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维也纳风光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维也纳风光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5


文章标题: 维也纳风光 (1404 reads)      时间: 2013-11-27 周三, 下午9:17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维也纳风光

芦笛

贴一点维也纳风景照,都是老婆子拍的。

维也纳的第一个旅游点,是位于市中心的皇宫。然而当年的皇宫的主建筑,如今却是奥地利国家图书馆。我们去的那阵,外面广场上布满了帐篷和塔吊,景色凌乱不堪,只能在近处拍照,其照片远不如真实景象壮观。




过去的皇宫,如今的奥地利国家图书馆

如今对游客开放的皇宫在国家图书馆侧面的一个广场上,外表相当普通:




里面展览的除了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的套房外,尚有两个展览,一个是金银餐具展览,另外一个是介绍皇后伊丽莎白(即为国人熟知的“茜茜公主”)的,我觉得都没太大意思。此外还有个珍宝馆,但我记不住其门票是否包括在皇宫内了。那里面陈设的无非是满缀钻石珠宝的皇冠、皇室服装一类,在欧洲国家司空见惯,似乎也无甚出奇之处。

皇宫后面有两个博物馆遥遥相对,一是自然历史博物馆,一是美术史博物馆,其格局倒有点像北京的历史博物馆与人大会堂。但两者之间不是广场而是个街心花园,下面这两张就是在那花园中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我们没进去,美术史博物馆精品颇多,值得一游。即使是不喜欢美术的游客,也可以进去看看里面的珍宝。




自然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之间的花园中的雕像,那女的是18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后玛利亚•特雷西亚,奥地利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哈布斯堡王朝最杰出的女政治家。







美术史博物馆内陈列的牙雕

另一个旅游热点是位于近郊的著名的Schloss Schönbrunn ,英文为Schönbrunn Palace,中文翻译为“美泉宫”,或音译为申布伦宫,是奥匈帝国皇室的夏宫,世界文化遗产。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在此出生,也在此去世。这儿也是约瑟夫的弟弟马克西米连的出生地。宫殿内部是约瑟夫与茜茜公主当年的套房,可惜不许拍照。




美泉宫正面

约瑟夫是个尽忠国事的明君,生活极度简朴,非常亲民,经常花大量时间去接见草头百姓。任何人想见他都不会遭到拒绝,而且还不必盛装而去,穿平时的衣服即可。只是每人获见的时间都很短,也就是一两分钟吧。约瑟夫因此在奥国享有极高的民望。他还是个工作狂,平时几乎见不到茜茜公主,连吃饭都不在一起。

这两口子其实很不幸,茜茜公主是个怪物,好像根本也就不爱她丈夫,长期住在匈牙利,或是在国外旅行,很少回到维也纳。她为了保持美貌,节食节到偏执狂的地步,可以几天不吃东西,若吃也就只是喝点生肉汁什么的。她还为保持体形疯狂骑马作体操,吊环就装在卧室里,一米七的高个只有三四十公斤重。后世的英国戴安娜王妃可能是跟她学的,也是疯狂节食,以致多次昏倒。60岁那年,她隐姓埋名在日内瓦旅行,被一个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用一把磨尖了的锉刀在汽船上暗杀了。

横死的还不止是茜茜公主。我看哈布斯堡这家人也如肯尼迪家族一般,是蒙受诅咒(不知来自于上帝还是撒旦)的家族。除了太太外,弗兰茨•约瑟夫的弟弟、儿子、皇储侄子全都死于非命。

约瑟夫的弟弟马克西米连本来在奥国当海军总司令,非常聪明,富有魅力,婚姻美满,人缘极好,却上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当,跑到墨西哥去,在法军支持下当皇帝。他是个爱民的自由主义者,当上皇帝后行了许多仁政,诸如废除无偿劳役(peonage),肉刑,限制工作时间,禁止使用童工等等。美国打完内战后,逼迫法国撤军,并暗中支持被法军推翻的墨西哥总统胡亚雷斯率领的共和军。因为普法战争即将爆发,拿破仑三世只好把军队撤回欧洲去,同时劝马克西米连退位。但马克西米连觉得不能抛弃支持他的墨西哥保皇党人,于是便率皇军抵抗共和军,最后兵败被俘。尽管当时欧洲许多国王、意大利国父加里波第、以及大作家雨果都请求胡亚雷斯赦免马克西米连,胡亚雷斯还是下令枪决了他。他死时只有34岁,皇后夏洛特原是比利时的公主,当时正在为丈夫在欧洲奔走求援,得知噩耗后发了疯。

约瑟夫的独子鲁道夫娶了比利时的公主,两口子关系却很冷漠。鲁道夫想离婚,曾为此去向教皇求情。但奥地利是天主教国家,而天主教不许离婚,当年英国亨利八世就是为此反出教门的,因此他的请求自然遭到教皇拒绝。鲁道夫于是乱找情妇,最后爱上了一个比他小13岁的女男爵(Baroness)。约瑟夫自己有个情妇,却严令鲁道夫与那女的断绝关系。鲁道夫极为苦闷,在30岁那年与那17岁的女郎双双殉情自杀,令约瑟夫和茜茜公主痛不欲生。约瑟夫只好把侄子裴迪南大公立为皇储。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儿子惨死后,约瑟夫仍未吸取教训,一度不同意裴迪南的婚事,盖老裴的未婚妻只是个女伯爵(countess),没有所谓“帝王的血统”,与老裴的门第不般配。不过最后约瑟夫还是同意了,条件是裴迪南的妻子和孩子都没有皇家的继承权,而且妻子不得与裴迪南共同出席国事场合。裴迪南弃继承权如敝履,与那女的结了婚,约瑟夫家无一人参加婚礼。裴迪南逃过了殉情自杀的命运,却又不幸死在塞尔维亚恐怖分子的枪下。他的死触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亲人的横死给约瑟夫带来一次次沉重的打击,只有裴迪南是例外。据约瑟夫的女儿玛丽公主说,约瑟夫听到裴迪南大公遇刺的噩耗后,曾对她说:“对我来说这是忧心忡忡之后的如释重负。”这是因为他与裴迪南针尖对麦芒,一谈国事就要激烈争吵。对约瑟夫来说值得庆幸的是,他在战败前两年死去,没有亲眼看到他殚精竭虑苦苦维持的帝国土崩瓦解,领土缩小到只有原来的八分之一。

下面是美泉宫后花园的景色:










奇怪的雕塑,像不像史翠普主演的喜剧《飞越长生》(Death Becomes Her)?“厄尼斯特,我能看见我的屁股!(“Ernest, I can see my ass!”)













申布伦宫后山远眺维也纳市容

另一个旅游点是Belvedere Palace。它原来是尤金亲王的宫殿,现在是奥地利国家美术馆。有两个遥遥相对的展馆,北面较高的那个收藏的主要是古典美术作品,个人觉得相当不错。南面较矮的那个收藏的则是现代艺术作品,本人完全看不懂,门票还贼贵。好在两家展馆的门票并不一定连在一起,可以分开买。个人觉得买古典艺术展馆就行了。

两个展馆之间是花园。个人觉得很不错,如果是春天或夏天景色当更美,可惜园内层层而下的瀑布(cascade)干涸了: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

维也纳以建筑出名,其主要的看点就是各种建筑物。下面贴的都在旅游热点名单上。







斯德望主教坐堂(英文为St. Stephen's Cathedral),1137年动工建造,1160年竣工。哥特式造型。




圣查理大教堂(St. Charles Cathedral),1737年建成,巴洛克风格。




沃蒂夫教堂(英文为Votive Church),建于约瑟夫遇刺原址。1853年2月18日,约瑟夫只带了一个随从在城墙上散步,突遭匈牙利民族主义者János Libényi刺杀。刺客从后面用刀刺中约瑟夫的颈项,但是他穿着的高衣领缀满了金片,因此只是受了伤而未丧命。刺客被约瑟夫的随从和一个路过的屠户制服。那屠户因此被封为贵族。此后约瑟夫的兄弟马克西米连呼吁捐资在该地建一座教堂,以感谢天主护佑皇帝里逃生。该教堂由当时仅有26岁的设计师Heinrich Freiherr von Ferstel 设计,1879年落成。为新哥特风格。







议会大厦




市政厅




市政厅前街心花园




维也纳歌剧院




苏联强奸犯大军攻陷维也纳纪念碑

19世纪,维也纳的城墙被拆除,改成了环城路(又翻译为戒指路,德文为Ringstraße,英文为Ring Road)。在这条路上建起了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建筑,使得维也纳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博览会。如今这条环城路乃是游客必走的路线,有专门的旅游车供游客坐在车上观赏路旁建筑。下面是环城路上的几幢建筑,在那些美轮美奂的建筑中只能算是一般般吧:










环城路上的建筑




墨西哥大教堂(英文为Mexican Cathedral,在多瑙河畔)。为纪念弗兰茨•约瑟夫登极50年而建,落成于1910年,为莱茵-罗曼式建筑风格。




多瑙河上风光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芦笛于2013-11-30 周六, 下午3:07修改,总共修改了3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03339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