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说话切忌十五岁---兼答票友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说话切忌十五岁---兼答票友   
河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文章标题: 说话切忌十五岁---兼答票友 (452 reads)      时间: 2016-9-30 周五, 上午8:32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说话切忌十五岁,意思是说不要一说话就激情勃发,骂骂咧咧,像个青少年。尤其在讨论问题时,更不必要。

楼下票友同志认真写了点东西,看来很眼熟,不过抄了一点网上关于人们误解“刍狗”的东东,却以为有什么大的发现。其实“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两句话古人研究了不知多少遍,哪有什么误解刍狗的事情。把刍狗拿出来说事,是近年出现的自封为传统卫道士的无知之说。老子上面两句话的关键之处绝不是什么刍狗,古人哪有不懂这是祭祀用的草狗的意思?要你来给古人点睛?这两句话的要点是仁。

票友把仁解释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是说天地不偏心宠爱哪一个物种,
由着它自生自灭。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是说圣人并不偏心贵族,
由着它自生自灭。”

其中的错误有:
1、把不仁解释为“不偏心宠爱”。
2、关于圣人一句里把百姓变成了贵族,不知道百姓有两解,在易经里就用来指一般平民,如“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票友抄来的这些个玩意都是网上假传统卫士的粗暴的胡编,吓人用的。

仁的意思是什么?有:
1、慈爱。
2、人。如“仁者,人也”(《中庸》)

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说天地没有慈悲之心、或者说天地不是人、或者是无有恩义,所以把万物都不当回事。而“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则更是激烈,说圣人也一样缺乏慈悲恩义之心,不把不当百姓人。即使从语法来看,天地不仁已是一个断句,仁在这里不是动词,而是形容词或名词,这点也十分清楚。

胡适对于老子的这种思想加以解释说,“老子生在那种纷争大乱的时代,眼见杀人、破家、灭国等等惨祸,以为若有一个有意志知觉的天地,绝不致有这种惨祸。万物相争相杀,人类相争相杀,便是天道无知的证据。”

老子所以根本不是什么认为“圣人并不偏心贵族”,而是认为应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自然主义才是他的理想,这是早有定论的事。所以我在前文里说“老子讲完天地,再讲圣人,因为圣人也是人,不可能逃脱人的局限,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将公平与平等混同一体,从此就指望完美无缺的圣人来给众生平等,又指望圣人来公平地统治社会。”

希望票友继续批评,只是不要激动。

作者:河边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河边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417199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