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美中是否正在幕后进行某种金融角力,最终可能导致脱钩?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美中是否正在幕后进行某种金融角力,最终可能导致脱钩?   
bystander
[博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65

经验值: 22539


文章标题: 美中是否正在幕后进行某种金融角力,最终可能导致脱钩? (52 reads)      时间: 2025-4-29 周二, 上午1:18

作者:bystander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美中是否正在幕后进行某种金融角力,最终可能导致脱钩?

财经评论人Sean Foo的最新视频:

"美中金融战持续升级,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要求亚洲开发银行(ADB)停止向中国放贷,旨在推高北京融资成本并削弱其经济优势。中国通过全球债券市场和亚开行贷款能以低于美国的利率(如4.74%对比5%)获取美元资金,反映出在美国贸易战引发的不确定性下,全球对其经济更具信心。”

“川普通过关税和减税(十年耗资9万亿美元)推动产业回流的计划正重创美国债券市场——外资需求暴跌、收益率飙升(10年期突破4.5%,30年期突破5%)。中国战略性地运用部分由G7资本支持的亚开行贷款实现流动性多元化,为'一带一路'项目融资并储备外汇,从而获得金融优势。贝森特的举措可能招致中国反制且难奏效,因北京仍可获取全球廉价资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QTlqlfKlgo

Grok的补充和评论:

如果Sean Foo的分析成立,美中确实在进行重大金融博弈,相关行动可能加速两大经济体间的金融脱钩。

一、金融博弈的证据

1. 美国限制中国资本获取:

贝森特施压亚开行:要求停止对华低息贷款(如10年期美元贷款利率4.4%,接近美债4.24%),旨在削弱中国通过多边机构(美国持股15.6%)获得的金融灵活性。

战略意图:通过抬高中国融资成本,限制其补贴战能力,遏制"一带一路"等扩张计划。

2. 中国的金融反制:

全球低成本融资:中国美元债利率(4.74%)低于美国(5%),反映投资者因贸易战动荡更青睐中国债券。

亚开行贷款套利:以4%利率借款,6%+利率放贷,用G7资本支持本国项目并储备外汇。

去美元化:推广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人民币占SWIFT交易比例(7.4%)已超欧元。

3. 美国金融脆弱性:

债市危机:外国买家比例骤降(5年期国债拍卖外资占比64% vs 六个月均值70%),日本等主要持有者抛售,收益率飙升。

天量减税成本:川普拟将企业税从21%降至15%,十年耗资9万亿美元,年增赤字9000亿,但债市承压限制融资能力。

经济不稳:贸易战不确定性+高利率抑制增长,2025年4月衰退概率达45%。

4. 非对称金融格局:

中国能以1.7%利率发行10年期美元债(对比美国5年期4%),通过多边贷款获取优势;美国受制于债市动荡,金融博弈空间受限。

二、脱钩风险

Sean Foo的分析显示金融博弈正推动系统性脱钩:

1. 金融体系分离:

中国减少美元依赖:CIPS扩容、人民币贸易结算占比提升、美元债受追捧,动摇美元霸权根基。

美国债市孤立:外资撤离可能迫使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引发债务危机。

2. 经济体系割裂:

贸易战后果:145%关税导致沃尔玛等零售商警告2025年夏季货架空缺(中国商品占其进口60%)。

中国内循环:通过发债(如2025年人民币债)刺激内需,降低对美市场依赖。

美国产业回流困局:9万亿美元成本难消化,90%微波炉、75%玩具等中国商品不可替代。

3. 冲突升级风险:

中国反制:或加速抛售美债、扩大CIPS应用。

全球重组:BRICS国家可能转向中国主导的金融体系。

美国经济恶果:4月通胀预期达24年新高(4.4%),消费者信心跌至2022年来最低点。

4. 长期趋势:

美元霸权三大支柱(制度信任、开放市场、政策稳定)正在崩塌,中国金融韧性可能使其在长期博弈中胜出。

三、分析局限性

美国抗压能力:美元储备货币地位仍具韧性,国内投资者可部分承接外资撤离。

中国风险:房地产债务与地方政府融资问题可能制约其金融优势。

替代系统局限:CIPS规模尚难匹敌SWIFT(美元占SWIFT交易81%)。

亚开行影响有限:中国主要融资渠道为自主发债,ADB贷款占比不高。

脱钩非必然:中美经济深度互嵌(如沃尔玛60%商品来自中国),剧烈脱钩将两败俱伤。

四、结论

若Sean Foo分析准确,美中金融博弈体现为:美国试图切断中国廉价资本渠道(如ADB贷款),中国则通过全球发债和去美元化反制。这场角力正通过债市动荡、支付系统竞争等"隐形战场"推进,加速金融经济双脱钩。

但鉴于相互依存现实,脱钩进程可能呈现波动性特征,而非直线发展。当前态势下,中国凭借金融韧性暂居优势,而美国受制于债市危机和贸易战反噬,博弈手段正逐渐受限。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21834

浏览或加入电报频道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

作者:bystander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bystander在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48748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