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可爱又可怜的芦笛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可爱又可怜的芦笛   
所跟贴 可爱又可怜的芦笛 -- 格丘山 - (1278 Byte) 2014-5-11 周日, 上午3:08 (980 reads)
潜水多年






加入时间: 2010/04/21
文章: 255

经验值: 10849


文章标题: 文如其人不一定全对,不见芦笛就难知其人。转几段《高伐林:见了芦山真面目》供参考 (535 reads)      时间: 2014-5-11 周日, 上午7:39

作者:潜水多年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高伐林在万维天下论坛的网文《見到了“蘆”山真面目》( 原文见: http://bbs.creaders.net/politics/bbsviewer.php?trd_id=627460&blog_id=93775&language=big5

摘录其中几段如下,供参考(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 :

“芦笛本人与他的文字反差可太大了!” 9月28日下午到晚上在纽约,。。。 与会者十分惊讶:亲眼见到的芦笛,竟与原来从其文字中得到的印象大相径庭!

   从新千年开始,芦笛在中文互联网上动辄下笔万言,论题包罗万象,口无遮拦,泥沙俱下,树敌无数,“芦迷”也无数。

。。。

  多年以来,芦笛深居简出,很少参加公众活动和公开讨论。与会者中,有人与芦笛网上交锋,也有人对芦笛的观点并不太了解;有人深为服膺芦笛的见解,也有人深表不以为然。除了个别人,包括我在内,多是第一次见到“‘芦’山真面目”。

 “百闻不如一见”,出现在大家眼前的芦笛,和蔼可亲,彬彬有礼,轻言细语,甚有涵养。他简要地介绍了自己对史学的看法和对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如辛亥革命、孙中山等人与事的结论。他的见解,未必能说服与会学者,大家竞相发言,唇枪舌剑,围绕史学观,尤其是历史学应不应该成为工具等问题,进行了互不相让、 又不失风度的激烈交锋。

  芦笛再三说明:自己是从毛泽东时代成长起来的,所以不可避免地沾染了那个年代的粗暴文风,并期望他骂过的部分与会人士谅解。另一方面,芦笛也毫不含糊地阐明了自己关于若干历史事件和人物、关于历史研究的观点。与会人士虽然观点十分分歧,但大家都认为,这样坦诚直率的讨论十分难得。

作者:潜水多年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潜水多年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13184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