and-kamala-harris-on-price-gouging

浏览或加入电报频道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

作者:bystander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bystander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90007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