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妙不可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妙不可言   
一票友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542

经验值: 79316


文章标题: 妙不可言 (659 reads)      时间: 2014-3-08 周六, 上午11:16

作者:一票友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妙不可言

包括票友在内的很多人在网上发帖子,总是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心里明明是有的,就是说不出来,总是感觉意犹未尽。
有时自己感觉已经写得很“明白”了,详细得不能再详细了。
却总是被人“误会”,发现别人完全搞反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而且有时对方并没有“恶意”,就是从自己的文字得出的完全相反的结论。

这些事情总是让人很无奈,不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票友今天试图做些分析,总结一下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这类现象的。
希望能抛砖引玉,得到大家的指点。

最常见的第一种原因,是由于“笔力不足”造成的。

同一件事情,甚至同一种观点,
不同的人表达出来,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老芦的文笔,一般人是学也学不来的。
老芦的文章写得非常精彩,非常吸引人去看,
而且很少人会“弄错”老芦的原意,
只有象之前大隐那样看都不看一眼,
凭想当然就乱放炮的人才会闹笑话。

“笔力”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急也急不来。
与其勉强自己做力有未逮的事情,不如放弃要把文章写得“精彩”的念头,
老老实实地把观点解释“清楚”,至少可以减少些被“误解”的可能。

第二种原因,与笔力无关,是由于信息不可避免的“丢失”造成的。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这里的关键就在这个“尽”字上,
不是不能表达,是无法表达“尽”。
没有人能用语言“完美无缺”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文字这种工具也不可能完全取代语言。

人类习惯于使用“语言”进行思考。
但是人类的大脑,并不仅仅处理文字,
也可以处理图片,视频,音乐等等“媒体”,
这些都无法仅用语言表达出来。
人类是有感情的,比如爱,比如恨等,
还有各种情绪,比如开心,忧愁等心理状态,
也无法仅用语言来表达。
这些与语言无关的东西,仅靠语言当然是无法“完美”地转述的。
一定要“说”给别人听,那必然会带来信息的“丢失”。

即使能说出来的东西,用文字写出来,也一样会造成信息的丢失。
语言,无法完美地记录语言,
只能用来记载语言的发音,
这会造成很多信息的丢失。
象是语调,抑扬顿挫,表情,动作等等。

很多东西,要现场听才有“意思”,写下来就完全没有感觉了。

比如有些相声的包袱和段子,在现场每次表演都会引起满堂彩的。
但是票友把它记下来,发在网上,就会有人指责票友“瞎编”,
甚至说票友“完全没有幽默感”。
实在让票友哭笑不得。

即使同一段台词,不同的演员来演绎,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同一首歌,不同的人去唱,也会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
用文字不可能表达出这种区别,必然带来信息的丢失。

第三种,是由于语言本身的局限造成的。

比如用语言来形容一段舞蹈,
“笔力”再高,也不如让大家看看录像。
语言也无法“复述”音乐。
乐谱和音乐完全是两回事,
人类可以欣赏音乐,但是无法欣赏乐谱。
即使同一个乐谱,不同的乐器,
不同的人,也会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

语言本身就不适合做这类事情。
一定要让去看录像或听音乐才行。

第四种,是由于对方的原因造成的:
人类无法理解完全没有“感性”经验的东西。

用老毛的语来说: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只有自己尝一下才行。

这类事情不可能完美地“形容”给对方,
看录像或放音乐也于事无补,
任何方式都不如让对方自己试一下。

大家都吃过肉吧?
自然心理是清楚肉是什么味道,怎样的口感的。
但是谁有本事让给一个吃了一辈子素的人能理解呢?
除了让他吃一口,没别的办法。

第五种,是由于各自“常识”的不同造成的。

如同数学中不同的“公设”,会推导出彼此不相干的不同体系出来一样。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公设”的,如果和对方的“公设”不同,
则彼此一定是鸡同鸭讲,完全无法交流。
人心中的这个“公设”,就是所谓的“常识”。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受到不同的教育,接触不同的人和事。
每个人心里的“常识”,都是不同的。

比如票友认为神作为一种有智慧的生命,
一定是可以被人类理解的,
不可能是个喜怒无常的疯子。

有的人就坚持神不可以被理解。

这样基于完全不同的假设,就没有交流的可能。
彼此都是自说自话,谁也不可能“说服”对方。
终究是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相信的东西去信,
这样就没有争论的必要,一旦意识到彼此“常识”的不同,
则尽快停止交流才是最好的选择,
否则你一辈子都得不停地重复同样的话才行。

以上都是讲话的人心里有,但是无法完美地转述给对方,
接下来讲最后一种,完全无法描述的那一类。

佛曰:不可说。

“不可说”这三个字,不仅仅是说没办法讲清楚,
而是根本就不应该试图用任何方式去表达。
无论是语言,文字,录像,音乐,
甚至情景再现,现场演示等等,
任何试图表达给对方的尝试,
不但无助于对方的理解,
反而只会阻碍对方的理解,
会让对方“误入歧途”。
不但帮不了对方,反而会“拔苗助长”害了对方。

对一些玄而又玄的东西,
佛道两家都讲一个“悟”字。
这个“悟”字,只有当事人自己领会才行。
师长只可以随缘“点化”,但是不能直接插手“解释”。

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就是这个“佛”字。
佛经本是梵语,欲宏佛法于中土,
必须要翻译成中文。
但是有些东西是不能翻的,
最有名的就是这个“佛”字。

什么是佛?佛经里是没有解释的。
全在信徒自己理解。
类似佛这样无法“翻译”,
只能靠信徒自己去悟的东西在中文版的佛经里到处都是。

比如“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这里除了最后一个“经”字,
其他的“金刚”,“般若”,“波罗密”都解释不清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只要佛经里看到不靠谱的几个汉字连在一起用,
都不是印刷错误或错别字,
那都是无法翻译,只能用汉字注音的梵语。

老芦教导大家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定义清楚一些概念才行。
这个“定义清楚”,仅限于在网上发帖子打嘴架才有意义。
无论是那些玄而又玄的东西,
还是自然科学,都是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搞“清楚”,
也不耽误流传于世。
比如最基本的,无法用其他东西推导或代替的四个物理量,
都是没有定义的,或者说是靠“就是就是就是”的方式定义的。
这四个物理量是:质量,电量,时间,空间。
至今没有清晰的定义,也不影响科学家们搞研究。
去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就是颁给一位在《“证明”(或者说叫“定义”)质量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点成绩的科学家。

扯远了,再收回来。
这最后一种无法说清的原因,
与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
也没几个人在意,只是作为一种“说不清”的种类提出来。

以上六种,是票友总结出来的“说不清”的原因,
不知大家有没有其他的心得?

作者:一票友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一票友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93021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