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就我知道的60年,介绍给布朗网友。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就我知道的60年,介绍给布朗网友。   
所跟贴 就我知道的60年,介绍给布朗网友。 -- 越南人 - (739 Byte) 2013-9-09 周一, 上午8:16 (984 reads)
德性






加入时间: 2012/12/03
文章: 2

经验值: 75


文章标题: 我觉得就“饿死”而言可能永远是一团理不清的乱麻,即便所谓传说中的档案解密也没用 (167 reads)      时间: 2013-9-09 周一, 下午10:24

作者:德性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不管是杨继绳、冯客还是国内外其他学者做的饥荒造成的人口“非正常减少”,都是使用的统计数据,至多是各种系数的不同。
而这个非正常减少就包括壮劳力直接饿死,病夫体弱者该活50只活了40的早亡,老人的早死,以及婴儿出生率的降低(或者说一些地方基本没有人生出来。)
如果把上述我已经列出来的,和暂时没列上的都囫囵吞算作“饿死”,那么由统计数据的来的研究计算结果就是有意义的。但是很明显,受出生率降低的影响,那部分根本就没生出来的人是不能饿死的。而像年老体弱者由饥饿、卫生条件本来就恶劣等引发的各种并发症而早夭究竟能不能算饿死,似乎也是个问题。而TG的神经末梢机关似乎除了征粮,要账,等别人来敲章的时候还认真些,大多数情况,尤其是这类下情上达,为民鼓与呼的时候所运用的奇招(记得杨继绳的书里谈到李先念等人统计信阳事件死人数的时候提到过),我感觉这个“饿死”要想分门别类的论述清楚,可能根本就不可能了。
第一次在海川发言,呵呵。诸位见笑了。

作者:德性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德性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1382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