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小城浮世绘(二)五街戏 |
 |
老礁
性别: 
加入时间: 2014/05/06 文章: 332
经验值: 14521
|
|
|
作者:老礁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五街戏
五十到六十年代的小城,没有电视和基本没有收音机,只有几个老电影片子和一台小电影放映机,看戏就是人们最主要也最激动人心的娱乐了。小城有一个地方戏剧团,正式称呼是'县豫剧团',而老一些的人们则管这个剧团叫'五街戏'。
小城的中心是'十字街'。十字街地势稍高,朝东、朝西、朝南、朝北分别连接东街、西街、南街和北街。东街和西街连接一条通到邻县的公路,每天上午有一趟向西通往临县的长途客车,破烂的车子摇晃着从东往西穿过东街、十字街和西街向西开去,下午再由西向东开回来。小城人大多没有钟表,就用这趟对开的客车来估量时间。小城的机关和一所小学也都座落在东街和西街上。而南街和北街都极短,从十字街朝北走,不到100米就进到乡间的小路,路旁是四季变换的庄稼。沿南街朝前走,不到100米就撞上一堵南墙,路就向东向西岔开了。向东走入乡间,向西走不到20米又向南折去。这条向南的街叫南后街。49年以前小城或许不是如之后四十多年一如既往的破败吧?五条街各有自己的戏班子,争奇斗艳。我在六十年代还真见过庙会上不同戏班子打对台的热闹和激烈。但无论如何,49年的政局的大变动让这五条街的戏班子并成一个了,我们叫县剧团,老辈的人叫'五街戏'。
时光过去半个世纪了,我还是能清晰记起看过'五街戏'的第一部戏,“状元打更”。在经典和非经典被不厌其烦地翻拍翻炒的今天,我还是没见到电影、电视、抑或其它剧种讲述演绎“状元打更”的故事。而我则真切地认为,“状元打更”具备了一个好故事的所有元素:爱情、战争、巾帼英雄、山野女子的痴心和以身相许、读书人的始乱终弃、最后是奇情女子对负情汉的惩戒和夫妻父子相认的大团圆的结局。故事是说进京赶考的书生被强盗追杀,被山寨女寨主所救。女寨主为忠良之后,受迫害寄籍山寨。女寨主与穷书生喜结连理,之后书生进京赶考高中状元,金榜题名,梦想攀上公主做驸马,隐匿自己的婚姻,而女寨主生子,在山寨苦等。荏苒十几年,外敌入侵,朝廷不能敌,欲招安女寨主,女寨主提出的唯一条件是要这个状元调入军中,朝廷诺之,之后就是妙趣横生的情节,状元做运粮官,被敌大败,儿子出现救了老爸。状元被贬为更夫,在军中打更,受尽戏弄惩戒。故事当然是吸引人,而已知慕少艾的当年的小礁,却被剧中的女主角所迷,妩媚透着英武的扮相、斑斓的戏衣、矫健的开打、对爱情的勇敢和执着。我知道这个女演员叫李春霞,戏报上写着呐,她从此不断进入我的梦和白日梦中。第二年的春节,我到一个长辈家拜年,见在座有一个淡雅的女性,这个长辈告我说,这就是咱们剧团的名角李春霞,让我赶快叫春霞姨,但我无论如何与心目中的风采万分的女英雄联系不起来。我喏喏地叫了,春霞姨夸张地叫起来,“啊,是小礁呀”,一把把我的脸捧在她手中,淡淡的雪花膏味道沁入我的鼻腔。
五街戏演戏的戏园子在东街路北。买票进去后先是一片空场,再往前就是一边露天的一个屋顶铺草的大棚子。草棚最里边是不大的舞台和后台,舞台下是三列各有二十几排的长条木凳,分别为东边、中间、西边的座位,每条长木凳有十几个座位,看戏还是要买票对号入座的。坐票的东边和西边的后边有木栏隔开,木栏后是站票的位置,站票的票价为坐票的一半,照顾花不起钱买坐票的观众。演出时也就是在舞台上有一个大的电灯,观众席上差不多是暗的。小城当时有一个很小的火力发电厂,天黑后发电,到午夜12点停电。我碰上过到12点停电时戏还没唱完,点起“汽灯”接着唱。“汽灯”是将煤油用打入的气体的压力,在棉纱做的网上喷成细雾点燃,亮度极高。其实在小城建起这个发电厂前,我看的戏一直就是用汽灯照明演出的。
我之后还是有机会就去看戏,看了很多,也听大人们议论剧团的演员们,知道了剧团里有“胖妮”,是个身材稍胖的女演员,常扮男角色,如“状元打更”中的状元就是“胖妮”扮的。还有“胖孩”,常演些诙谐的小角色。 剧团曾经在七夕演过应景的“牛郎织女”,当然还是我的春霞姨演织女。当演到王母娘娘拔出玉釵化为银河,喜鹊在七夕搭桥助牛郎织女相会时,“胖孩”扮喜鹊的头领,领着一群“喜鹊”在舞台上狂蹦乱跳做飞翔状,台下观众的情绪达到高潮。在六零年生活困难时,为鼓励大家度过时艰,他们还演过“卧薪尝胆”,演绎越王勾践艰难复国的故事。“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分上、下集,连续两个晚上才能唱完。
六十年代中期后,开始时兴演现代戏,我看过他们演的“林海雪原”,即以后的“智取威虎山”。还有一出戏叫“党的女儿”,写一个女共产党员,养病住入老乡家,发动群众与反动派做斗争的故事。春霞姨演这个女党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出场。这出是我最不喜欢的戏。
而我最喜欢的戏是“追鱼”,写一个家道败落的穷书生投靠与之有婚约的宰相家,宰相父女嫌贫爱富要悔婚,鲤鱼精爱上了这个书生,变成宰相女儿与书生相会。事情败露,鲤鱼精与宰相请来的道士、包拯、天兵天将斗法,观世音菩萨救下了败在天兵天将手下的鲤鱼精。观世音菩萨慈悲为怀,要鲤鱼精选择跟菩萨继续修道,还是放弃千年修行,贬为凡人。鲤鱼精选择做一凡人,与情人款款离去。这个故事在六十年代曾被以越剧搬上银幕,故事在我们那个年龄群中莫不耳熟能详。我喜欢这个戏是因为鲤鱼精对爱情的勇敢追求与坚贞。鲤鱼精选择做一凡人,观音要除去她的千年修炼的“神鳍”,当看到春霞姨饰演的鲤鱼精在台上痛苦地翻滚腾跃,我心痛难忍。我还喜欢这出戏对嫌贫爱富的小人的鞭笞,和鲤鱼精与她的师兄师弟们的机智和诙谐。当宰相为辨别两个女儿的真假请出包拯时,鲤鱼精请她的师兄师弟帮忙,变出一套假的包拯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去混水摸鱼。舞台上虾兵蟹将,群魔乱舞,“胖孩”饰演的王八精口中念念有词,“真老包,假老包,萝卜白菜一锅熬”,烟雾起处,一个假包拯和他的班底出现。为了演这出戏,剧团需要两套包拯的行头和演员,“胖妮”扮演假包公。
文革前我们举家搬到了离小城不远的一个小市。文革中一天到一个长辈家,见他们家有一对乡下人装束的中年夫妇在座。这个长辈说,“小礁,你不认识你春霞姨了?”,我惊愕,昔日光彩夺目的春霞姨布衣钗裙,不施粉黛,与普通农妇无异了,仔细看才能从眉宇间看出往日的秀美与妩媚。春霞姨见说是我,伸出手又搦搦地收了回去,终于没敢把已比她高半头的“大礁”的脸再捧在手中。春霞姨告诉我,文革初剧团解散,他们都被遣散到位于邻县的老家的乡下务农,她与团里的男演员结婚,过起了纯粹农民的日子。我不敢问春霞姨文革初破四旧时是否遭难,破四旧时我见过了太多的将出了名的女演员剪掉头发,脖子上挂上破鞋游街的场景。我不敢想,也不愿想我心中的女神会遭此蹂躏和屈辱。
一年后我又到小城,见到了新组建的县剧团。他们演江青的全本的样板戏,成了文革的宠儿,穿一身草绿色的假军装,一群人在小城的大街上骑自行车呼啸而过。没看到一个五街戏的老人,在他们身上也看不到一丁点儿五街戏老艺人的谦和和内敛了。
又过了很多年,中国经济大潮泛起,天翻地覆了。一个春节前我从海外回乡省亲,路边一个小台子上正在露天演豫剧,寒风飕飕,行人匆匆,驻足者寥寥,演员也掩不住神情的落寂和脸上的沧桑。看年龄他们该都是'样板团'那伙人。我问家人豫剧的状况,家人告我说,改革开放后剧团承包,大都办不下去解散了。开始还会有大企业接手,之后企业又都难以经营,将剧团又都推了出去。豫剧艺人若没有门路转入别的行当,只能守着唱戏,就差不多等同乞丐了,剧场大都改为商场或游戏厅,过去家乡遍布的豫剧是彻底消失了。而我最难忘的五街戏从六六年文革一开始就成了绝响,却只萦绕在万里之外的当时的小礁的耳中心中,并伴到生命的终止。
作者:老礁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好文章,太棒了 -- 锦瑟华年 - (0 Byte) 2014-11-22 周六, 上午6:42 (115 reads)
- 谢鼓励! -- 老礁 - (0 Byte) 2014-11-22 周六, 上午9:10 (97 reads)
- 老礁写得真好!人都给你写活了! -- 河边 - (79 Byte) 2014-11-22 周六, 上午12:50 (109 reads)
- 致河边网友 -- 老礁 - (219 Byte) 2014-11-22 周六, 上午2:32 (136 reads)
- 老礁 好文,谢谢 -- 加人 - (457 Byte) 2014-11-21 周五, 上午10:23 (194 reads)
- 谢加人鼓励和共鸣! -- 老礁 - (0 Byte) 2014-11-22 周六, 上午12:11 (104 reads)
- 随便问一下,你在美国那一个州? -- 加人 - (0 Byte) 2014-11-22 周六, 上午12:16 (115 reads)
- 南加州 -- 老礁 - (21 Byte) 2014-11-22 周六, 上午1:42 (136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