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什么是“毛粉”呢,我昨天听一位朋友谈了谈,觉得很有启发。总的来说,和“进步主义”的含义接近。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什么是“毛粉”呢,我昨天听一位朋友谈了谈,觉得很有启发。总的来说,和“进步主义”的含义接近。   

警告次数: 2






加入时间: 2011/11/28
文章: 928

经验值: 35819


文章标题: 什么是“毛粉”呢,我昨天听一位朋友谈了谈,觉得很有启发。总的来说,和“进步主义”的含义接近。 (612 reads)      时间: 2019-2-14 周四, 上午7:32

作者: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如果你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相信人类一定能走出私有制带了的社会固有问题,想着解救“水深火热”之中的人,那么你一定会成为“毛粉”。

就拿斯皮尔伯格来说吧,其实他的政治倾向是非常明显的。了解电影史的人应该都知道,美国电影的政治倾向大体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在早期的时候还有卓别林为代表的一批进步人士;后来在50年代麦卡锡主义时代遭到了大规模的整肃,从此就变成了右翼的大本营;60年代末开始,民权运动和反越战运动的冲击之下又出现了一些反对美国体制和主流价值的作品;到70年代末则又出现了“右倾复兴运动”,斯皮尔伯格就是这个右倾运动当中扛鼎的人物之一。厦门大学的陈新便在查阅了大量外文资料之后,于2014年的学位论文《好莱坞科幻电影意识形态研究》中对这场科幻片主打的“右倾复兴运动”及其代表斯皮尔伯格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越战结束时期,美国电影刮起了逃避主义流风,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纽约派与反主流价值的颓废派两种电影的高压之下,右派大本营好莱玛就恢复美国国家伦理价值进行了狼狈挣扎。好莱玛右倾复兴运动中,出了三大名导演:科波拉、斯皮尔伯格、卢卡斯,影评界一般的意见把后二者列入逃避主义的代表者,而把前者列入艺术导演地位。其实《教父》导演科波拉电影中的逃避主义才最为严重(把越战中残废了的美国世界霸权,逃避入黑手党血腥的“家庭伦理”之中喘息,并且绝对不服输,也不悔过认错)而无法回头。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影集从一开始就点明了要逃到外太空星群中重建种族自信的“阿利安主义”,很快地完成了“逃避任务”而结束影集。
最难讨论的是斯皮尔伯格,他很善于将美国人面临的困境融入自己的影片之中,可爱的动物和孩子、温情的家庭、舒舒服服的精神幻想,使得他的影片大都充满了自由主义观念。……《侏》片中的老年资本家园主,兴致勃勃生命力盘然地玩弄生物遗传基因工程(玩到可以使博士级的古生物学家睦目结舌、五体投地的地步),他两个孙儿对电脑游戏的熟练自如,到最后可以在十分惊险中镇定地救了自己的命。这个剧情的安排,十分强烈地暗示了:美国资本家要强力控制,未来时代左右全人类命运的基因工程生物科技,而准备移交给他的精于电脑的孙辈。……园中电脑中心与研究室中,尽是亚裔黄种生物科学家与黑人电脑专家,他们能获得如此地位,比起那些在丛林中开矿与危险恐龙为伍的拉丁美洲西裔与黑人混血种,当然感激涕零效忠到底了。《侏》片中的资本家“绝对价值论”,已染上雅利安主义(白种民族优秀论)色彩了。】
可是,尽管西方大多数人也承认斯皮尔伯格是好莱玛右倾复兴运动的代表,却被人说成“白左”。

作者: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鹰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401229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