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不同角度看“政教合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不同角度看“政教合一”   
陈皮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7/12/01
文章: 3235

经验值: 118330


文章标题: 不同角度看“政教合一” (994 reads)      时间: 2014-2-07 周五, 下午3:26

作者:陈皮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所谓“政教合一”的体制,表现为政府不仅全盘管理了国家的行政诸般事务以外,同时也无微不至的监测、规划和管理了老百姓的信仰包括思想道德乃至行为。众所周知,犹太教、天主教和回教下的国家体制属于“政教合一”体制,但实际现实中“政教合一”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只限于犹太教天主教和回教,分别探讨一下。

首先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后的体制就是如此。“明治维新”曾经是“甲午战败”的满清政府打算学习模仿的楷模,也是当时中国老百姓包括学者们艳慕向往的对象,并被从满清到现代的中国人以正面的态度去了解观察和研究总结过而有相当不少对其“肯定、赞扬和讴歌”的认识文章。之所以如此,不外乎是看到日本物质方面的强大有力,同时带有深深对满清政府的昏庸保守和国家落后腐败的失望情绪使然。

其实“明治维新”正是日本正式走向“政教合一”军国主义的起点。世人一般都只注意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而忽视了“天皇崇拜”是它的一个根本的内在支撑,在对天皇的“个人崇拜”鼓动下引出的“广大日本劳动人民的冲天干劲和豪情”,和欧米列国伴随着经济发展物质丰富但却具有“基督教文明背景”的环境有着截然的不同,即“明治维新”伊始就已经奠定了大和民族必然会“无视人权轻视生命”,包括后来日寇所到之处的屠杀暴虐、对当地外国住民的轻视欺侮,无不是其国内政治体制衍生而来的自然反映和流露,其逻辑是自洽的:因为活人天皇是神,日本民族是神族,其他民族理所当然低他们一等。

但是,成为日本国教的“神道教”实际上在明治之前并没有和天皇发生什么联系,因为在历史上,天皇曾经力挺“佛教”而冷落过“神道教”,是直到“江户时代”末期即明治前,才有人将天皇和它硬挂上了钩:

“主张以孝道为先,孝父母、敬神和忠于天皇。复古神道主张古道即神道,万国都承蒙天照大神的御德,日本是天照大神降生之国,其子孙天皇万世一系,继承三种神器,居于万国之上”。见: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5%9E%E9%81%93%E6%95%99

其中还提及:明治元年正月,明治天皇下诏宣布太政复古。明治元年十月十七日,明治天皇亲祭冰川神社并下诏宣布“祭政一致”:“诏崇神社重祭祀皇国之大典政教基本。然中世以降,政道渐率,祀典不举,遂驯致纲纪不振。朕慨之方今更始只秋,新置东京亲临视政,将先兴祀典张纲纪,以复祭政一致之道也”。

这里的“祭政一致”,直接挑明了“政教合一”的意思,大大方方,毫不隐讳。

因此,如果细究日本“明治维新”的深髓,当时的满清中国根本无法硬套效仿这一“日本模式”,因为满清作为一个外来征服者,不仅文字语言和汉人不同加上奇装异服男人留辫,哪里能担当中国人信仰崇拜的最高偶像和承担精神道德的终极领导者呢。

虽然在“明治维新”伊始,天皇提出了重树日本国家制度理念的“五条御誓文”,其中第一条提出了“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由此可以看出,明治政府在起初是以建立议会政治为目标的,但到后来天皇实际上已凌驾于“宪法”之上,“三权分立”没有得到保证。见:

http://tw01.org/group/LawSuit/forum/topics/22-1889

http://ja.wikipedia.org/wiki/%E5%A4%A7%E6%97%A5%E6%9C%AC%E5%B8%9D%E5%9B%BD%E6%86%B2%E6%B3%95

下面这段原文的最后一句总结说:“作为现代立宪国家的基本理解被推翻,显示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的立宪政治已经丧失了其实质”:

(1930年(昭和5年)、ロンドン海軍軍縮条約を締結した政府に対し、野党と海軍軍令部、右翼団体が、政府による統帥権の干犯であると難じ、内閣総理大臣・濱口雄幸が右翼団体員に襲撃される事件が起きた。いわゆる統帥権干犯問題である。これ以後、立憲政党政治は弱体化してゆくこととなる。1935年(昭和10年)、貴族院議員で陸軍中将の菊池武夫が、当時、通説的地位を持っていた統治機構に関する学説である天皇機関説を国体に反するものと非難。機関説の主唱者であり、貴族院議員でもあった美濃部達吉は反論の演説をするも、攻撃の声は止まず、貴族院議員を辞職した。また、岡田内閣も右翼・軍部の攻撃を恐れ、国体明徴声明を出し、美濃部の著書を発禁処分とした。いわゆる天皇機関説事件である。ちなみに、昭和天皇はこのとき、「機関説でよいではないか」と側近に漏らしていたという。近代立憲国家の一般的な理解でさえも押し潰されたこととなり、ここに大日本帝国憲法による立憲政治はその実質を失ったことを示す。

为什么会如此?我怀疑日本人自己都不一定明白,那就是他们的“明治维新”从起初就是“政教合一”的“改革”。虽然他们取得了“甲午”、“日俄”战争的胜利,但后面几乎灭国的命运也已经是预定了的。他们唯一的幸运是后来被具有“宽容精神”的米国所军事占领。而且米国对日本的改造,天皇被打回人的原形且不能“再生”,因此从根源上已经基本断绝了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可能。

所以,见到有人说“日本要重新走军国主义道路、威胁亚洲乃至世界和平”,我看显然是无稽之谈。

谈到日本二战中的残暴疯狂,或许有人可能会想到德国纳粹当时一样对犹太人财产和生命的剥夺和屠杀吧,但这和日本“天皇是‘八闳一宇’的天造大神代表、大和民族是大神的子民,要解放亚洲拯救世界”是“风牛马”般的不同的,因为德国的“排犹”是有其宗教方面的历史原因和理由的(如因为犹太人排斥基督),德国人当时做什么坏事仍然需要假借上帝名义一类来做,例如二战希特勒曾经重新编写“圣经”并把耶稣改写成雅利安人种。但这些显然是很愚蠢的,因为很容易被人识破和鄙视,即使希特勒对德国国内的广义基督教的各方都狠狠的进行了压制打击。

所以当二战结束对这些纳粹法西斯的“欺诈”歪曲言行等进行清算后,人民便很容易的清醒了。故而德国人对战争的“反省忏悔”是没有什么障碍的,顺理成章,不值得拍案惊奇。

而由于日本人很高调的强调自己是“救世主”,日本政府二战当时同样对基督教进行了相当严厉的迫害压制,不仅处死了反抗政府插手的基督教的领袖牧师,还在用刺刀拥护的天皇淫威下强迫编写了“日本基督教联合会”的各种信条,特意将“忠君爱国”放在“信仰上帝”的前面,并将政府认可的神职人员安排进联合会的“最高领导工作岗位”。见:

http://ja.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5%9F%BA%E7%9D%A3%E6%95%99%E5%9B%A3

以下是其中一段关于信条委员会所制定的“日本基督教联合会的信仰问答” 译文,现在看上去似乎可笑但在当时却是满含辛酸和血泪的:

问:日本基督教联合会的特点是什么?
答:本团队特长是,以皇国的道为原则,根据基督教立教的本义来教化国民,协助供奉皇运。

问:以皇国的道为原则是是什么?
答:以皇国臣民的立场侍奉万古不易的国体,遵循忠孝一本的大义全臣子之节,向世界宣扬光辉的建国之理想。

问:基督教立教的本义是什么?
答:依照耶稣基督的启示,信仰圣经所证明的和在教会中被宣示的上帝,仰望其独生子耶稣基督为救主,顺从圣灵的带领,尽心的服侍神和人,实践臣子之道,为皇国奉献服务。


王怡先生提到我党建政后第一件大事是镇压打击基督教(广义),看来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近代和我们中国人关系最为密切的“政教合一”体制便是我党的政权体制,可能多数中国人基本上都没有感觉和认识到,特别是有些国人虽然口头会反感反对“政教合一”、“黑暗的中世纪”等等,但貌似同样想不到我党的体制就是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何必去专门了解其它宗教的“政教合一”呢,我们每个大陆国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验。那句话很生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作者:陈皮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陈皮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72002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