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女国音 -- 很像“温哥华音”啊:女孩和儿童专用腔,一个字,“嗲”!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女国音 -- 很像“温哥华音”啊:女孩和儿童专用腔,一个字,“嗲”!
所跟贴
《赤壁》第三场开场不久,
--
lemon25
- (71 Byte) 2015-5-08 周五, 下午1:45
(178 reads)
别提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4/09/28
文章: 383
经验值: 8706
标题:
我一直关注京剧的韵白,也一直关注入声字。但入声字在京剧里发现还是首次得知。
(177 reads)
时间:
2015-5-12 周二, 上午6:32
作者:
别提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经您一说,恍惚记得李世济《锁麟囊》里也有类似入声字。但需要再听戏文确认。有一个问题您想过没有:京剧里,如果只有一个“薄”字是入声字,似乎大不成体系,因为语音的变化从来是“系统性”的变化。如果有这么一个字,就应该湖广韵,或者中州韵里面的这一组都应保留为入声字,而不应该其他的都消失了,只留下了这么孤零零的一个。
另外,京剧从早期阶段开始,乃至中共建政后的戏剧学院成立之前,念(韵)白都是师徒口耳相传,甚至不同流派,不同行当对同一个字也有大区别,并无统一标准。因此我觉得,说“京剧保留入声字”尚须更多例证支持,至少应发现“系统性”的入声字存在。很有可能是那一流派,或者那一角色,再或只是“此时此刻”为了表现特殊情感的偶然现象。
不知您以为如何?
作者:
别提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应该是系统性的,跟流派没有关系。
--
lemon25
- (0 Byte) 2015-5-12 周二, 下午12:58
(145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7982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