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曾节明: 技术和尚武精神的双双退化,导致中国历史上两次被蛮族征服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曾节明: 技术和尚武精神的双双退化,导致中国历史上两次被蛮族征服   
所跟贴 曾节明: 技术和尚武精神的双双退化,导致中国历史上两次被蛮族征服 -- 加人 - (10545 Byte) 2014-11-08 周六, 下午4:47 (827 reads)
captain nino






加入时间: 2012/07/01
文章: 892

经验值: 38697


文章标题: 论据不靠谱 (252 reads)      时间: 2014-11-08 周六, 下午8:48

作者:captain nino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用斜体字代表引用的曾节明的文字.

军事历史方面, 就像前段时间加人网友所转帖的 "火牛阵" 的例子, 曾节明也属于那种以为兵法可以照搬的错误想法. 以为把更早的历史中有效的战法, 搬到后面的历史场景, 也能大发光彩, 百战百胜.

比如曾节明所哀悼的所谓战车的衰落, 首先根本不是中国一地在战车上衰落. 战车在全世界在唐朝之前很久, 就已经全面衰落了. 而且中国的战车技术也从来不是最先进的, 也不是使用战车最广泛的地区. 战车被骑兵取代, 其实是一种淘汰, 而根本不是什么 "技术失传" 导致了中国丧失了战车这一利器.


农耕民族对抗游猎民族的另一利器是马拉战车

曾节明的所谓战车是对付游牧民族利器完全是错的. 明明知道游牧民族多是骑兵, 怎么就脑子就转不过弯来, 想想战车怎么对付骑兵? 战车机动性差, 转向慢, 越野性差, 速度没有单纯的马匹快, 目标大, 单位效率低 (一般一个战车需要至少两匹马), 碰到游牧民族骑兵岂不是送死?

战车的盛行, 源于古典时期, 大多数国家没有骑兵, 只有步兵, 而且素质低劣. 这时候, 相对于步兵来说高机动性的战车就有了用武之地. 战车往往起到了冲破敌人防线的作用. 但等到马匹大规模使用后, 步兵素质也增强后, 战车就迅速推出了历史舞台. 亚历山大与波斯的大决战, 波斯使用大量战车冲击马其顿步兵方阵, 结果被步兵方阵屠杀, 就是个例证.

曾节明恐怕不知道, 战车本来就是欧亚大草原的游牧民族发明的, 并用来征服农耕民族的.

中古时期的中国人是掌握了马车转向装置的技术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周天子的御座马车

这是历史常识错误. 周朝是典型的古典时期 (Classical Era), 而根本不是中古时期 (Medieval Era). 这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没? 中国的对应的中古时期, 是宋朝到明朝初期. 隋唐对应的大致为欧洲的罗马帝国覆灭后的那一段 "黑暗时代" ( Dark Age), 而周朝对应的是最典型的古典时期, 对应的是古希腊, 古罗马, 古埃及, 美索不达米亚, 腓尼基, 古印度那段时期.

另一个曾节明的所谓 "利器" 是弩, 其实也完全是 "火牛阵" 谬误的又一个翻版.

中国军队依赖弩不是优势的体现, 而恰恰是兵员素质低, 所以不得不依靠这种武器. 中国军队历史上, 往往数量庞大, 但素质低, 不是专业军人, 而往往是应征入伍的农民. 中国的盔甲技术也一直落后, 而且经济承担不了装备多少盔甲. 所以大多数士兵, 都是没有护甲的. 弩相比弓箭来说, 掌握起来要容易的多, 所以在中国军队流行. 弓箭其实射速高, 造价低, 但不容易掌握和精通. 但另一方面, 中国军队的弓箭手还是比弩要多, 其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区别在于比例问题而已. 中国军队高比例的弩其实表明的其普遍的低素质.

弩的威力的确比相同体积的弓高, 但为何中国军队用弩越来越少而火器增多, 恐怕恰恰是中国的弩威力小的缘故. 弩的优势在于穿甲能力比弓箭强, 但明清时期, 清军已经很多装备装甲, 而中国的弩恐怕并不有效, 所以使用的越来越少, 弩的技术因此停滞了, 原因是弩已经不那么大规模使用了.

从欧洲史可以看出这个现象. 欧洲是随着盔甲的发展, 弩用的越来越多, 因为弩是破甲的武器. 到了西班牙征服美洲的 16世纪时期, 西班牙征服美洲的射手基本都是用弩而不是弓. 16世纪的欧洲基本不大规模使用弓了, 而是弩. 这是因为当时盔甲科技, 和其大规模使用, 导致除了长弓以外, 其他弓并不有效了.

而中国史却没这个现象, 反而是弩越用越少, 恐怕是中国的弩技术落后, 没 "比赛" 过装甲的进步与普及, 所以干脆用弓和火器了.

要论尚武精神, 其实明朝, 宋朝, 都非常 "尚武". 宋朝动不动就撕毁协议打金朝, 在金朝与蒙古大战时, 在金朝皇帝请求帮忙并引用 "唇亡齿寒" 的典故后, 还是背后捅刀, 与蒙古联军把金朝灭了. 之后竟然又主动打蒙古, 被蒙古打败后急忙求和. 宋朝的反复无常最终激怒了蒙古, 导致全面入侵.

其实当时宋朝要不是主动攻击蒙古, 蒙古也不一定主动进攻. 宋朝军力其实很强, 蒙古都没去征服弱小的多的高丽 (而是将其归为附庸), 面对宋朝, 很可能不到准备充足, 不会主动招惹.

作者:captain nino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captain nino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00384 seconds ] :: [ 28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