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川普的豪赌(八):结构性隐患的病理分析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川普的豪赌(八):结构性隐患的病理分析
bystander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67
经验值: 22689
标题:
川普的豪赌(八):结构性隐患的病理分析
(90 reads)
时间:
2025-3-31 周一, 上午4:40
作者:
bystander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川普的豪赌(八):结构性隐患的病理分析
【原文于3月7日首发】
在我看来,造成今天困局的主要原因在于1. 货币政策过度宽松、2. 金融自由化及去监管、3. 全球失衡、和4. 美元霸权。川普的组合拳策略(保护主义 + 财政紧缩 + 减税降息 + 债务重组)显然未能对症下药,却反而让早已积重难返的困境进一步恶化。
先了解以上提及的结构性问题(四大病灶):
1. 货币政策过度宽松:流动性依赖的癌变
历史背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央行(如欧洲央行、日本央行)通过零利率和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或QE)注入巨量流动性,试图刺激经济增长。这导致了资产价格泡沫和低效资本配置。
量化宽松的恶性循环:2008年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0.9万亿膨胀至8.9万亿美元,廉价资金催生"僵尸企业"(占标普500成分股的19%),扭曲资本定价机制。2020年疫情QE更使M2货币供应量激增40%,直接导致资产泡沫。
政策困境:长期低利率推高债务水平(美国公共债务占GDP超120%),削弱了经济对利率正常化的承受能力;尽管通胀预期被压低,但供应链中断和能源价格波动导致通胀突然反弹(如2021 - 2023年),美联储或将陷入无力应对的困境。
忽略结构性问题:过去多年的低利率和量化宽松导致资产泡沫和债务累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掩盖了结构性问题(如生产率下降、收入不平等加剧),并为未来的金融不稳定埋下隐患。
2. 金融自由化与去监管:影子银行的无序扩张
历史背景:自1980年代以来,美国推动金融自由化,放松了对银行、衍生品和影子银行的监管(如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的废除)。2008年金融危机后虽有一定改革(如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但监管力度仍不足,影子银行和杠杆率继续上升。
风险积聚:金融自由化过度放大了短期资本流动,导致系统性风险积聚(如2008年次贷危机)、收入不平等加剧(金融行业利润集中于顶层)和市场波动加剧(如2023年硅谷银行危机),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流动性枯竭和资产泡沫破裂的风险随之增加,尤其在新兴市场和美元依赖国家。
衍生品失控:金融去监管,尤其是影子银行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增加了系统性风险。全球衍生品名义本金达1200万亿美元(BIS数据),是实体经济的12倍。信用违约掉期(CDS)等工具本为风险对冲设计,却异化为投机杠杆(对冲基金平均杠杆率4.5倍)。
监管套利黑洞:2008年后《多德-弗兰克法案》对商业银行的约束,迫使风险向影子银行转移。私募信贷规模达1.7万亿美元,完全游离于压力测试之外。
3. 全球失衡:全球为美国的入不敷出付出代价
历史背景:美国长期依赖消费驱动增长(高债务、低储蓄),而新兴市场(如中国)依赖出口和投资,形成全球失衡。美国贸易逆差(2024年约1万亿美元)与新兴市场的顺差并存,依赖美元霸权维持。
中美储蓄-消费鸿沟:储蓄过剩和贸易不平衡确实存在,尤其是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中国储蓄率45% vs 美国储蓄率3.4%,导致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占GDP 2.1% vs 美国赤字3.6%。这种失衡本可通过汇率调整缓解,但美元霸权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Ⅱ"迫使东亚国家持续购美债压本币,形成有毒共生。
产业链单极化风险:美国消费端依赖中国制造(对华逆差占总额38%),而中国生产端依赖美国市场(对美出口占GDP 4.5%)。任何脱钩尝试都将触发双向坍塌。
向全球输出通胀:全球失衡导致美元流动性过剩(通过贸易逆差和国债发行),推高资产价格,但也埋下贸易冲突和资本流动逆转的风险。全球化的断裂(如川普的保护主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失衡无法解决:长期研究全球化问题的前任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强调,美国需通过结构性改革(提高储蓄、降低债务)解决失衡,但政治阻力巨大;保护主义只会加剧全球分化和经济不稳定。
4. 美元霸权:特权与诅咒的双刃剑
历史背景: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元霸权支持美国通过贸易逆差和国债发行维持流动性,但也导致特里芬难题(Triffin’s Dilemma):维持赤字以提供流动性,但赤字过大威胁美元信用。
美元独大的后遗症:美元霸权使得美国能够通过发行货币转嫁危机,但也导致全球依赖美元的结构性问题。美元霸权使美国能以低成本融资,但也导致高债务和全球依赖性(如国库券为全球抵押品)。
特里芬悖论: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指出,如果美国(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停止国际收支赤字,全球经济将没有足够的流动性。全球对美元流动性需求(年增1.5万亿美元)迫使美国持续贸易逆差,但逆差累积又侵蚀美元信用。2024年外国央行美债持有比例已从34%降至30%,去美元化初现。
制裁武器化的反噬:拜登政府将美元清算体系(SWIFT)政治化,促使金砖国家加速构建替代系统。当前去美元化趋势(中国、俄罗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贸易战可能削弱美元地位。美元霸权的衰退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动荡,美国需谨慎处理债务和贸易政策。
总结
川普推动的经济政策不仅未能有效处理根本问题(四大病灶),反而可能在货币政策、监管、全球失衡和美元地位等方面加剧了危机风险,导致未来经济路径更加狭窄,系统性崩溃的可能性有增无减。
(整理:Grok;DeepSeek)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20251
浏览或加入电报频道
https://t.me/unbrainwashyourself
作者:
bystander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508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