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0%或更高的进口商品关税导致物价飞涨,如十年前丰田车的国内价格是美国同款车价的3倍。进口奢侈品及一切名牌产品的关税至今也还远高于200%;
B) 国有土地垄断导致的房地产泡沫。如我朋友在国内40平米的一室单元价格(按 1:6.5 兑换) 可买我美国邻居的200平米的 Single Family;。而国人都还认为这天价司空见惯是很正常,不肯出手卖掉。我有个亲戚甚至想花260万去住养老院,终于反悔后还丢了10万定金。国人的价格观也要算是中国特色之一了,而这特色能促进货币流通则是确定无疑的。
C) 10年前我回国,在小水果店想买几个进口的佛罗里达甜橙,见摊位上没标价我就知道肯定比美国买贵不少,仅挑了4个去付款,老板称后告我价格后我就吓得说不要了,还遭他瞥眼(具体价位已记不得,但肯定不止美国的3,5倍之多),也是因我这种小气鬼在国内已很少见了。
相反的是,美国通缩倒是与中国廉价商品有极大关系(你去WalMart or Dollar店去看看, 就知道了)。美联储加息的目的之一,就是想把美国通胀率提高的2%。(当然我也觉得,不提高通胀率的话,美国的巨额国债恐怕就真的还不起了。这恐怕也是美联储需要通胀的原因之一)。好在中国劳动力的价格现在已经没啥竞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